首页 > 范文 > 报告范文

企业食品的调研报告(通用3篇)

企业食品的调研报告(通用3篇)



企业食品的调研报告(通用3篇)

企业食品的调研报告 篇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保健食品市场逐步走向活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焦点,这就对保健食品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保健食品监管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目前保健食品市场监管现状保健食品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在保健食品安全方面,近年来就发生过树胶冒充蜂胶、螺旋藻重金属超标、牛皮下脚料等劣质材料冒充驴皮制作伪劣阿胶等事件,更存在减肥、睡眠等功能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的违法行为。除此之外,当前保健食品市场还存在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虚假夸大宣传,宣传保健食品具有治疗作用,故意混淆与药品的界限,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法规体系与监管工作不相匹配

  当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相关知识了解有限,而市面上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广告宣传四处可见,误导消费者的宣传更是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对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但保健食品监管相应的法律法规却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缺乏系统的监管法律制度,XX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保健食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制定,但《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至今仍未出台,造成政府监管、行政执法法律依据的缺失,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难以到位,惩戒威慑作用不强。

  保健食品企业“多、小、散、低”,监管难度大我区现有各类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一千多家,大多规模小,分布散,购进销售缺乏科学管理,而且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较弱,大多数保健食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分不清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卫生许可证号等,不了解经营保健食品如何进行索证索票、如何进行进货验收记录等,也不清楚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如何区分,对监管部门的要求也不当回事。监管力量薄弱

  保健食品原来是由门监管,在实际工作中,门只注重保健食品准入的许可,把保健食品按照普通食品进行监管,而未注重对保健食品的专项监督,致使保健食品监管基础薄弱。通过机构改革,保健食品监管这块职能划到药监部门,虽然药监部门设立了专门的保健食品监管职能科室,但保健食品经营单位数量众多,且大多数在农村,点多面广,单凭科室里两三个人很难起到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监管人员对部分经营保健食品的单位提出诸如索证索票、建立台账等工作要求时,经营者往往敷衍了事。

  二、各地对保健食品监管的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各地药监部门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在健全制度、创新思路、强化整治、完善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和外出调研,发现有一些对做法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苏州开展的“天安行动”,由苏州市纪委和苏州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是继前几年苏州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之后,集中开展的、各地各部门同时进行的一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参与部门有市卫生局、监察局、公安局、农委、食药局、质监局、工商局等。“天安行动”的整顿重点是十大类产品和六个环节,该项行动开展以来,曝光了一批大案要案,形成了执法高压新态势;公布了一批监测结果,形成了企业自律新气象;总结了一批先进经验,形成了工作联动新格局;探索了一批攻关项目,形成了科学监管新局面。苏州市“天安行动”的特点是:纪委强势牵头,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执法氛围,药监局的执法压力和风险明显减小。推进保健食品远程电子监管

  赣榆、绍兴等地为进一步做好保健食品经营环节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能,积极探索了保健食品远程电子监管工作,利用现有药品电子监管综合平台,将电子远程监管平

  台延伸到保健食品流通领域日常监管中,动态掌握各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实时数据,有效加强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的监管及问题保健食品的掌控,在保健食品市场监管规范工作上作了有益探索,有效规范了保健食品经营市场秩序,保障了保健食品安全。部分地区对保健食品进行“最严格”监管“治乱必用重典”,部分地区针对当地保健食品市场混乱的现状,实行了“最严格”的监管。比如浙江某地药监部门在检查中查获总货值700多元的过期保健食品,当地药监部门依据《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要求,对该经营单位处于罚款五万的处罚,且已执行到位。

  以示范创建推动市场规范建湖等地在目前保健食品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以保健食品示范店创建为平台,加大对保健食品经营单位的培训和指导,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和诚实守信意识,净化了保健食品经营市场秩序。建湖等地在建设保健食品示范店的同时,借鉴餐饮监管的成功经验,推出了动态监管,在被监管企业张贴“笑脸、平脸、哭脸”三种检查结果,让广大消费者清楚了解经营单位的被检查情况。

  三、我们在保健食品监管中的做法与思考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们结合本地实际,明确了“打基础、抓重点、创特色、出亮点”的保健食品监管工作方针,通过诚信建设、示范引领、科学监管等手段,使我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对保健食品安全更加放心满意,具体做法为:摸清基础,掌握底数

  保健食品经营单位规模小、变化快,为此我们在原有数据库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开展保健食品经营单位摸底调查,一是利用各镇协管员对本镇情况相对熟悉的特点,发动各镇协管员开展调查,并对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在报纸和电视上发出公告,要求相关经营企业主动进行申报备案;三是要求各监管组结合专项整治工作,做好保化经营企业的调查摸底。摸底调查的对象包括保健食品专营店、化妆品专营店、经营保健食品化妆品的超市、大中型美容店、大中型美发店。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做到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保健食品批发企业、保健食品专营店一企一档,规范管理。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为此我们加大宣传力度,一是通过广播、横幅、培训等多种形式,普及监管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增强公众科学理性消费意识和对风险防范能力。二是利用药监之声、药监开放日、老年大学宣传讲课等方式开展针对中老年等特定人群的宣传,宣传保健食品基本知识,告知中老年人警惕以会议销售、上门推销、电话推销、免费体检、免费试用等方式进行的保健食品销售骗术。三是积极开展面向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宣传,宣传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八不准”,与相关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实行企业负责人约谈制度,强化企业负责人为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促进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自觉守法经营,维护和稳定市场经营秩序。树立示范,规范引领

  在目前保健食品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积极探索保健食品经营示范店的建设,以起到引导保健食品经营单位规范经营,发挥示范的辐射和带动效应。该项工作我们坚持政府推动与企业争创相结合、分类指导与分级联创相结合、逐步推进与滚动发展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统筹相结合,在全区建设一批示范单位,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推广一批先进经验,提升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环境。勇于创新,科学监管。

企业食品的调研报告 篇2

  企业人事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正确的用人原则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达到对员工的体力、心力和智力作最适当的利用与最高的发挥,从而使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潮流中不断壮大。作为长期从事企业政工管理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个人对县镇供水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供排水企业人事管理现状分析

  由于受传统企业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的长期束缚,部份县镇供排水企业都存在着人事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集权的传统思想在企业中影响深远。由于部份县镇供排水企业仍属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企业法人代表仍由政府指派,其个人的禀赋与风格对企业管理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二是简单地把员工视为获取价值的工具,“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尚未被完全接受。三是人力资源缺乏战略规划,在人事管理工作中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四是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重物质激励而轻精神激励,重短期激励而轻长期激励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究其原因:一是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传统的人事管理根深蒂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流动体制受各种因素制约难以实现“人本管理”理念。二是员工培训计划与人才开发利用未能充分有机结合,职教投入和产出难成正比例关系。三是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员工自我价值实现评价脱节,个人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挥和利用。四是激励约束机制、劳动权益保障机制未能全面落到实处,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对企业的奉献度不强。

  二、现代企业人事管理特点

  1.人事管理资本化:人力资本和资产资本是构成企业资本的两大方面。对于资产资本,企业可以通过获取资源、资金、设备等扩大资产资本。然而,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非固定式的虚拟脑力资本,无法通过常规市场交易途径获得。企业多是通过外引、内培等多种途径获取优质的人力资本,强调的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整、人员监督措施的完善等。

  2.人事管理利益化:通过发掘人的经济价值,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作为现代社会的企业,招聘发掘人才,合理配置人才已是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是保证企业在市场优胜劣汰潮流中不断前进的助推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以,不造成员工工作能力潜质的浪费是企业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根本保证。

  三、企业人事管理构建策略

  1.树立现代人事管理观念:首先要树立资源观,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已经不再只是一项花费,而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形成自己核心能力的重要资源。其次要树立人事管理的战略观,把人事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系统看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指导整个人事管理工作。再次要树立人事管理的全局观,企业的各项工作都与人息息相关,各项工作与人事管理的工作密不可分,要有人事管理全局意识。

  2.走“用人与育人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人的复杂多样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特质,要求我们必须营造出有利于企业理念和价值观形成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并约束、规范、整合人的行为。首先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在人事管理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应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刻贯彻到人事管理模式中,注重人的差异性、层次性,尊重员工个人追求的内在价值的自我实现,关心员工的自我进取。针对员工之间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从而保证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得员工最大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其次因材实用,因人分职。针对不同岗位要求的差异性与责任的特殊性,根据员工能力技能的专业性将员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使得每个员工在自己的岗位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质。同时,建立一个公平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为多元化的选人用人,不歧视员工的背景身份,增强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对企业的奉献度。

  3.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抓好员工培训是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为了弥补一些职位空缺,应准备一些有资格的人员,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礼貌礼仪等方面对其进行系列培训,以保证人员为未来所用;同时,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是知识培训。培训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和规章制度,掌握与本岗位相适应的技能知识,知晓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二是技能培训。技能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中的重点,也是员工必须参与的重点项目,它包括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如业务操作技能、人际关系技能等,培养员工这方面的潜力。只有员工具备了一定的技能,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为企业的建设做出努力,最终有助于实现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三是礼仪培训。员工礼仪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一个好员工,在言谈举止方面都要讲礼仪,就能树立企业形象,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修养和素质,企业的形象便会受到破坏,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企业食品的调研报告 篇3

  中小企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苏尼特右旗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中小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尤其是融资难已使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缺血"。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仍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关系金融机构自身效益的问题,而且还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关键环节。因此,努力排除中小企业融资障碍,是当今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苏尼特右旗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发展对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障碍

  (一)来自中小企业自身的障碍。

  在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中,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成熟型中小企业,它们的正常信贷需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但仍有相当多数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由于其与生俱来缺乏行业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信用状况不佳和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主要表现为:1、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水平较差;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竞争力较弱。该旗中小企业多数处于发展的初期,企业规模小,缺乏充足的资本积累,没有足够资金购买先进生产设备,大多是利用本地的自然环境和劳动力资源来进行一些简单的、低附加值的加工制作,经营粗放,设备和工艺落后,缺少真正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发展潜力有限;2、信用意识淡薄,社会公信度欠佳,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不健全,而中小企业为了能得到银行的支持,往往又千方百计地隐瞒与己不利的各种信息,导致中小企业在寻求信贷支持时,银行会因信息不对称,难以掌握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及不能准确判断其信用程度,使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增大。

  (二)来自银行方面的障碍。

  1、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国有商业银行为尽量减少放贷风险,所制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不利于中小企业资信评估。并且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时间紧、期限短与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集中也存在矛盾。目前各家银行贷款权限上收,除农村信用社外,基本上没有信贷决定权,旗县一级行除存单质押等低风险贷款外,只收储,不放贷,或者多吸少放,导致县域资金"失血"。即便可以发放贷款,一笔贷款经过从申请到审批、发放,至少要等2-3月时间,与中小企业贷款时间紧、频率高、周转快的需求存在很大矛盾。有时银行贷款到位了,但企业已经不需要了,错过了使用资金的最佳时机。农村信用社虽然具有点多面广和对中小企业比较熟悉的优势,但市场定位在服务"三农",按现行政策规定和受市场定位、资金实力的制约,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明显不足。

  2、贷款责任人追究机制影响信贷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对不良贷款(特别是新增不良贷款)的第一责任人制度、信贷人员终身责任制、信贷人员工资与不良贷款比例挂钩的制度,给信贷人员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由于责任与激励机制不对称使基层信贷人员压力过大,没有信心去开拓中小企业这份广阔的市场。

  3、征信体系建设滞后。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只有借款企业的信贷信息,尚未涉及个人信用及未办理信贷业务的企业。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各自掌握部分企业、个人其他方面的资信情况,部门间未实现信息共享,金融部门难以获得企业的综合信用情况,难以对企业、个人作出全面的资信评估,对企业前景难以把握,再加上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债权保护制度不完善,许多企业缺乏信用,这些都制约着金融部门向中小企业融资。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1、培育良好的信用意识。一是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通过培育中小企业良好的信用意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步伐,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金融机构的支持,首先必须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及融资活动,自觉接受金融、工商、税务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其次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在社会上树立起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取得银行的信任。

  2、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要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营管理模式,吸收专业性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完善企业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尽快进入银行的授信范围,取得金融支持。

  3、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步伐。走高科技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扭转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融资困难问题。

  (二)加快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以满足部分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要。

  1、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环节,对优质客户可以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效率。各商业银行的上级行要采取区别对待、分类处置的原则,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支行的存款、贷款、收贷收息、利润等经营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在明确信贷风险责任的基础上,对达到一定经营水平和业务量的基层行,下放一定的信贷权限。同时,建立权责相等的信贷激励机制并真正落到实处,以此调动基层行的经营积极性。这样/第一范文网-您的专属秘书!/才能充分满足对有发展潜力、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贷款的时效性要求,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2、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要建立激励与约束对等的信贷管理机制、改革银行信贷操作流程,加快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3、发挥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要选准信贷切入点,突出地方特色,在贷款投向上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倾斜,集中资金支持部分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农村信用社在做好对"三农"金融服务的同时,应结合机构调整,提高对旗县级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服务水平。在我旗,农牧业已渐显出其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应在保证农业信贷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对象。人民银行在加强"窗口指导"的同时,在再贷款上应给予适当倾斜。

  4、鼓励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创新,努力构筑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逐步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因"营养不良"而导致成长慢的问题,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努力整治信用环境。

  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要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1、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自觉参与监督和抵制失信行为。让失信者在生活和经营中付出与其失信行为相应的经济代价,直至被市场淘汰。与此同时,要大力宣传报导和表彰守信行为,使守信者得到各种方便和利益,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使其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2、完善社会信用征信体系。在现有的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尽快完善现有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并做到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共享信息。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使每个企业和个人更加珍惜自己的信誉,为今后的信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争取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