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书记是党的最基层组织的领头人,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一班人的“领头羊”,其个人品质、才能、工作方法对党员、群众的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既要言传更要身教。下面查字典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2村党支部书记典型事迹材料 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优秀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2022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南岩四村位于沂源县大张庄镇西北9公里,地理位置偏僻,是大张庄镇9个省定贫困村之一。乡亲们都穷怕了,想致富却没致富的好门路、好项目。20XX年10月,新上任的南岩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赵卫祯扛下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担。
“脱贫致富不是喊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赵卫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6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村民的钱包渐渐鼓了起来,村集体也有了收入,村里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提起赵卫祯,村民都竖起大拇指。
勇挑重担,做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如何带领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上任伊始赵卫祯考虑的最多的一件事。为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他多次与大张庄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寻找适宜本村发展的产业道路。几经筛选,他决定,村里要自己造血!如何造血呢?南岩四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南岩有一处神奇的山泉,村里人叫南泉。南泉存在的历史,上可追溯至明朝初期。站在泉边静听,地下会有轰轰隆隆水流而过的声音,不见其形,但闻其声,成为一大盛景。因为有着清甜的泉水,村里种植的果蔬也非常清甜。
于是,赵卫祯选定了以大棚种植为主的果蔬产业,发展黄瓜、西红柿、辣椒等十几种果蔬和油桃树为主的林果业,改变单一模式,发展多种经营,初步形成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
产业定了,要想规模化种植经营管理,需要流转土地,集中建设大棚。村里原先有河田地300余亩,栽植的全是杨树,因栽植面积大、树木不成材,几乎整片地处于荒芜状态。赵卫祯想流转这部分土地发展春季大棚。通知发出去了,可群众持有等待、观望的态度,迟迟不予响应。
为了争取群众支持,赵卫祯带领村两委干部、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一趟一趟地到群众家中做工作。可是很多老百姓年龄大了,思想保守,宁肯守着这几棵杨树,也不敢流转土地,发展更有经济效益的大棚。村里的贫困户公光贵大爷家,赵卫祯一趟一趟地去,帮着打扫卫生,维修电器,在他跑到第7趟的时候,公大爷说道:“行了,你也别有事没事的来俺家了,河田地里的杨树,你们砍了,去建大棚吧。俺这个老头子就光等着拿分红了。”
此后,群众纷纷响应,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将杨树全部伐掉,村里与30多户家庭年长或者无劳动的农户签订土地转让合同,由村集体统一收回再承包,两者利益共享。
紧接着他又提出成立品牌经济生产合作社,打通生产销售各环节不协调问题。村里注册成立了“山东聚民果蔬专业合作社”,按照“基地+贫困村+贫困户”的运营方式,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
现在的南岩四村一共有冬暖温室大棚150个,越夏蔬菜棚130个;116米、宽12米的高标准冬暖大棚3个,大棚管理房80个,占地80余亩的藕池48个,共占地600亩的温室大棚产业已经初步成型。赵卫祯带领村民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创先争优,做夯实基础的领头羊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要想真正干好村里的工作,第一要有一支团结、坚强、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好班子,第二要有一支真正能服从两委班子领导,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队伍,第三要有一支发挥正能量,不论村里大事小事都能够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的村民代表队伍。赵卫祯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晨间微课、农民夜校等活动,带着党员干部“集中讲堂深入学、流动课堂灵活学、网络课堂经常学、一线课堂实践学”。通过坚持学理论,全村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实干担当的精气神不断提升。
他非常注重党员发展工作,每年积极发展优秀的年轻人入党,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为了提高无职党员“上岗”能力,他突出抓好中青年党员实用技术的培训,优先在党员中扶持和发展重点专业户、科技示范户,让他们成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充分发挥党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让头脑灵活的年轻党员到外地取经;利用秸秆还田措施,减少蔬菜对化肥的依赖,注重种植技术投入,提高单产质量。做好农药标准化喷洒,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打响了绿色品牌。同时,引导无职党员成为“发展经济的领航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科学技术的辅导员、勤劳致富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进一步带动党风、民风的根本好转,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一心为民,做服务群众的老黄牛
“自己的家业自己创、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赵卫祯带领党员干部凭着一股真心为群众办实事、谋发展的劲,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对特色品牌基地设施的投入,为蔬菜品牌发展提供客观物质条件。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水电路设施改造,投资20万元,安装2台变压器,架设600米电缆线,满足村子的用电之需;修筑渠道1000米,打大口井,改善了已有80个温室大棚的生产灌溉条件,争取到100万元用于南泉水源地保护项目,有效解决了制约蔬菜基地发展的困境;投资40余万元,修路3000米,2条生产路、2条街道路全部硬化,既改变了村民出行难问题,又解决了过去蔬菜生产运输销售的瓶颈问题。
“以前,路上、田里、河里到处都是垃圾,特别到了天热或者下雨的时候味道特别难闻,家家户户吃完饭都关起门,谁也不想出门,而且道路状况非常差,一下雨路面就泥泞不堪,简直无法下脚。现在好了,村庄的每个角落都干净清爽,大家忙完了一天都会到路上散散步,而且因为有了水泥路,就算下雨也沾不到半点泥。”说起如今的南岩四村,群众个个都是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从曾经的“脏乱差”到如今的“满眼净”。南岩四村采取专业队清理和大型机械作业相结合,清理陈年垃圾、杂草堆,拆除乱搭建及危旧房,道路建设也在有序的推进,真正打通了群众生活的“幸福路”。如今的南岩四村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环境优化,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及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村风民风也有了较大改观。
如今,说起赵卫祯,在南岩四村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的。赵卫祯个人被评为“沂源县优秀共产党员”。大张庄镇南岩四村也在他的带领下先后被评为“沂源先锋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党组织”。
篇二:2022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在桓台县,有个家喻户晓的五金市场。近三十年来,来自桓台、高青、滨州乃至张店的客户络绎不绝地来到市场上采购种类齐全的五金配件。这个市场就位于桓台县新城镇城西村,村书记吴树峰则被人亲切的称之为五金书记。
吴树峰从20XX年12月至今,任新城镇城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他秉持着带领城西村民走上小康路的初心,一方面积极提高村集体收入,提升村民福利;另一方面又大力开展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开展文体活动,城西村的各项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村民也从村庄发展中得到了实惠。
发展集体经济,提高群众福利是目的
8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张田路旁的五金市场的村委办公室时,吴树峰书记正忙着为业户发放门牌号。
据了解,这个五金市场从1992年建立,不断扩大,现占地180亩,集市摊位达200个,主要经营普通钢管型材、钢板、五金配件等,品类繁多齐全,是目前淄博市最大的五金市场。吴树峰担任城西村党支部书记以后,以五金市场为抓手,提升村容村貌,发展村集体经济,将城西村从村庄规划混乱、五金市场管理无序纠纷不断变成了市级美丽乡村、五金市场管理有序带动集体增收。吴树峰同志带领村班子接手五金市场管理办公室,下大力气一户一户做工作,解决了很多市场管理的遗留难题,规范市场发展秩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现在的市场比以前整洁了许多,路旁都安上了路灯。”一名商户对记者说。
城西村老百姓也真正得到了村集体发展的实惠,城西村民的居民医疗保险全部由村委负担;60以上的老年人每季度发放的生活补贴;口粮款每人每年1000元;全体村民发放1000元的春节福利。市场规范了,产业发展村集体富了,老百姓也因市场务工经营腰包鼓了,对比村庄近年来的发展变化群众交口称赞。吴树峰告诉记者,每年在村民福利待遇上的支出有180多万元,就连村民的自来水都有补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逐年提高。
提升基础设施,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是根本
记者走在城西村的街道上,这里路面整洁、路旁连一根杂草和垃圾都没有。“还是在村里住着舒服,以前的脏乱差的情况得到了彻底地改变。每到周末,在城里工作的村民都纷纷回来度假。”一名村民骄傲地对记者说。
在村中央,一处占地12亩的文化大院已经建好,这里包含渔洋书画协会、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健身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场所。大院门口张贴着吕剧演出的通知,依托文化大院,城西村村民自发成立“夕阳红”俱乐部,每周三周六都会开展吕剧排练学习活动。“城西村有丰富的渔洋文化资源,戏马台遗址位于城西村,群众富了口袋也要富脑袋。”吴树峰对记者说,为了转变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不久前,他还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到附近优秀的村庄学习。
为了让村里变得更美,城西村村委还制订了“特殊”的管理办法。村委将党支部分为4个组,每个组带领相应的党员群众对各自家门口的环境卫生进行清扫管理,每月对各组的成绩进行排名,排名靠前的有现金奖励。“总是排名靠后的就坐不住了,每天一早,各组组长就会准时出现在大街小巷上。”吴树峰说,这个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村内道路硬化、“巷巷亮”、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城西村环境发生了大变化。
攻坚克难,贯彻落实任务在前列
20XX年,因为国家环保政策的变化,五金市场内的商户需要补办环评手续。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吴树峰行动起来,他第一时间协调商户,稳住商户信心,同时协商确定统一寻求第三方环评公司,集体办理环评手续的办法。吴树峰一面积极协调商户整治环境卫生,一面跑前跑后协调准备相关材料,最终五金市场内的30多家大型商户成功办理了环评手续。协助办理环评手续,推动完成环境整治后,淄博市五金市场蓬勃发展,市场商户缴纳的租金占到了城西村集体收入的70%,同时市场也极大地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20XX年3月开始,城西村下决心对五金市场进行高标准路域整治,多年经营陋习导致环境脏乱,涉及商户多,整治易反弹。这些难题吴树峰书记亲自一个一个解决,率先在新城镇打响违建拆除市场整治“第一枪”。经过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张田路两侧的经营店铺现在焕然一新,五金市场内部干净整洁,路域整治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多次承接县现场会介绍经验。吴树峰书记话不多,工作细心,群众的任何事都操在心上,群众说有书记在,啥事也能办好。
20XX年面对突如其来的台风利奇马,吴树峰和村“两委”成员连夜成立一支10余人的抗洪抢险应急小分队,在守护好老百姓安全的同时,主动请缨随时待命,镇党委政府一声令下,马上投入到装沙护堤的战斗一线,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表扬和邻村新立村村民的点赞,20XX被表彰为“桓台县优秀共产党员”。
20XX年春节,新冠病毒防疫战打响,自1月26日村内进行封村设立劝返点开始,吴树峰每天都在劝返点和志愿者一起24小时值班,雨雪无阻,群众都为好书记守护平安点赞。
既富村民口袋,又富村民脑袋,这是吴树峰的目标也是初心。上任以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扛起责任,践行着诺言,在村支书岗位上书写着动人的故事。
篇三:2022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54岁的王生龙是慈利县通津铺镇长峪铺村党总支书记,23年前,31岁的王生龙从上一任村党支部书记手中接过“接力棒”,挑起担子,秉承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扛起“小康旗”,快速进入“新角色”,铆足干劲为村民干实事、干好事。
在长峪铺村见到王生龙时,他带着党徽,正坐在村部的便民服务大厅值班值守,为村民解疑答惑。每周,王生龙都会到便民服务大厅坐班值守,为群众服务,化解困难,用行动回馈村民的信任。
23年前,王生龙在村里开着一家百货超市,当着小老板,过着滋润的小日子。因为年轻,为人勤恳,1999年被选举为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当选后,王生龙关掉自己的百货超市,转换角色,开启长达二十多年的“奔跑”生活。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上任后,王生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村里的基础设施问题。历史上的长峪铺村是一个交通堵塞、严重缺水的地方,在这里流传着一句“滴水贵如油”的俗语。为了解决这一困难,王生龙带领支村两委跑项目,找资金,寻求上级部门支持,最终引进了山泉水,完成了道路硬化,解决了村民的心头“愁”。
只要肯干,就穷不到饿不着。解决了村里的基础设施问题后,王生龙开始挖空心思,想点子、找路子,利用现有资源盘活村集体经济,提升老百姓收入。
20XX年,王生龙依托红色资源,利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峪铺人建造红旗渠、千亩梯田等感人事迹,开始建设村史馆,开发打造红色旅游休闲基地,成功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在村党总支书记王生龙的带领下,现在的长峪铺村青山绿水、楼房林立,村民富裕起来了,经济发展起来了,20XX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2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突破1。5万元,开启了一方新天地。
通津铺镇长峪铺村党总支书记王生龙: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觉得我们心中时刻要有党,有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说我们好,才是真的好,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的人生价值。
篇四:2022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业成不忘桑梓情,毅然返乡促振兴
游凯凡,仙霞镇盘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而在去年夏天,他还是深圳云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CEO。细细翻看他的履历表,从他的经历就能看出他的不凡:2003年入伍,2004年获得军区司令部嘉奖,2005年获得团优秀士兵称号,同年退伍后赴杭州创业,担任杭州国圣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7年后,又来到深圳创立了云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为什么回村工作?”当被问到为何放弃一手创立的公司选择回村任职时,游凯凡这样说到,“这些年在外打拼,虽然积累了一些干事创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作为土生土长的盘樟人,我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回到家乡,为村里办些实事,实实在在的带着乡亲们一起提升点收入。”
响应召唤,辞别城市回家乡
20XX年盘樟村“两委”面临换届,因为班子年龄结构偏大,平均年龄将近50岁,急需补充年轻的新鲜血液。为了解决此项问题,仙霞镇党委提出回引盘樟籍外出创业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的想法。在物色意向人选时,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建平第一个提到的,就是游凯凡。这个名字一提出来,便得到了村“两委”的高度认可:“这个年轻人很好!在外创业都不忘记支援家乡,要是能请他回村任职,肯定会尽心竭力,更何况他在外面创业见多识广,能把先进经验带回村来,对村里以后的发展好处可是很大的!”
在刚收到回村任职的邀请时,游凯凡还有些楞怔。在认真思考过后,他郑重做出“回乡参选”的决定。但他的家人朋友却大多持反对态度,家人甚至埋怨道:“你这就是头脑发热做的决定!”“在这里好好的,工作也舒心,为什么要回到那个偏僻的山村去做个奔波操劳还常受到误解的村干部?”面对家人的不解,他总是说“村里需要我,我是回去建设家乡的。现在国家在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总有一天,我们村里的日子也会过得和这边一样好!以后啊,回村建设的人肯定更多,我只不过是打个前站罢了!”说服了亲朋,他迅速交接完公司各项事宜,毅然地踏上了回村的路。
信守承诺,用此真心换真情
自回村开始,游凯凡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忙碌。因为从未有过基层工作的经验,他对于农村工作,大多还是一知半解、雾里看花。作为村“两委”班子的“预备役”,他成为了盘樟村没有薪资的“编外人员”。白天,他跟在村干部后面上户走访,熟悉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学习工作方法;晚上,他伏在案头,对照以往的文件和材料自学业务知识,熟悉村务村情。
在发表竞职演讲时,他这样说道:“村里很多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大话我也不会讲,如果我能当上村书记,我一定竭尽所能,帮助村发展得更好,把大家的事当作我自己的事,大家有什么困难,我一定尽力帮助。”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上任伊始,游凯凡就将困扰村民多年的路灯问题列为新一届“两委”班子的“开门一件事”,但当第一阶段的亮化工程基本进入尾声时,有的村民提出意见“为啥我们组的亮化路段少些?大家都要一样才是!”。可这样一来,村里原有的十万元预算就不够了,村“两委”内部也有了不同的意见。作为书记,游凯凡最终拍板,“做!要搞就要搞好,超出预算不要紧,只要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钱就值!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帮着村里把这钱赚回来!”游凯凡的果断决策不仅让他在村“两委”班子里有了威望,也赢得了不少群众的支持。
盘樟村有一户困难群众,因为负担较重,生活态度较为消极,经常要求市镇两级出资帮扶。游凯凡得知后,时常带点米面等生活必需品上门与他谈心,帮助他去除消极情绪,鼓励他再次创业。一开始,该户的配合度并不高,但在游凯凡的坚持下,他终于被打动,自己提出要发展事业。游凯凡又自费资助了该户部分鸡苗和种子,并提前帮忙联系了销售渠道。短短半年,这家人的日子已经是蒸蒸日上,生活态度也有了大的转变,对村里的工作更是十分支持。
与此同时,他还注重发挥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号召党员同志积极扶贫帮困,参与公益事业。因为他的身体力行,党员群众都深受感动和鼓舞,对他的信任程度也是越来越高,大家都说他“虽然年轻,但是办事可靠”。
多措并举,红色乡村焕新颜
除了解决好群众反映突出的各类问题,如何带动当地发展是盘樟村亟待破解的一个课题。可作为一个山坳子里的偏僻乡村,如何才能拓宽路子,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呢?在熟悉了解村里情况后,游凯凡敏锐地发现,村里的各项工程建设,都是外包给其他工程公司,而且很多公司在施工时还需要进行磨合,有时做出来的东西和村里设想的还有差别。经过认真思考研究,游凯凡提出了由村集体经济出资的方式,注册一家工程公司,承接村里村外的工程项目,这样不仅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也可以节约工程的成本和时间。为了赢得党员群众的赞同,游凯凡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认真收集整理材料,运用大量数据把成立公司的好处和发展前景浓缩成了一份汇报材料。这项提议很快就在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2022年3月,红韵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公司一成立就立即承接到了项目,到6月底,已累计承接价值70余万元的工程,成功创收8万余元,并顺利与即将落户盘樟的企业就总投入100余万元的房屋改扩建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作为宁国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近年来,盘樟村红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如何将文旅农旅有机结合,打响“红韵盘樟”品牌,游凯凡也在积极探索新的路径。“我们的农特产品多,不如直接收购村里的农特产品,村里可以自己依托电商平台做销售,在给村里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凭借在外创业的丰富经验,游凯凡果断提出进军电商产业,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销售的发展思路。
在多次外出考察和商谈后,游凯凡积极推动红韵工程有限公司和慈溪仙人球传媒、宁国千秋食品等两家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电商直播点。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产物,发展电商经济在很多党员群众眼里都是神秘又高不可攀的。为了用事实打动大家,游凯凡带领村“两委”干部,在端午节试着生产销售了一批粽子,没想到这个实验大获成功,短短一个端午节,营业额就达到了8万余元。村民都竖起拇指:“这个书记好!他的头脑活,主意多,可能干了!不仅帮助我们解决难题,还能带领我们提升收入!”
现在的盘樟村,虽然看起来和以往区别不大,但是已经开始在为将来的快速发展积蓄能量。“这只是第一步,我们的路还很长!盘樟是个很美很好的村,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大家知道她的美,她的好,带着她走向广阔的未来!”说到盘樟村的未来,游凯凡充满了信心。
篇五:2022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赵先锋,男,40岁,五龙口镇留村人,任留村党支部书记。
一名80后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曾经8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他坚强的意志,10年的苦难创业磨炼了他倔强的性格。2018年,他弃商回乡干起了为民服务的事业。三年多来,他始终铭记初心和使命,发挥领头雁作用,积极带领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以群众感受为导向,切实为民办事,将家乡面貌焕然一新,将原本的“落后村”变成了闻名的“明星村”,市、镇荣誉不计其数,2019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21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红色文化引领村庄发展
他注重挖掘红色革命文化,建设村史馆,以红色基因推动党组织建设,开展“村史馆里讲党史”活动,让村民记住这片被鲜血浇灌的土地和被信仰染红的村落,以红色精神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他开创党员联户、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温度、有力量。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下,村庄治理呈现新局面,不到一年时间解决了困扰村集体20余年的清欠问题,统一回收流转土地450余亩,复耕改造土地200余亩,村集体年增加收入60余万元,村庄风清气正,各项工作蓬勃发展,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二、文明聚魂建设美丽乡村
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乡村治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与“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相结合,以文明创建促进民风转变,以文明创建助理乡村治理。在“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中,他创造了“5+X”认领模式深受全村欢迎。491户常住户,户户参与“星级文明户”创建,“十星级文明户”达42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6%。在群众努力“认星”、“追星”、“创星”、“保星”的过程中,文明意识不断提升。“星级文明户”认领创建和常态化管理,给村里带来了三大变化,一是村民文明意识提高,房前屋后以及庭院卫生明显改观;二是村矛盾有效化解,群众主动参与村级管理,担心影响评星情况;三是村两委工作作风优化,为民办实事力度增强,凝聚了党心和民心,形成党群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多彩文化增强群众幸福指数
他注重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用丰富的文化活动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是组建了“沁河魂”鼓队,坚持训练和演出,连续三年登上济源春晚舞台。二是开展好传统节日宣传活动,持续开展端午节“我请妈妈吃粽子”活动、重阳节慰问活动、春节文艺演出。三是开展好广场文化活动,举办了“共和国故事会”、“群众大合唱”等活动,愉悦了精神,更增进了感情,促进了交流。四是榜样引领形成崇德向善新风,每年公开表彰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优秀退役军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志愿者等乡村榜样,并在文化墙公示,让村民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引领全村崇德向善。
四、“一约五会”让村民自治规范有序
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成立村规民约征集小组和“五会”组织领导小组,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形成切实可行、人人遵守的村规民约。按照群众推荐、党支部把关,选聘“五会”组织负责人,由各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协助实施,村监委会和“五会”成员负责监督实施过程,并为“五会”成员颁发证书,调动大家参与村务工作的积极性。探索推行“村民议事日”制度,定期开展线上线下议事协商,对村集体发展规划、重大事项、村民反映强烈的公共事务问题进行协商,实现“群众反映问题有渠道、群众参与村务有平台、解决问题纠纷有效率”的民主管理局面,协商事务60余项,真正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治理机制,村民自治规范有序,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奖励情况
2020年被评为“济源市平安建设优秀基层干部”
2020年被评为“济源市乡村振兴先进个人”
2021年被评为“济源市优秀共产党员”
篇六:2022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唐霜作为一名“90后”共产党员,她毅然放弃在县城创办经营多年的培训机构,回到家乡洞溪乡乐庄村,成为一名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员。20XX年,在村民的一致好评声中,唐霜当选为乐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成为一名“永不走的工作队员”。
沿着一条20多公里的狭窄山路盘旋而上,来到洞溪乡乐庄村,在乐庄村村部,一位扎着马尾正在忙碌着的姑娘映入眼帘,她就是唐霜,乐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洞溪乡乐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唐霜:
当做决定回村的时候,我心里也很忐忑,也很担忧,作为一名零经验的年轻女干部,自己到底能不能干下来?能不能得到村民们的认可?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疑问。最后让我选择留在村里的主要原因是,在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给“90后”党员的一封回信,这个让我特别震撼,作为乐庄村本地的人,我应该回到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
回到家乡后,唐霜主动向村上的退休干部、老党员“取经”,走家串户与村民们谈心、拉家常,了解村情民意,尽己所能为有困难的村民提供帮助。上任不久,唐霜便迎来一件棘手的事情,20XX年,乐庄村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时留下的烤烟种植基地未给农户清理干净。唐霜了解情况后,挽起裤脚,撸起袖子带领村“两委”下田为农户清理烤烟地。
洞溪乡乐庄村党支部委员叶波:“作为一名“90后”的女书记为民办实事,我非常敬佩,真切感受到这位女书记不是“做做样子”,而是能吃得起苦,霸得起蛮。”
怎样才能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富起来?这是唐霜最关心的事情,她积极谋划,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乐庄村的“线下+线上”发展模式。“线下”积极拓展村级集体项目,与县政府办驻村工作队一道想办法、谋出路,通过寻求专业技术支持,采取“村集体八统一,培管农户七承包”的经营管理办法,让几乎已经荒废待毁的50亩凤凰李产业重新焕发生机。“线上”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依托党支部这一载体,谋划成立“乐在乐庄”品牌,助力农产品销售,探索出一条“党建+电商”的富民路子,20XX年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获取信息,帮助村民销售大米一万斤、米酒五千斤、辣椒一千斤,大大提高村民家庭收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凤凰李种植农户唐兴钢:“唐书记确确实实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凤凰李要不是唐书记这样做的话,哪有现在这样的成绩。”
在乐庄村,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村民家中,处处都有唐霜奔波的身影,作为一名年轻的“90后”村党支部书记,唐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不断地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基层这个大舞台上奋力谱写属于她的青春之歌。
篇七:2022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从滨莱高速高青岀口处往东500米,是淄博市高青县唐坊镇名杨村,以前村里还有不少土坯房,小水湾旁是村里的垃圾山,村里道路也没有硬化,有车经过时总会掀起一阵扬尘。
如今,村里的土坯房不见了,建成了崭新的党建文化广场,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把户户通了起来,村后的水湾去年投入5000斤鱼苗,“龙虾根据地”已经“拔地而起”,引进的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小村庄如何实现大变样?村民们说,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延会多年来的实干与担当。
不负村民信任,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
唐坊镇名杨村是一个合并行政村,辖中杨、杨李、方家三个自然村,分别坐落于潍高路南北两侧,全村487户,总人ロ1285人,村民大多务农或是外出打工,收入来源单薄。
20XX年,时任中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杨延会被推选为名杨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之初,杨延会就立下了一个目标:不辜负村民的信任,带领大伙儿过上好日子。
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在杨延会心里,只要肯下功夫,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20XX年初,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杨延会借助名杨村交通优势和水资源优势,开始大力推进“名杨驿站”项目。“这个项目,实际上是依据咱们村三面环水的优势,同时借助县水务局平原水库项目,开发利用名杨大湾。”杨延会说,项目落地后将建设成“东、中、西”三个“100亩”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打造集龙虾养殖、餐饮住宿、果蔬种植、采摘观光、休闲垂钓、水上乐园等为一体的乡村休闲驿站。
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找对路子。如今,红瓦白墙、河湖相连、5000斤鱼苗投进了鱼塘、驿站的规划已经慢慢成型……站在鱼塘边上,杨延会笑着指了指蹦起的草鱼,“今年估计就能有收成了。”
谈起改造之初,杨延会说自己最感谢的,还是无条件支持他的村民们,“我们多次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商讨村内项目具体细节,并邀请了山东宏信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工程一期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村民们也比较认可,积极参与,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目前,“名杨驿站”一期工程“四合院”已经投入使用,由村党支部领办成立的“高青名杨农作物种殖专业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260亩,高标准蔬菜大棚项目将马上实施,“淄博名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也在正常运转。“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大大增加村集体收入,届时,村民们也能定期分红,这也是我近期最大的愿望。”杨延会意味深长的说道。
改村貌树新风,创建学习型文明乡村
作为村里的“领头雁”,杨延会不仅关注大伙的“钱袋子”,也在乡村文明新风创建上下了不少功夫。从积极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新型文化广场、党建文化长廊,到先后硬化道路3000余米,配套排水沟,再到建设篮球场、健身活动场,配备健身器材,村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的是水泥路,用的是太阳能路灯,没事还能到广场上遛一遛……现在,咱们日子过得很舒坦!”临近中午,72岁的耿振兴正骑着三轮车回家吃饭,路过文化广场时和杨延会亲切地打了招呼。
穿过篮球场,走到宣传栏前,杨延会说,如今的“优秀学子榜”也是名杨村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创新。近年来,名杨村走出了20多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其中包括20XX年高考全县理科状元宋天成。
“一人影响一家,十人影响一村,年轻人是希望,是未来,我们一定要将好的东西发扬光大。”这话是杨延会对全村人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杨延会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增长知识,解放思想,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作为一名有十几年党龄的党员,我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的形象,都会对身边群众产生影响。”于是在工作之余,杨延会挤出时间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他认识到不懂计算机就等于是文盲,就不能融入社会,于是,他自费报名了成人自考,学习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专业,并顺利毕业。
现如今,在杨延会的鼓励下,在优秀学子的影响下,名杨村尊重知识、积极进取、文明向上的氛围越发浓厚。
事事关心户户走访,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平日里,杨延会总爱到村民家里“串门”,和大伙坐在一起,聊聊家常,听听他们的想法,但凡村民有啥问题和困难的,不论大小,杨延会都全力解决。
“知道俺们家里情况特殊,我一个人照顾生病的孩子,前两天就把村里广场绿化的工作交给了我。”村里的低保户王大娘告诉记者。在一次入户走访中,杨延会了解到自家的情况,需要照顾生病的女儿,就把村广场的绿化工作交给了她,“一次几十块钱,有了收入还能照顾女儿,我这心里暖呼呼的。”
“村民的事就是我的事。”这是杨延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市人大代表,20XX年至20XX年期间,杨延会先后向人代会提出了关于平原水库建设、加大财政支持硬化村内胡同、实施原山大道北延至潍高路工程等多项议案,并得到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肯定、支持。
民风淳朴、道路宽敞、党旗飘扬……名杨村在杨延会的领导下,先后获得“省级平安家庭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也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百优创建”先进党组织、优秀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等。
“这么多年下来,我已经跟大家伙连在一起了,他们好,我就好,他们高兴,我才开心……”杨延会说,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他才刚刚走出了第一步,未来的5年,10年,他还得继续闯,继续探索,让大家伙脸上的笑容更灿烂。
篇八:2022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张召龙,男,198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中专学历,20XX年3月当选沙河店镇杨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杨召村位于沙河店镇政府西南3公里,与高邑县搭界,全村共有663户,2142人,现有党员53人,20XX年村“两委”换届后,张召龙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抓服务、抓发展、抓治理,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抓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严格执行村干部坐班值班等工作制度,规范落实村级日常管理制度,讲政治、立规矩、正风气,“两委”班子运行顺畅。以“三会一课”为抓手,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切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重调查研究,积极办实事解民忧。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制定“开门一件事”待办清单。针对群众反映村庄偏僻、摄像头少、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在主要路口安装摄像头19个,提升了群众安全感;针对河道行洪将村东槐河河道公路冲毁,给村民出行造成了极大困难问题,村党支部积极跑办争取上级资金58万余元,对漫水路重新硬化,埋设5排水泥管道,切实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问题。
拓增收路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XX年村集体收入36万余元。其中对新到期的176亩沙荒地通过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竞价承包,实现承包收入近35万元。同时,不断拓宽增收渠道,通过为村内的河北飞龙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提供用工、车辆等各类信息和协调相关事宜,每年收入服务费1。5万元。
建美丽乡村,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以“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目标,以县乡观摩拉练为动力,多渠道筹资,全方位动员,深入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0XX年累计投入16万元,清理田间路两侧杂草和村内垃圾300余方,街道小广告30余处,拆除私搭乱建6处,疏通了村东常年堵塞的排水管道、新建2800平米的村民健身广场,为群众茶余饭后增添休闲娱乐健身好去处。
促“三治融合”,推进基层治理规范化。与时俱进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强化自治基础;全面推行“两会一团”工作机制,建立了村情恳谈会、乡贤议事会、道德评判团,不断夯实农村高效组织动员的群众基础,培育村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进一步提升了村党组织领导力凝聚力号召力;积极开展民法典知识宣传,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教育,群众法治观念日益增强;深入推进“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聘请两名警务助理积极参与治安防范、纠纷调处、警情上报、法治宣传、服务群众等工作,切实发挥了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作为一名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他用十足的干劲和看得见的成效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未来,他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担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路上奋力谱写新篇章。
篇九:2022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心系于民,美丽乡村党旗红
配强领导班子。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发展带动能力强”的要求,配强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3岁,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含在读)。健全学习制度。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强化党员作用。通过“党建领航、党员引领、干群携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一线攻坚标兵作用,对全村90余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全面参与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美丽乡村建设、矛盾纠纷调解、网格化管理等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造福于民,增收致富发展快
党建引领,创新发展思路。形成以现代农业旅游休闲相结合,电商线上销售为发展方向,以蔬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和林果业等绿色食品为主,以水稻、苗木等经济作物为辅的产业结构,帮助脱贫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业,送技上门,带动脱贫户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投资400万元建设小李庄智能联动温室大棚项目,带动增收涉及相官村在内周边五个村脱贫人口259户431人,户均增收1000多元。村企联建,实现发展双赢。推深做实“一抓双促”工程,与安徽省金华萃食品有限公司、滁州市光威有限公司开展村企联建工作,以“远教+专家”带动群众致富、“村部+公司”发挥辐射效应、“平台+电商”搭建产业集群、“基地+培训”助力脱贫攻坚的“四+”模式走出一条“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动”的振兴路,实现了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长远谋划,拓宽合作渠道。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建设新局面,拓展更大的区域合作。与南京市永宁、大埝、双城等社区已达成共建,明确项目合作,预计未来五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根植于民,攻坚克难群众安
织密安全网。村组是农村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村“两委”班子以村为家、勇挑重担,组织500多名党员、志愿者和各村组组长包片、包户、包人,坚守在“疫”线。利用短视频和照片记录志愿者们的辛苦奉献,向社会弘扬抗疫精神。筑牢堤坝墙。防汛防洪期间,村“两委”干部密切关注天气、降雨、水位变化,及时研判汛情发展趋势,提前部署撤离、管控等措施。党员先锋队加大了巡查力度,第一时间赶往黄青圩段,排查淤堵,帮助导流,确保全村江湖安澜、平稳度汛,确保全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扩大服务圈。开展“举旗帜·送理论”宣讲系列活动,组建由村干部、村级好人、致富能手、“五老”、“乡贤”队伍等组成的“小板凳宣讲团”,宣讲党的大政方针、惠民政策。围绕环境整治、助老扶幼、助残济困、科普宣传等内容,常态化开展“送戏下队”、“悦享阅读”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使现代乡风文明深入人心。
惠及于民,改善环境生活美
净化到位。环境卫生保洁实施市场化运作,每个村民组聘用2-3名保洁员负责村庄环境清理工作,按照“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运转方式对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引导村民自觉改厕改圈,完成“五清一改”集中整治,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明亮。绿化到位。投入约100余万元对村庄及村民房前屋后开展绿化植树和管理工作,村庄道路两侧绿化带完整,村民集中居住区内绿化美化到位,栽花种树,四季有绿。亮化到位。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普通路灯200盏,定期维护保养设备保证正常使用,基本达到村内道路照明无死角,村庄夜间闪“明星”。美化到位。通过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等文化墙和设置公益广告,打造景观节点,潜移默化引导村民自觉美化居住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篇十:2022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碧草如茵,繁花盛开,整洁的居民生活区里,道路宽阔笔直,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广场、幸福院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夜幕降临,霓虹灯五彩斑斓,在村委投资兴建的淄博大地知青博物馆广场,伴着音乐品尝着特色饮食,或者即兴舞上一曲。这就是沣水镇张一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我们带来了福音。现在我们张一村环境美,村民富,人心齐,生活已经不输城里。这样的好生活要多亏我们有一位好支书——赵乃民。”村民们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心声。
务实奋进,打造幸福张一
20XX年,曾经担任过村委会计、村主任等职务的赵乃民当选张一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面对着旧村改造、发展集体经济等多项难题,赵乃民当众表态:“我是个共产党员,一定带领村民们一起,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张一村的建设发展上,为群众脱贫致富想办法、找路子,让张一村越来越美,越来越强,村民们都过上好日子!”
张一村大街是贯通张一村南北的交通要道,由于多年失修,路面高低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积水难走,群众多有怨言。为了根治这一状况,让群众满意,20XX年,赵乃民多方奔走,争取到村庄道路连片整治项目资金50余万元,又自筹资金30余万元,对张一村大街进行了彻底整治,如今的张一村大街,夜晚灯火通明,霓虹灯闪烁,与新通车的昌国东路互联互通,成了村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与此同时,三个生活区都进行了大规模美化、绿化,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向过去粗陋的农村生活环境彻底告别。
夏日的淄博知青博物馆,绿树阴浓,鲜花盛开。记者到博物馆采访时,赵乃民正在知青博物馆放映厅与相关设计人员进行探讨,对这一空间展陈进行调整,改造成“党性教育体验基地”,让更多的人可以在这里受到红色教育。
作为一家村集体投资建设的以呈现知青艰苦奋斗历程的博物馆,淄博知青博物馆名气越来越大,与之相关的餐饮、生态旅游等产业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村里基础建设搞好了,集体经济必须要上一个新台阶,让村民收入不断提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赵乃民的身上,有着共产党员争做先锋的拼劲。
20XX年,赵乃民带领村委一班人确定了稳定工业园发展,推进农业开发的发展思路,对全村土地进行了流转。以知青文化为载体,投入300余万元,建设了“淄博大地知青博物馆”,并计划以此为核心,打造一个占地800亩的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基地,建设餐饮、采摘、观光、娱乐等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今,这一思路已经初见成效,开始释放效益。
心系百姓,引领乡村新风
与同龄人相比,赵乃民的一头白发很是引人注目。这位作风干练、雷厉风行的村支书有着一颗心系百姓的“暖心”,每一个花朵一样的孩子,每一个老人的生活保障,每一个村民的衣食住行,他都记挂在心。
生活园区建起了幼儿园、幸福院,老人孩子有了去处;文化生活各项保障也不能落后,图书馆、文化广场、医务室、警务室相继落成。为了保障村民饮用水卫生,村里建起了4处纯净水站,免费为群众提供干净的直饮水。村内60岁以上老人建立村级养老保障金,最高每人每月补贴400元。每到中秋节、春节、老人节,村民都会领到一份暖心的福利,享受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张一村主动作为,成立“扶贫帮扶基金会”,率先完成现行扶贫标准农村人口脱贫任务。
“新农村的新除了新在楼房环境,还新在思想、新在文化。”赵乃民对农村文化建设十分关注,积极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树立现代文明新风貌。
在赵乃民的推动下,村里先后开展“立家训、树家风”、“最美家庭”、“文明示范户”评选系列活动。积极推行红、白公事改革,修订完善了“张一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婚事新办,丧事从简,移风易俗,废除陈规陋习,全村统一管理。不请客,不摆宴,工作人员一律工作餐,村民纷纷拍手叫好。
近年来,赵乃民先后受到多次嘉奖,入选20XX年“淄博市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度被淄博市人民政府评为“第四届淄博乡村之星”,个人和张一村得到的荣誉数都数不清。面对记者,日夜为村民操劳的他笑了:“张一村一定会越变越好,乡村振兴路上,我会一直和村民们携手前行,因为我是共产党员,是‘领头雁’。”
担当作为,一心为民为公
20XX年,赵乃民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尽职尽责,履职担当,他时刻怀揣着一份为民为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履行代表职责,为人民代言,深入群众调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他先后提出了“昌国路建设”、“学校教育环境改善”等多个提案,得到了上级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被评为区优秀人大代表。赵乃民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人民高度负责,认真实践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崇高信念,一心为民为公,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赖。
20XX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平静的生活。疫情当前,在赵乃民的带领下,张一村全体党员干部与广大村民一起,众志成城,守护家园。村党委不少同志大年初一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初二全体党委成员恢复正常上班。
张一村地处昌国路沿线,光是连接昌国路的路口就达到4个,为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他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对张赵大街路口、怡香家园家园路口、北苑小区路口进行了全面封闭,全村只走一个路口。路口位置,鲜艳的党旗迎风飘扬,由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村民组成的队伍白天两班倒,24小时值班,在出入口向百姓发放倡议书,耐心,反复宣传疫情防控重点和注意事项。
同时,发挥党员联系户作用,村民代表积极响应,用电话微信对本村外来人员进行逐户排查。对排查出的从湖北回淄人员居家隔离,直至警报解除。
为确保值班人员健康,村里在村出入口设置了集装箱小房子,供大家晚上值班使用。村党委和党员干部的付出感动了村民,村里的村民多次给工作人员送来方便面、火腿肠。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大家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正是有了赵乃民这样一心为公的好支书,我们才过上了好生活。跟着这样的领头人,我们放心,日子有奔头!”村民这样告诉记者。
在赵乃民的带领下,张一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山东省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先进村”、“山东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村”、“山东省工友创业园”、“市级卫生村”、“淄博市农民教育培训基地”、“新农村建设小康示范村”、“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示范村。
“作为一个村支书,就是要真心实意想村民之所想,带着感情为老百姓工作,一心一意帮助老百姓改善物质和精神生活。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工作信条,也是我今后永远不变的坚持。”赵乃民的一席话既是他的心声,也是他一直以来备受村民爱戴的答案。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fanwen/baogaofanwen/fc8fb33004bbdd29835d31691d5455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