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的读书心得2000字(精选17篇)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我喜欢柴静,所以我不认为自己是追星,只觉得,我看她、倾听她,阅读她,可以看到那些能引起我思考的思想。喜欢的思想有很多,柴静碰巧是无论在年龄、阅历、思维方式上,其丰富程度多过我,却又离我最近的那一个。所以,很喜欢柴静在首发式上的那句话,让我们在字里行间中见书如唔吧。
拿到《看见》这本书后,一周之内读完,勾勾画画,圈圈点点,大部分都是引起我对自身的思考和审视的句子。比如说“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比如说”正义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期许,不是用来胁迫人的“;比如说”可贵在于产生分歧“。从前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她,第一次看到她不是在时空连线,是她作为记者,只看了一次就开始喜欢这个记者。看完这本书,有一点感悟,原来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通过他的眼神、行为、谈吐表达出来。我感觉到了从那双犀利的眼神后面传递出来的她倔强、独立的灵魂。
想写篇读后感,记录我的想法。触动心灵的句子有很多,每个人喜欢的柴静都不同,我只写我看到的柴静、我为什么喜欢柴静。
一、关注内心的变化,关注自己成长的过程。
初次接到陈虻的电话,柴静心高气傲,说:”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体制里的工作我干不了“。开始了中央台的工作,有一阵连话都不会说了,再然后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和被表扬,然而那只是工作,为了虚荣心和恐惧,而不是发自内心。我相信大部分起步的人都有这个过程,不同的是一些人看到了,关注了并重视自己的内心的感受,然后追求变化;一些人迷失于这个过程,变成了那个当初自己反对的人。人生就是这样,社会总有它的规则将你的骄傲搓杀,棱角抹平。你要努力的去寻找那个契合点,那个能被社会接纳,又能听从内心的契合点,才能绽放你的颜色出来。当了记者,报道了地震、非典,让真实的生活扎扎实实的敲打了内心,让内心的触动贴着地皮长了出来,量变之后,一个契机,开始质变,才有了之后不断渐进的完善、再完善。只是这一变化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就像在事实面前,不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真相,在真相面前,不是每个人都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过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坚持。追求真相的、独立思考的、坚持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尊重自己的内心。内心是那个起点,独立的起点,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的起点。
首发式上,很多人不止一次的提到,柴静要幸福。幸福的柴静要抱着孩子、携着老公、面带微笑。我不这么认为,我不认为已经结婚、有了孩子,衣食无忧,或者满脸微笑的女人就是幸福的,也不认为单身的、未婚的、或者还没有生孩子的女人就是不幸福的。幸福没有公式,没有条件句,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受,一种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感受,每个人的幸福都不同,每个时段的幸福都不一样。我喜欢柴静的回答,她说,我要配得上我希望的幸福。”
二、执着的追求自己想做的事。
一九九八年,柴静到北京,去一家杂志社实习,写国内研究的困境,不肯按编辑的要求修改内容,失去了来北京后的第一份工作。还是九八年,给一家刊登了一张十六岁的三陪女和男朋友的照片的杂志写了一封《生命本身并无羞耻》的信,愿意给他们无偿做记者,唯一的期望,是能和拍那张照片的摄影师赵铁林合作。在东方时空时,看到女子监狱,暴力重犯六成是因杀夫入狱,到了新闻调查,要继续完成这个事,做女杀夫女犯人的调查。后来柴静越来越有名,有名之后,很多追求容易被掩盖,看不见。或者,很多想做的事更容易做成,但也有很多事情更容易被放弃。书里写到山西这个煤炭大省严重的环境污染,写到焦黄色的天空、恶臭的河流、各种各样的癌症和拿着布袋子装的现金。一个官员问她:你是山西人,怎么就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柴静说:我办的就是好事。
同样是执着,最初的拒绝修改和无偿自荐是执着,后来的山西报告也是执着。后一种,更难一些。看过柴静的两个采访,一个是采访《一九四二》的作者和导演,刘震云和冯小刚,十年,不断拿起、不断搁下,然后再拿起这个电影,一个是采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李安,一个电影界公认最不可能拍成的电影,一部拍了四年的电影。也许记者有时候会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和答案通过采访表达出来。如果我认为是对的、应该做的,就一定会做。柴静说,原来她也不怎么求实,总是用那股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是后来经历了严格的思维训练。其实,我觉得那只是方法,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骨子里的那股执着和坚持。哪怕是对待导师陈虻的劝诫、批评,也是一样,错的还是对的,你说了不算,撞了南墙,也我要自己认识到。
三、尊重人、理解人。
尊重和理解,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困难无比。尊重不是礼貌;理解不是可怜。新闻调查,柴静连续做了几期节目,关于戒毒所强迫戒毒的人卖淫;关于一个1974年,因捡了一张蒋介石的传单,而无卷宗、无判决、无罪名被超期羁押28年的谢洪武;关于被鄙视、被抛弃、极易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恋者。她写到“没有人会关心一个吸毒的人的死活”;写到疗养院工作人员把谢洪武和其他老人整齐的背对满天红霞坐成一排,老人直视前方,看上去无动于衷,她还是忍不住跟工作人员说“能不能把他们的椅子转一下,换成另一个方向”;写到“一个人对性和爱的态度‘不在于男男、女女、男女’,只是在于这个人本身”。在记录这幅内容章节的结尾,她用了一句话“我们最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对不同于大多数人的尊重和理解,容易接受。对于已经声名鹊起,或地位尊崇的人,需要的同样是尊敬和理解。柴静书中,周其仁推荐陈锡文时,说“就算反对他的人,也是尊重他的”。朋友谈论她从斗士转为采访官员,她说,不管报道谁,都是平等的吧。当然,她谈到,哪一种尊重和理解之后,职业要求的是准确。其实这对于每一个人也都一样,要真正做到不卑不亢的尊重和理解每一个人,要求以理性的态度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
四、真诚的感激每一种情感。
在《看见》首发式上,最后一刻,邱启明发自内心的表达了自己对于柴静的敬佩,用了一句“再怎么变,也还是那样的欣赏你、喜欢你”,我觉得,我看见,那一刻,柴静有些羞涩的低下了头。书中,柴静写到非典结束了,“数月之后,我接到一封信,很短……他在最后说:‘你会觉得好笑吗?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的另外一半’。”这两个细节,一个看到的是柴静的真诚,因为她相信别人的真诚;一个看到的是柴静的尊重,她尊重每一段真挚的感情。
首发式上,主持人,称柴静为柴老,柴静自己提到很多人称她柴记者,也有人称她为柴姑娘。我想就称呼柴静,因为在字里行间阅读柴静的时候,在思想交汇的时候,在沉思的时候,我们平等。
《看见》这本书23万字,柴静说陆续写了3年,群友推荐、读者杂志报道、微博上传播,终于决定买回来,一方面为了群友间交流有共同话题,一方面也想借鉴一下畅销书到底如何打造的。从一开始泛读到后期精读摘录包括读后感整理约用了12小时,收获还不错:
了解新闻媒体业一些知识和新闻背后的故事,柴静采访的一些人物给她的启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特别关注她从湖南卫视“新青年”主持红人到央视转行新闻从零开始的艰难转型。
一、新闻背后的一些故事,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理解。
对药家鑫采访报道那篇,让我又一次深刻体会到,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太重要了;药家鑫因恐惧不敢面对严厉爸爸才在刹那间失去人性,残忍捅杀张妙;柴静采访过的一个忧郁症孩子给她来信说,他能理解药家鑫,他也曾因为爸爸严厉管教而恨他,得了忧郁症,后来庆幸在心理医生那里得到了宣泄,爸爸和孩子都得救了,而药家鑫没有,直到他被执行死刑后,他爸爸可能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他的严厉缺爱对儿子造成的伤害有多大,也许这也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吧—中年失子。
二、独特人物采访,给她启发也让我收获颇丰
1、老爷子大智慧;
柴静某次采访一位老爷子,做企业十几年,挣了几百亿,捐出四十亿做公益。他崇拜曾国藩,要“求缺”。闲着没事的时候,我说你经商很成功,那要你来经营新闻,能做成么。他认为跟企业一样,抓住核心竞争力,建立品牌,品牌就是人。我说负面新闻你怎么处理?他摇摇头说,新闻不分正面负面,新闻的核心是真实。这老爷子大智慧: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品牌才更有生命力,企业和个人可能都一样
2、胡适的自由独立观点;
1946年,胡适在北大演讲中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手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3、哈佛教授的浮出水面“不得不”:
我问一个哈佛的老教授,社会上那么多问题,改起来有很多惰性,怎么改?他说,让问题浮出水面,让它“不得不”改变。联想到当下不断爆出各类贪官腐败案和食品安全事件,根据哈佛老教授的观点,原来让问题浮出水面不是情况更糟糕,而是我们已进入改进过程。电台新闻听到,7月1日起中央在从上而下自上率下改进作风,恩,对这届政府有信心,对中国未来有信心,明天会更好!
4、长期默默广西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转而高调:
在接受柴静采访时,卢安克说:“以前我不想见记者,不想给别人看到我做的事情。后来我看到曼德拉的一句话,他说,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因为这句话我才考虑接受你们的采访。”当下我们看到社会中的很多人在高调做公益做慈善,我们终于可以找到依据出处了。
前期有群友对美丽去阳光之家给智障孩子上公益阅读课并拍照分享有非议,他们认为做好事就该低调,不该张扬。我是这么理解慈善和公益的:“有人认为,慈善就该低调,作为个体这么想也是对的。但如果是站在社会管理者角度,一定是发动更多人加入爱心奉献团队为首要己任。慈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需要更多有心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国家财力有限,社会需要更多资源和力量来做慈善,包括公益,如果没有我的分享,包括还有其他很多媒体的宣传,大家还知道有那么一个弱势群体存在吗?说实在话,没去那儿体验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阳光之家这些孩子们的存在,根本了解他们的需求”,也许我们高调宣传推广幸福读书会爱心公益也是一样,希望通过我们的先行动再带动更多人爱读书,读好书,提升幸福感,传播正能量,读书是件幸福快乐的事!
犹太人年均读书40多本,美国人均7本,日本人均8本,中国人均读书4.3本,也许中国人广泛阅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许也正是我们幸福读书会存在并发展的社会意义所在吧。
三、从省台娱乐红人到央视新闻的艰难转型。
她从湖南卫视“新青年”当红主持人,到央视时空连线16分钟时事评论,连线多方专家同时讨论,这对柴静是很大挑战:从头开始,点滴学起,不断积累,打磨三年,终于在新闻调查中,积极主动争取20__年非典报道并凭此夯实在央视地位。时空连线同事说,柴静那时天天采访前打40分钟电话,写出100多个采访问题,化妆时还斜着眼睛继续写。
观众说那个就是报道非典的央视记者,柴静听到这句话的成就感抵去之前几个月的辛劳。她在央视的起步是专业还是勇气?!反正有些在一线工作的人比如医务工作者也被染上了sars。没有人随随便便可以成功,也许需要智慧、需要专业、有时更需要奋不顾身的勇气!
读完这本书延伸出自己想进一步读的书一是胡适传记和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另一是斯宾罗莎《伦理学》,深入研究幸福学也需要专业积累。
“一个人的智商是和他的阅读量以及词汇量成正比的。”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这句话,不必考究这句话出自谁口。但我深刻地理解:博览群书总是好的。牢记这一点,所以周末空闲的时候就会带孩子去克拉玛依书城阅读。在一楼收费处的柜台后,是“推荐书目”,第一次看见了《看见》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心中洋溢着我对柴静的印象:非常喜爱的一个新闻人,很喜欢她作为记者时央视播放的《新闻调查》。柴静,个人觉得不漂亮,但却很美丽。这又使我想起初中时代语文老师的话:“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因为孩子年龄小,我收看《新闻调查》并不按时、准时,只是偶尔打开电视时喜欢锁定央视“新闻频道”。柴静那清秀的脸庞,以及犀利的语言总是令我对她深深地敬佩。
《看见》作为畅销书摆放了很久,决心购买吧。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看完柴静的《看见》,感觉她是用心在写书,就像是对读者讲述一件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并且讲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酸甜苦辣,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读来让人有特别真实的感觉。但心里却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这本书看得很沉重,很久没有看这么沉重的书了。在阅读的时候,心情总是格外的沉重,时而皱眉,时而落泪,时而震惊,时而无奈。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读它时,让我犹如身在其中,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样不断的肆意翻滚着、流淌着。
生活在安逸的小都市中的我,仿佛跟随着柴静一起走进了一件件毫无头绪的事件,对话,思考,对话,思考,周而往复。抽丝剥茧之后真正获得的黑与白交织的真相,往往引得一声声叹息。柴静透过文字造就的一个个画面,让我陷入深沉的思考,让我心中的正和邪跳出来对话。
药家鑫的故事我听过很多次,《看见》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的。初次听说药家鑫,心中想法:“怎么会这么残忍地杀害同学呢?”读了《看见》后,当知道药家鑫的同学是怎样歧视他,甚至将小便尿到他的床上时,对他的就只有同情和惋惜了。这也使我记起:很小的时候,不管看到什么电视,第一个反应就是问这个人是好人吗?其实长大了才真正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和纯粹的坏人,人们都是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中罢了。正如《看见》第178页描述一样:“新闻调查”的同事小庄有句话,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是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看见》中药家鑫的故事也使我牢记: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是太遗憾了。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小别人照顾你,到你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担越来越多的角色,也许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不够好,但一旦我们选择了为人父母的角色时候,就需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人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别轻易做这个决定,更别轻易放弃他(她)!
柴静用柔软的刀子刻削别人的同时,她同样毫不留情地对自己下手,不断地把自己的不足和缺失首先亮给自己,然后亮给读者。偌大的世界,繁杂到哲学,便只剩下两样,一样是现象,一样是本质。柴静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了一如我们所看到的,唯一的不同是她寻踪觅迹,试图把一切异样的现象努力变成真相。不管变成变不成,她都真诚地帮我们揭开了新娘的帽头红,让我们看到了新娘或俊或丑或真或假的模样。
《看见》向我们展示的是肉眼无法看到的东西,而是通过内心能看得见的。去年暑假读的这本书,读罢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力量还是信心的东西。时隔几月后再来写感想,它仍然使我对自身、对世人、对世界有种渴望,让人去思索、思考吧!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书里的话: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央视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成长的十三年。非新闻专业毕业,摸爬滚打中,探寻在人性之间,制作了柴静风格映照大众灵魂的节目——《看见》。
写下这寥寥数语时,内心忐忑,还未曾在工作中抬起头来的我,怎敢评价颇有成绩的名人,但既是普通人,就从平凡处解读我内心的波澜起伏。
“总结,不为给任何人,只是自己给自己的总结。”
若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若要走得远,就一起走。初进新闻调查时,柴静就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兢兢业业站稳脚跟,每一位有职业理想的前辈的帮助,让她在不断质疑与实践中看见了生命的最远处。
每一步的扎扎实实,勤勤恳恳,都是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完美诠释,为自己工作,自身更加完善,才有足够的正能量不断的带领大众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为社会,为百姓,为人,提供了见证民主的空隙。
“人最大的慈悲就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
“看见”节目播放药家鑫案的时候我看了,有一些愤恨,一些惋惜,而拿到《看见》时,我首先偶然看到了“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捧着呈现的文字,这一次我哭了。
柴静用最平淡的陈述再现了事件中人物的经历和对白,让我们看到了在情境中人性赤裸裸的暴露,有缺乏理解的肮脏的批判,也有充满仁爱的理解。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疏漏。
父亲对药家鑫总是以打击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导致了最终车祸时,药家鑫犹豫了,特别是看到了女孩微抬着头望着车牌时,他害怕了,害怕女孩记下了车牌号。他表明杀人意图时,说道“农村人难缠”,“怕她没完没了的缠着我的父母”,这种托词表现了不敢勇敢的承担责任,脆弱到害怕受伤,自我保护的意识。有人也说,他并不坏,并非主观践踏生命。
面对孩子的错误,不能纵容或忽视,但在批评孩子时,应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及时给予认可、肯定,这就是心理学中讲到的“放大效应”,初中阶段的孩子有三个显着特点,极强的自尊心,强烈的独立意识,还容易受到坏的方面影响,他们很需要被重视,需要表扬自己来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更需要表扬他人为自己的言行树立榜样。
因为尊重,更加珍惜。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时,才会忘记自己。”
断断续续的读完《看见》,最大的感受便是想揭自己的短儿说真话。
我们追求优质教育,高端教育,这背后藏匿着隐忍?
高分的现实迫使人们追求的只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我们关注到多少孩子委屈地想哭或已躲在角落里放声大哭?
优质教育的环境中,我们幸运的是鲜有正面冲突与暴力的反抗,但面对弱小的孩子,有多少次是成年人无意中逼迫他们走进了青春期?
为了保护做师长的尊严,我们抗拒不服从,反对个性,以爱的名义教化孩子无条件的跟从,才觉欣慰。
当一个人忘不掉自己时,如何能换位思考,真正关心别人?
如在广西山村陪伴当地的留守儿童的德国人卢安克,没有收入,没有爱情,没有房子。
又如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国医生施韦泽,在非洲丛林韦黑人服务五十年,他在书中说:
“无论如何,你看到的总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虫,它是像你一样为了生存而奋斗的生命,像你一样喜欢太阳,像你一样懂得害怕和痛苦,现在,它却成了腐烂的机体,就像你今后也会如此。”
“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柴静呈现汶川地震的画面时,多是无声的状态,默默的走,静静的听,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关于生死离别。只有一次,我知道了什么是失去。
小时候,家教严厉,在父母身边多是“不能做”,“不许做”,而姑姑总是以无所谓的态度让我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记得学习包饺子时,我把一个饺子捏露了,如果在家里,我接受的便是呵斥,而在姑姑家,大家会用笑声宽容一个孩子的成长,看到是在无法挽救时,再教我拿一个饺子皮包裹在外面,让小饺子穿着两件衣服下锅。
高中时,姑姑在大连突发脑溢血,当我见到姑姑时,她已经痊愈了,我极力掩饰自己的悲伤,仍然控制不了,放声抽泣,我第一次知道怕失去一个亲人的感觉。
我坐在姑姑身边,泪水肆意的涌,就像小时候每一次受到委屈时,跑到她跟前诉苦一样,只有到了这里,小小的我才会自由的哭,好像只有这样才有安全感。
“承受痛苦是一种清洗。”
虐猫事件风波已然平息。而备受家庭重压孤独的当事人依旧不能被大众原谅,因为手段的残忍已经越过了大家的底线。
被采访时,她没有满足大众的需求,表现出忏悔或沉痛,但有多少人会理解那笑容的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记事儿后,我的记忆中便没有经历过大的波澜,或者说因为痛苦已经成为向前的力量,这之后的艰难已经能够自然地接受了。包括落榜,失恋,失业,痛苦于当时的自己是难以忍受并平复的,但挺过了之后,我得到的是再次面对问题时需要的力量。
爱的基础是理解。
这个假期,拼音不熟练的父亲终于会发信息了,轰隆的火车上,给我发了一条有别字的信息,说我离家后,一关灯他就能感觉我在另一个房间看电视,这种感觉至少需要调整半个月。
我泪水奔涌,放下手中的杂志。
过了一会儿,对面的男孩儿问我借《读者》,我强颜笑着递过去,他问:“你看哪篇文章哭的?我想看看。”
现在书的市场鱼龙混杂,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买哪本书来读,经常是很多书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学校举行的教师读书活动中,老师们群策群力,推荐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书,在工作之余,到书海里畅游,让我们觉得自己依然年轻,自己和这个世界依然紧密相连。好享受那种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如饥似渴地读完一本再去读另一本的感觉,很充实、很快乐、很甜蜜。
对于柴静,以前只认为她很另类,很多年轻漂亮的主持人都积极寻找嫁入豪门的机会,不惜嫁给能当自己父亲的富翁,她没有。她不浮夸、不奢华,普通、真实。真正地认识她缘于读《看见》这本书,从心底里佩服这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倔强的小姑娘,她带给人令人振奋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这种正能量。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每一篇报道都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丝毫没有废话,这也正是做教师的我应该努力学习的地方。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
当把这本带着油墨香的《看见》捧在手心儿里时,首先,书的封面让我一看便亲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静的笑容被一群纯朴的笑脸包围着,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开篇直言不讳地表明来自思想深处的观点:“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而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的确是在用一个成熟记者的思想和平实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
“我天生没有什么机灵劲儿。”这是作者刚到央视工作时,面对男同事们的戏谑而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几杯水”。类似的镜头对每个人来说都感到很真实,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但随着在工作岗位上的历练,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儿,还有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对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渐渐成熟起来,并且能冷静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苦难”。就像作者在书里说得: “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这句话似乎给萎靡的人注射了鸡血,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会自然而然地对人生进行观察、思考、反思和评判。
有人说《看见》这本书的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这话我觉着挺在理儿。什么是真实?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写了一个去新疆地震采访的镜头: “路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一颠簸,我和巨大的德国搜救犬一起滚倒在厢板上。它一声不吭,从我的身子底下挪开,把大尾巴抽出来,厢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来了,竖耳拧头目视远方。”没有真实的经历,你怎么能编造得出如此惊心动魄的画面!
而真正让人惊心动魄得是关于作者记录“探寻事实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负责人看看录音杆: ‘这个毛茸茸的东西不能进’。”这是因为录音杆不能消毒。面对这样的危险,作者坚定地说: “那让我进去,我可以消毒。”看到这里时,作为一个读者,我的心已经热血沸腾!虽然没有作者那种经历与豪气,但她无私无谓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对汶川地震的细节描述中,让人产生更多对生命的珍重和亲情的思索。要说谁不怕死亡,那真是睁眼说瞎话,但当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来临时,亦或者说看到那些在灾难中,还没来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后,那种痛心疾首的体会似乎无处渲泄!而作者在书里对人类中“人性”的解读,特别是对生活在底层人的关注和敢于为老百姓说话的胆量,刹那间就将读者的心疏导开来。
读完这本书,突然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有时候一个人的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千万不能瞎编,要尽可能地让“我笔写我心”来还原事实真相。作者用记者敏锐的眼睛观察,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就这样在平淡中用内敛而朴实的笔触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如果把每个孩子都能培养成说真话、做真事的人,我们的民族何愁不振兴,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强大?
谢谢,柴静《看见》。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1.《看见》读书心得体会
2.读书笔记心得 《看见》
3.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4.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5.读书心得体会700字优秀范文3篇
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柴静,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她。记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参加的一个演讲比赛,她说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这五分钟的演讲给了我巨大震撼,原来演讲还可以这么性感。我当时反复看了无数遍。
然后开始关注她的节目,看见。几个月前,去了清华听了她的讲座。于是一直关注她,当听到一本叫做看见的书时。我早早的提前市场发行时就已经看完大半。
《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里面没有说教,却让我一个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记者不是评论,而是客观的呈现新闻事件。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我通常会看看看着就会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经在不同的人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走的太远,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这是陈莽说的。每看一次,就会愣愣神,想想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里面打动过我的还有很多很多,有些话能够让我悔改,而有些能够让我有意识。就像一粒分子一样,在我脑中开始量变。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这本书能够让我安静下来,向内开始学会观察自己。一层一层的刨,就像结伤疤一样,把自己最丑陋,平时不敢给别人呈现,自己也不愿意想的部分展现出来。这是一个不断自省的过程,虽然很疼痛,但是确是在帮助我不断进步。
看完《看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对语言开始变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认,在青春期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就不上学了,并且以为这是一种幸福,并以不学习为荣。而后来走入社会发现知识结构明显跟同龄人有差距。于是开始看各种类型的书,但是对文字相当迟钝。柴静说过自己是对语言敏感的人,对采访对象的每一个字都能够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采访者的真实内容,然后呈现给观众。看完柴静的书,我开始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再看每一个字的时候也更加的在意。
二、《看见》读书报告
看柴静的这本书是出于偶然,一个朋友推荐了《看见》这本书的视频推广会,觉得不错,就想买本书来看看。恰巧有个朋友买了,就借过来拜读一下。
书里的主线是以柴静十年采访的主要人和事为主线,有她的同事、工作伙伴以及她的成长。文章有堆砌的感觉,主线不是很清晰,有的时候她的感受会莫名其妙的插入进来,让读者有点一头雾水,不知道这句话是讲得采访的人物还是她自己的感受,还是同事什么的,有点分不清事件主人公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过安顿的采访,是关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看柴静的这本书跟安顿之前的书有点类似,吸引我的是里面的新闻人物,不是柴静这个人。
两个人物很打动我,一个是卢安克,一个是药家鑫。卢安克是个德国人,在中国的大山里待了十年还是个没有资质的教育者,跟留守儿童混在一起,为了什么呢?从我的角度来说不好说,他也许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在这些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能起到一些小小的影响作用吧!之后我去了卢安克的博客看了看,我个人觉得他太理想主义了。教育是个太大的话题,留守儿童更是个不小的社会问题。一个问题有社会、有家庭,孩子成长的问题却在这之间变得无人理会了,而卢安克想做点什么,也许他做的微乎其微最后淹没在茫茫的人潮中了,但至少他做了。一直有个问题在我脑海里萦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孤儿问题、有一些类似于卢安克的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同时他们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也不是他们这个层面可以解决的,但是他们尽力了,努力过着每一天试图去改变或者影响着孩子的命运。他们一定放弃了很多其他的机会,例如在大城市里发展而买房、买车的机会,他们的思想境界可能比我们在大城市里混日子的人高,但是这个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吗?是的,也许你会说:“那他们至少做了,他们过得日子比你在大城市里天天混日子要有意义的多了!”但比起盖茨对慈善事业的捐助,他可能能影响的人是更多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盖茨!世界上也只有一个盖茨!
药家鑫的故事我听过很多次,这次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是太遗憾了。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小别人照顾你,到你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担越拉越多的角色,也许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不够好,但一旦我们选择了为人父母的角色时候,就需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人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别轻易做这个决定,更别轻易放弃他(她)!
三、《看见》读书心得体会
柴静的《看见》,我喜欢,语言可以朴实到可爱的程度。
我从《看见》中感受到的是温情、温暖、人性、关怀。如果有人看着这个说这是“表演”,那么我挺希望大家都具有这样的“表演”修养,好好修养一下自己,在私下里练好了,这样就可以到关键时候自然地“表演”出来。
也许是社会冷漠的程度太深,让我们中有的人真的对现实中的温暖也不那么相信了,仿佛只有电影电视剧中的温暖才是我们理性中可以相信的,可以欣赏的,生活中的真实可感的温暖,却变成了“表演”。这难道要去责怪在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温暖的人么?你表达出那么多的温暖,是想让我们这些惯于冷漠的人显得太冷酷吗?这难道也可以算作是柴静的错?
我喜欢柴静,她的《看见》,让我对现实的温暖充满信心,为打破冰冷加了一把炭火。我对柴静的认识是遥远的,可以肯定她不认识我。但是,从现在开始,我想我会关注柴静,她也许会因为名声在外多了些客观的压力,不过我相信她的内心是坚韧和勇敢的,所以她当得起任何的评论。
我祝福她。
除了不断刷新朋友圈里那些喧闹浮夸的文字,另一种选择是泡上一杯茶,用难得清闲的时光和清醒的头脑静静一读这篇曾触动许多人的文章。初次接触《看见》是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当你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咱们就是平等的》,也是这篇文章使我记住了“柴静”这个名字,也使我有进一步了解她的欲望,而《看见》使我得以满足,既认识了柴静也成长了自己。
《看见》是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讲述自己在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书的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镜头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在柴静的简介里,寥寥几句话写完了她的工作经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在简介里写满各类荣誉、头衔。通过这就给人以平凡有爱、简单真实的形象。
最浅层的,通过读《看见》确实“看见”了很多新闻采访背后的故事。她尽可能诚实地描述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人。使我们了解到社会最隐私角落里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这些人和事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这都缘于柴静的真实,以及由心而发的热情和关怀。她关注的不是新闻,而是新闻中的人。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却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因为从理智角度看,报道事件本身不能植入个人情感,否则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观性,但从情感角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头脑和一颗带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实。情不自禁为故事角色痛心或愉悦,这就是柴静。
而透过事件,我们站在柴静的角度看这本书,我们会看到一个人不断成长的经历。从刚进新闻界的高度自我肯定到遭遇挫折,再到重新审视自己找到定位。从早期的青涩、懵懂、“不接地气”到后来的自省、观察和沉淀。她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了自己的青涩、困惑,坚持和成长。书中的记录不是简单的叙述,它融合了自己对每件事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的思考,对人性的探究和对自己、对记者职业职责的不断思索。柴静对于记者职业的热情和对自我不断打破再纠正的态度令人感动。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态度和精神,虽然我们的工作不是记者,我们也要有这种对工作、对职业始终保持热情的心态。对于自身的缺憾不足要敢于自我打破,审视自己矫枉过正。“生活里怎样是你的事,上了节目就不能有这个”。因为我们都一样是普通人,会犯错、会惶恐、会困惑,只有由内心而发的热情才是坚持的支柱。不断的自省和思考使我们学会去回归生活,去认识而不是去指责批判。
从更深层次的阅读这本书,我看到了什么是“韧劲儿”,它是对自己要求的坚守。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想,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或附庸。柴静是一个追求“精确”、追求深度的人。当然这也是在她不断成长中所养成的,在她刚进入央视时同样惨败过。她做的第一期节目是关于剖腹产话题,采访录了三十分钟,谈完剖腹产怎么不好就结束了。结果送审后被公开批评“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选择剖腹产是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层面,你找了几个层面?„„”同样我们在对待工作,处理事情时有没有想过更深层面?是不是只考虑眼前而不顾长远?处理事情是不是“差不多”就行了?这是我们需要深刻自省的。“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地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从细微处开始的,多想一点,做好一点,终究造就不平凡!
《看见》是一本讲故事的书,但在书中我看见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的感悟,对世界的觉悟,以及如何对待工作,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最令人深思的是“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看见》。这是一本震撼人心,使人共鸣的书。没有装饰,没有点缀,阖上这本书仍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味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任复杂的情感与感动静静流淌。
阅读《看见》是在三天内断断续续完成的,期间鼻酸含泪无数次,有两次真真正正地哭了出来。一次是开始阅读的那个晚上,久未读书的我被真实的文字和事例拍打着内心,看到第二章节讲述非典时生命的脆弱,一个没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红肿。而当我以为我不会再如此动情的时候,就看到了临近书末的药家鑫事件。
非典时期发生在我的小学,具体情形已经记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种种骇人之处、学校每日查好几次的体温和教室里浓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静书中描写的场景与我记忆中能重叠并不多,几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触动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惊觉我离这想要接近的真实社会原来这样远。
在美国读大二,我所学习的专业便是大众传媒。坚持在国外学习这个专业的初衷,是希望自己能够刨除在报纸新闻这些传播媒介中经过表述人和撰稿记者主观修饰的观点,身体力行地探寻事情的真相,看到最本真的人性。两年的大学生活,我平时用功学习,闲暇时候出去旅行,上网追星听歌,写一些文艺矫情的随笔,热爱写作的我有了比高中更多的时间,可成文数量却远远低于那些用课本遮挡写作本子的日子。以往吃饭时在餐厅还会放中央新闻频道的节目,我和朋友喜欢一边吃饭一边对新闻中的事情高谈阔论,言语之间充满着年少的无畏与自大,却不曾让自己离开时政离开这社会真实发生的事。现下终于明白为何要把大学叫做“象牙塔”,虽然在美国学习压力大,但大环境是安逸的,这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惰性,或者说是一种不敢面对残酷现实的勇气。
带着这种自我反省和心理准备,接下来的阅读就没有再一次感情失控,当然,除了药家鑫事件。
那是20xx年上半年,我印象很深,因为我那时高三。重压之下的学生连喘息机会没有,阅读写作和关注新闻成为奢侈,只能从每日的餐间新闻和父母的电话言语之间简单了解了这个事情,一次周末放假后回校,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药家鑫的评论。
我刚从家里回来,从满网络对药家鑫的谴责中拔出脑袋,咬着笔杆强迫自己写得比其他同学要独特要犀利,我认为那才是时评。我还专门趴着橱子翻出了写那篇文章的本子,“很难想像他本人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所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居然对张妙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举动。我不知道在他眼中一个人的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否如草芥一般卑贱,才可以下手如此狠绝。”、“前有马加爵,后有药家鑫,案件不同,性质同样恶劣。这是教育的一种缺失。”
瞧瞧,真是大言不惭的批判,一句一铿锵地把事情简单分成黑与白,对着黑色一方毫不留情地随大流一起扔着石头。老师没有对我的文字做出评价,我要了几个班上学习好的同学的文章来看,无一例外地对药家鑫表现出愤懑,把张妙的部分写得抒情可怜。毕业之后事件又反复闹了几次,药家鑫执行死刑,药家鑫父亲含泪的微博,某教授对此事的咄咄逼人,张妙家人回头索要赔偿金额……于是渐渐开始反复想那些我始终困惑的问题,为什么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会杀人、为什么会下此狠手、杀人魔为什么会自首?
答案本身体现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并不能笼统地概括。但往往大部分人的思想是紧跟社会舆论导向的,并没有精力甚至没有机会了解到所有当事人的概述,一家之言是最听不得的。
所以又要说到记者这个职业,和传媒这个工作性质了。
当柴静刚进入中央电视台的时候,受到一系列打击,她的采访方式不被认可和接纳,20岁出头的年轻人总是执拗了一些,带她进来的陈虻扔给她一句话:
“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手边已经没有《看见》,这句话我却是一字不差地记得清楚,好像瞬间被一盆冷水浇得彻底,这话实在说得太狠。
初中的时候开始在学校电视台做记者和主持,初二采访了初中部的校长。那期节目设计得很用心,向全校范围征集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话题,然后经过我整理修改出来,交到校长手上。结果被校长拿去一修改,几乎否定了我们一半的提问,换上的譬如学校的教育理念这些大面儿上的话题,跟我们平时的生活几乎没有关系。
于是那期节目宣传得沸沸扬扬,最后却做得令人兴致寡淡。
还有一件事,是每一年学校大型运动会上的采访。当时我和几个电视台的同学一起趴在主席台下面学校分给我们的小屋里,等着各个项目的决赛第一名和破各种记录的同学名单,然后拽着摄像就冲出去。现在回想起来,几乎对每个人的提问都千篇一律——我真的一点儿也不期待答案。
对着陈虻那句话,想想觉得挺难过的。
20xx年11月26日,BBC中文网宣布推出包括中文在内的BBC新闻学院(BBC College of Journalism)四种新语言网页,里面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价值观、报道原则,以及专业操守等,是一流媒体为行业人才制定的规则。这不仅属于BBC。
全世界的新闻人都有克朗凯特口中的“独立的迫切性”,于是点进去仔细看了看。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创报道》。其实每一篇报道都是记者的原创,但是我还是一直在想原创中要夹带多少来自记者的主观思想。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所了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对事件产生偏激情绪。“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闻报道的标准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难。记者是以人出发去探求事件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就很难保证不会被当事人左右态度。柴静说看到贵溪翻坠水塘的校车中幸存的5岁的贝贝眼神中的创伤和委屈,不可能没有情绪,但想要认清现实,只能老老实实,从愤慨出发,向事实走去。
无论如何,应当把对事件判断的权利移交给大众,所以报道的时候,记者和所属媒体应该对报道的准确性负责。
因为追星,所以看过太多报纸和媒体为了噱头而做的不实报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标题党,如果明星追究则告上法庭或者媒体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选择置之不理,也更加恶化了这一现象。有时候大众就成为被媒体愚弄的对象,同样一个事情兜兜转转却发现不过是游戏一场,这种感觉让人恼怒。很多人不把娱乐新闻当做新闻看,可是既然叫做“新闻”,就是属于这个行业的,一些小事能够折射更多现状。
新闻本应该是件挺严肃的事儿。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看见》让我对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
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发现,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也许,这就是媒体最大程度上,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谢谢《看见》。
对柴静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网上她演讲的那个视频《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整个演讲一气呵成,是一个很平静的叙述,但对于我却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动,是故事里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适的表述。平静、坚定、有个性、有力量。后来看到网上说这个视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第二次,记不得是哪里看到了柴静调查某个事件说自己可能会有危险,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寻事实。当时在想做新闻是这样吗?
读《看见》这是第三次感触她。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汉字这门语言她的使用让自己感觉到真的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从这点也让我对提高自己的汉语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了更强的动力。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从书中我看见了如下:
1、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寻找、发现、参与、了解、分析、追寻、思考、真相、展现,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这些,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平静,也并不轻松,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追求可能会翻山越岭、困难重重,但他们在行动,在努力让这些事情真实的展现。
他们的生活更有社会的责任感、有社会主人翁精神,“与我无关”这样的词语感觉他们说出来就像是犯了错误。
他们的生活是一种高效的工作和彻底的放松相结合的时间分配,有探寻的繁重也有安静的思考,这个是我这个行业主流节奏不给予的。
他们的生活“看见”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锐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动带来的收获。
2、书中人物对我的触动
书中讲了20个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读者触动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讨厌屈服”——看到我真的想问自己是公民吗?
自己也常遇到权益受损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权利受损的事情,很多时候心底里发出的是“把这个自己问题解决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过关系、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数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这些事情,那些跟我无关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仿佛大环境已经是这样,经常听到身边抱怨社会的环境是多么的世风日下,发达国家是多么多么的高素质,但自己在事中时又还是做着那些没素质的事情,为什么?答大家都这么做……
过马路的时候你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身边的人不这样做你能制止吗?为什么会有中国式过马路?前些天我好想听到说对于中国式过马路某个地方交通规定处罚前三个人,真实⊙﹏⊙b汗。为什么要处罚,教育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教育又是谁的责任呢?只有管这个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吗?这个逻辑不通的事实,在我们身边却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们每个公民一起行动,让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来梳理行为准则,让那些陋习成为全民公敌,这样我们才会有大环境。
从自己做起不是只是自己不去做,更应该是去做榜样、去做监督者,让这样的正气传播、正气壮大。
“无能的力量”——学会承受的力量。
卢安克——向他致敬。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义,一直想着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无能。这个逻辑从小就有,活了三十多岁近几年才开始能够说“我不会,我需要帮助”。
以前只要有事情我必须得会啊!无论任务多么艰巨自己就是要给老板一个满意的答卷。自己很辛苦,答卷交的越漂亮,活也就越来越多,一天24小时谁也无法改变,老板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最终是自己不堪重负。还好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不算晚,所以学会了去做哪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但这个认识还只是表面。
一次做项目,新来的一位大学生一起参与,由于不是她熟悉的业务,看到项目组的人都忙得很辛苦,她自己非常不好意思,帮忙又常帮倒忙。无意一次加班我分配任务,分工时我说后勤保障工作交给她来负责,她满口说“好的,请大家放心”果然,那72个小时我们封闭工作,但是每顿伙食生活起居都非常的舒适到位。项目结束后,她对我说“谢谢您,让我感觉到了我存在的价值”。这对我又是一次触动,每个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的价值,在任何一个环境中如果自己没有感受到价值,内心都是一种折磨。像往常一样自己做完每个事情,自己亲力亲为大伙是不是会感觉到自己的不信任,感觉不到他们自己的价值,那这样的合作,不也相当于自己在浪费旁人的时间。这是我认识的更深一层。
看了卢安克的故事,自己不禁感慨,承受的力量!多么的准确,你能承受多少也决定了你的天地有多宽广,你能承受的力量也决定了你的伙伴对你敞开的心扉。这也许是教育的方式不同,这也许是思考的方向不同,但这承受的力量正是我们自己在成长中积累的能量。卢安克的承受我看来并不代表逆来顺受,是一种更大的正能量,来改变内心的力量。
谢谢,卢安克。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每个面都有他自己的情况。
公平、公证!?谈何容易。我们一个不算大的公司,处理一件小小的事情,不同当事人各自描述的情况都合情合理,幸好自己现在有给每方面发言的习惯,不然这些小小的事情都很难处理的适度合理。
看到书中这个章节,不仅感慨谁是牺牲品?谁又让自己成为牺牲品?追求利益还是原始动力。如果一切都是诚信的,我看我们就不用合同了,一切都是信守承诺的,我看也不需要法庭了。对于利益追求很多人看到好的一面,也看到不好的一面,这两面都是做好充分准备的。但是这准备是不是能分好情况的准备和坏情况的准备呢?由终而始,你的终的定义更加重要。拿书中提到的房地产商,自己的钱打给了政府,政府又没实现承诺,也没有退钱导致了最后的结果,让我看来还是被利蒙了眼。
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追利没有问题,无非还是想过更好的生活,但是逐利有个大前提就是有命花,要是没了这个前提那一切也等于是雾里看花。
多一面去体会自然就会多一面的收获多一面的准备。好的产品经理,设计产品都会有一个场景模拟的过程,要考虑自己产品的各种场景的适用性这样才能出来经典的产品,做任何事情也是这样,多去看到另一面的情况肯定是更好的。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也有很多的障碍出现,但是无论是何种情况,去探寻去了解的心要是都没有,那这个自然也不会有机会获得。
这三个章节对我的触动很大,书中还有很多让自己看了有感触的章节,“双城故事”、“虐猫事件”、“非典”等等,这一切的“看见”让我有了一种自己很浅薄的感觉,眼前看的好像只有报表,这一切对于柴静的《看见》差太多了,我要看见的更多,要让自己有更多的承受力量,再将这些转化成为更大的行动力量,从而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
谢谢,柴静《看见》。
决定写文的那一天,我看着书目发呆。的确,我只是个肤浅的喜好文字的人,喜欢看安意如写的那些诗情画意的词赏析,喜欢在那些词藻中遐想,然后说说那些我认为的人生哲理,偶尔发发感慨,既没有多少深度,也缺乏足够的思考,纯属的自娱。书目上的每一本书,按理说,都是我望而止步的,看着书名,我就能想象到一个夫子在我面前讲书的情景了,所以选择柴静,除了因为知道她是个让人敬仰的记者,更多的,只能说是天意吧!
匆匆下载了电子书,放在手机里便没有再管了,直到前些天的晚上热的睡不着了,才带着些许催眠的心里看起来了。可谁知,这一看,就是整整一夜,有笑有哭,有无奈,有欣慰,我不想说我喜欢上了这本书,只想说,作为一个读者,我很完全的演绎了这本书的心情,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作者的每一句话,都写到了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故而,在这深夜,我看着你的《看见》,流露出了人性最真实最本能的心情。
看这本书的开头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柴静就是一个十足的感性的人,她似乎不是记者,不是新闻事件的挖掘人,她只是个观众,一个有权利和当事人见面并责问他们的观众,她看着非典病人会流泪,面对恶人会咄咄逼人的责问,她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在镜头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有意无意的透露自己的感官认识,甚至引导观众的评判观,用自我感觉渲染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那个时候的她好亲切,好像和我总是统一战线,她恨我恨,她哭我哭,她笑我笑,我的脸上好像一直都是她的表情,生动的表情。可是慢慢的,她变了,看似短短的几章她就慢慢的变了,但是我知道,真正去体验这个变的过程的柴静,其中的痛苦和艰辛,用文字是写不出来的。她慢慢的像一个记者了,虽然自己依旧独自的感性着,但是能用理性去告诉别人一个事实。少了一丝敢爱敢恨的直言责问,多了一些理性的陈述和成熟的选择,她能忍了,甚至可以做到没有任何表情,可以握紧了拳头收起拼命想伸出的双手,但是她的文字依旧透露着她的心情,一字一句里依旧撞击着我的心,不能平静,深夜里,我丝毫没有睡意。
说完了人,再来看看这些事。首先,请原谅我不能对每件事深深的研读。这本书,里面大概有二十几章,讲了多多少少几十个故事,每个故事又有每一个故事可以透露出的信息和存在的价值,这个,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见解,都可以读出你们所处阶段的所能读出的深意,我再多说其实也是无意。我匆匆的读完这本书,从中得到的最大收获不是从哪件事中看见了什么哲理,也不是哪件事触动了我的心,毕竟,我只是粗读,我的收获是从一件件事中,看见了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在一个职业中慢慢的成熟,心态慢慢的成熟,深度慢慢变沉,让我这个大学生,真真切切的认识了什么才是成熟,什么才叫成长。
柴静到新闻调查的前半段,全国的非典事件,初中生集体自杀事件,警察包庇弟弟等等的事件,全部是一气呵成的写完,留给我的只是自己去思考和自己去感悟,可是慢慢地,到后来的两会,山西煤矿,虐猫视频等等,我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作者对事件的思考和深究,似乎是慢慢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转到了人物当中,并且对于事件中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见解和评论,这让我看见了文章开头陈虹所说的记者应该有的一种“欲望”,那是对于新闻的欲望,对事件剖析的一种欲望,是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到再后来的时候,很多作者以反问的手法写出来的句子,我已是不能很明白了,不能参透其中的深意,说白了,就是柴静能够到达的深度,对于我来说已经太深了,我不曾经历过这些,甚至不曾经历过什么,人生阅历尚不足以与人媲美,那么我所能参透的东西,当然也可见一般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我知道,她在成长,她的字里行间开始透露出成熟的气息,不一样的是,这种成熟里,我还能看见有一种叫活力的东西。
关掉书本,看看周围的人,我只能说这么一句话: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世故当成熟,把死寂当沉稳,完完全全进入了一个“成熟”打造的误区。像大人一样世故而实际,对于青春而年少时遇到的一切机遇轻易放弃,不再会疯狂,不再会拼搏,不再有挥洒热汗热泪的感觉,那不叫“变成熟”,那顶多只能算“会模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模仿秀在上演,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早熟”,这是一种悲哀,一种全社会的悲哀。当你听到,电视机里一个17、8岁的少年对着全国观众说“长的漂亮的人,才有青春”时,我知道很多同龄的孩子会笑,但是,更可悲的是,笑完了之后,我看见了一个个人的沉默,看见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一种迷茫的无奈,从眼睛里看着,那种感觉,一览无遗。也许是我本性就透着些许的悲观,所以我敏感于任何悲伤的情绪,甚至可能会自动的夸大一些悲伤的情绪,但是,无论怎样,我看的出来,周围越来越多和我一样大的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误区,慢慢淹没了,原本属于他们的青春。对此,我无能为力。因为,如果不是看见了这本书,我会和他们一样,把世故当成熟,将成熟进行到底。
是夜,我看着你的看见,终于看到了即将出现的黎明。也许,现在的我不能完全看透,但是柴静,但是这本书,他们就像一个向导,为我指了通向黎明的道路。所谓成熟,是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展现独特自我却不孤立自我的一种表现,在成熟这段道路上,还有很多路,需要我们自己去铺。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这是《看见》这本书中最触动我的一句话,读《看见》有感:真相背后。整部书没有花俏的语言,每篇故事都只是娓娓道来,读起来不感到枯燥,有着行云流水一般的感觉。有时读到书中作者与同事的调侃,我也会会心一笑,有时会随着作者的文笔陷入短暂的思考。我不是个善于思考的人,这部书却给了我思考的话题,同时也给我打开了一扇窗,从这扇窗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在这个国度里有繁荣,也有衰败;有光明,也有阴暗;有无以言表之美,也有不能承受之痛。这大概与作者的记者身份有关吧,毕竟常年的实事调查都是在触及中国社会最底层的痛,而记者在调查之中也亲眼见证了这些伤痛,这无疑会改变作者看待社会的角度,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眼界才比普通人更加高远。
《看见》这部书可以算是央视记者柴静对她记者经历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往日生活的一次纪念。其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话题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属于冷门,也正因它们冷门,才更加触动人心。做记者久了,体验了各种不同的生活,亲历了各种不同的伤痛,才能有厚重而深刻的感悟。这部书恰逢中国正在经历转型之痛,以往挤压的社会矛盾因为媒体而几乎在一瞬间爆发了出来,这些矛盾有的是社会观念引起的,有的是经济发展导致的,也有的是突发意外造成的。所有的悲剧都在直指人心,所有的伤痛都需要社会勇敢面对。有的问题纠缠不清,像一团拆不开的毛线,却直指时弊;有的问题显而易见,像黑暗中闪动的烛火,却无人在意。
读完这部书之后,我却一时间想不出准确的语言来点评它,只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不浮华,很真实,困苦之中渗出快乐的滋味,每一章都有丰富而全面的思考。"回过头来再看这句评语的时候,我有些责怪自己的肤浅了,读完一本书最大的成就不是读完了它,而是吃透了它,读后感《读《看见》有感:真相背后》。而这句评语刻意地避开了书中那些沉甸甸的现实,还有那些连我也感到悲痛的真相。
书中有很多思考其实普通人也会想到,但这些思考与书中的采访联系起来却显得更加深刻。只因为平常人的生活不可能经历如此多的波折,才对人生少了许多深刻的思考。例如,作者作为记者深入非典重症区采访之后,她说:"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而当调查农村土地改革问题的时候,她说:"追求真相的人,不要被任何东西胁迫,包括民意。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地方来看我们自己。"而当讨论到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时,对合格的公民的阐述可谓精辟。书中说道:"能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一个真正的公民。今天你的权利受到损害,你不说话,明天你就会失去更多。"我想,若要普及法治,健全民主制度,最终需要的就是教育国民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而不是让他们置身事外。而对于山西工业转型难题的报道也很全面而透彻,书中指出了过去数十年山西经济发展的通病,并反驳了经济增长优先的论调。她说:"我们总说国家要体面,如果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灰头土脸,我不相信这个国家会体面。"当采访到矛盾突出的拆迁与土改问题时,作者感概:"不能用道德眼光看待经济问题。"
上述的这些问题由于媒体的报道或者由于自己并不在意,普通人很少去认真思考。面对新闻信息的爆炸性增长,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是应该被媒体引导,去相信媒体需要我们相信的各种"事实",还是拥有主见,理性思考,不致于产生新的偏见?记者的目标是真实呈现,真实意味着公正与尊重,点评应该交给观众。那么观众的目标就应该是在各种真实之中找到真实背后的真相。我不禁要问,真相背后是什么?是疼痛?是挣扎?是希望?是无奈?真相是残酷的,也是可贵的。但真相又有许多种呈现的形式,而每一种形式都包含着偏见,却并不虚假。然而,仅凭一己之力探求全部的真相又谈何容易,作者说:"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真相往往在于毫末之间。"我们只能希望不断接近真相,不断接近人性。因为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
虽然我不是记者,但我依然能感受到记者肩上背负的使命,就是不断探求真相背后的隐情,正如科学家不断探索宇宙,哲学家不断探索真理,艺术家不断探索美一样,那都是一次次坎坷而漫长的远行。
现实就是现实,没有那么多的脂粉雕琢、浮光掠影,大多数事情
都冷静地发生,只有当自己被生生摁在社会里,才会发现之前的顾影自怜和为赋新词强说愁有其苍白和无力的一面,学会说人话的确要一定的功力。而恰恰在这样的现实里,生活自会显现出张力,也正是这样的真实才会给人以存在感和力量,才足够强大,能够塑造人的品格。每个问题的解开都可以穷尽很多人的一生,也有很多人已为这些问题的解开被赋予了“开拓者”甚至“先驱者”的称号。作者看见了什么?我又能看见什么?作者不愿看见什么?我又逃避看见什么?书中多数章节记录的是调查报道,柴静看到了一些问题,然后去
调查去报道去挖掘事情的真相,文章展现了调查与沟通的过程,并试图在其中寻找意义,或给社会、或给当事人,或给观众,或给自己。在“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中展现了社会给人造就的无力感,不仅看见了非典病人病入膏肓的痛苦,更看见中国医疗系统包括信息传播系统的病症;在“双城的创伤”中展现了孩子内心的孤独,不仅看见了孩子任无助吞噬了生命,更看见了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的失守;在“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中展现了媒体对人与事的审判,不仅看见弱
者的面庞,出现一边倒的倾向,也要倾听他者的声音,给平衡报道一个机会,否则每个人都可能会在媒体面前摆出一种受害者姿态。在“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等多个章节,柴静对自己的新闻采访与报道进行反思,不仅看到了自己种种不足,更看见了自己可以进步的空间,可以改进的地方。她报道的事情有时是微小的,有时却有着庞大的范围,但是报道也只是一种探索,只是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虽然有时力量弱小,但总归是一种看见。
读完柴静的这本书,为她不断反思所看所感而感动,为自己培养的看的一种态度而羞赧,可怕的不是看不到,而是怀着一种自以为是的生存哲学假装看不到,在本该清醒的看到认识到的地方,本该看到后大声斥责的地方,本该看到后怒气冲天的地方失明,不只是眼睛,还有心灵,眼睛这时仍是心灵的窗口,不过早已关闭,里面什么也没有,除了无边的黑暗。
在看《看见》这本书时,感觉着柴静记录的这些事情在我身边轮番上演,我看见了吗?看见了什么?看见的是真实的吗?这些个问题在我心里打了好几转,依然是说不清道不明也看不见。看见这些对我有什么影响,我也不敢妄下结论,即使因为我看见了,也不一定会有勇气去改变,不一定有毅力去不环顾周围的看见。当然我不一定能够看得见,知识的缺乏,对人类同情心的遏制,对周围环境与人敏感度的丢失,有很多会看不见,当然还有一些可能的原因,我看不见,内外双重关闭,看见实属不易。同时,生活的经历在时时警醒我“眼见不一定为实”,现在有很多的东西已经分不清真假,实质与表象早已分道扬镳,真可以用假来掩盖,假可以用真来装饰。
只看了第一节我的心情便开始变得沉重起来,不知道理由。一种无果的沉重。也许只是从书中她的视角中我也感受到了一些生活中相识的影子吧。有时候想想,很多事情其实离我们是这样地近。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和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我的生活。非典、汶川大地震,这些事情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看见过的事啊。还记得20__年那场疫情,药店的板蓝根被人哄抢一空,后来又爆发了H7N9禽流感,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遭遇大灾,希望都能有大福吧。我们这一代人,也开始渐渐成长,90后的孩子好像突然就这样长大了,开始用我们稚嫩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柴静在书中说到,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她说那么多年她才发现自己也是用这种模式来看人。老实说,很多事我们确实总是定要分出个好坏来的,可是渐渐发现,我们该知道,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只是表面的东西,从众心理总是如此泛滥。谁没年少轻狂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坚持的东西是对的,轻易就被蒙蔽了双眼,我们欠缺的是历练,欠缺的是走走停停,欠缺的是思考。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离她很远,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其实很多中国的问题都是古来有之的,像土地,中国的农民大多是背朝黄土面朝天成长起来的,你不说一句话强制征了他们的地,他们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这样还叫人怎么生活?常常看到类似上述强制征地这样的报道,然后我也开始反思,如果再不行动保护别人的利益,是否最终轮到我们的利益受损时我们还能够像此刻一样淡定,一笑置之,如此谈笑风生?国人的性子大多软弱,喜欢依赖,新的体制只是把我们更加标准化,我这么说并不是要抱怨什么,只是道出我看完后的感慨。也许你也可以说,这也是你的亲身感受。
“看见”是一个很质朴的动词,扬着鞭子,赶着黄牛的乡间老大爷都懂,伴着原始的动作,简单而纯净。而今,岁月的变迁,我却越来越不懂这个词,它的内涵越来越多,配上表情,加上背景演绎着各种复杂。而我期愿的只是我们从今以后看见的就是一种“看见”,伴着清脆的笑声,简简单单。
当还未踏足新闻记者行业的时候,二十三四岁的柴静面对高高在上的陈虻坚定地说,“我关心新闻中的人”。确实十年历程她都坚守了自己的初衷。《看见》中也到处体现着人性的矛盾与光辉,体现着人性中本能的善与恶。关掉书本,看看周围的人,我只能说这么一句话: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与丰收,在理性与感性的较量中清楚地把握自己。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世故当成熟,把死寂当沉稳,完完全全进入了一个“成熟”打造的误区。想打人一样事故而实际,对于青春年少时遇到的一切机遇轻易放弃,不再会疯狂,不再会拼搏,不再有挥洒热汗热泪的感觉,那不叫“变得成熟”,那顶多只能算“会模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模仿秀在上演,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早熟”,这是一种悲哀,一种全社会的悲哀。当你听到,电视机里一个17、8岁的少年对着全国观众说“长的漂亮的人,才有青春”时,我知道很多同龄的孩子会笑,但是,更可悲的是,笑完了之后,我看见了一个个人的沉默,看见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一种迷茫的无奈,从眼睛里看着,那种感觉,一览无遗。也许是我本性就透着些许的悲观,所以我敏感于任何悲伤的情绪,甚至可能会自动的夸大一些悲伤的情绪,但是,无论怎样,我看的出来,周围越来越多和我一样大的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误区,慢慢淹没了,原本属于他们的青春。对此,我无能为力。因为,如果不是看见了这本书,我会和他们一样,把世故当成熟,将成熟进行到底。
老话儿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还真是真理。《看见》老早就想看,一直不愿意买,电子图书都不全,去好朋友家发现她买了,虽然她还没看完,毫不犹豫拿走了。鉴于她还要看,我抓紧时间用了一周看完了。我很少把散文从头看完,很少看一本书用这么长时间,我学法律,因此大多一目十行。但是对待《看见》是这样的,厕所时间,上班时间,中午休息时间,晚上睡觉时间,挤掉了专业课复习时间,终于看完了。首先想说,非常值得一读。接下来,慢慢分析内容。
先宏观上来评价这本书,我认为:散文+议论文+小小说。说是散文,因为到处可见感想、随笔;说是议论文,通篇你都能感受到一个女子的犀利;说是小小说,每个章节都是真实的,活生生的触动心灵的现实的故事。编排上,宏观上是按照主人公的20xx年职场生涯来写,但每个章节又有自己的时间顺序,作者写的很自由,每个章节都有一个大的主题,跳跃性很强,但是并没有超出主题。我读的书不多,不敢评价作者的文字功底,但是我想说每个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真实感情,让人总是在看的时候反思自己,并感叹作者的坚毅,乐观,还有桀骜不驯。这个充满了铜臭味的社会,真正真的做记者的已经不多了。柴静,我结结实实的老乡,我很钦佩。
再说书的内容,就是柴静对社会上的热点事件采访的经过,我再重复没有意义,我只想说我自己的感受。
第一、关于见识。在北京这些年,我自己认为比老家的人见识的要多,但是看完之后我觉得,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有很多我不知道而且我应该为之研究和奋斗的事情,并且还是多角度。比如说,关于农村征地,我一般都会去根据法规对这个事件本身来做判断,而柴静是从立法背景、社会现状、农民的反馈、社会为之付出的代价、农民和国家未来因此立法需要承担的后果,各个方面去分析去采访。或许是因为新闻和法律本身的不同,但是我小农的觉得,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同样生在临汾,同样在北京工作,同样怀揣着梦想,人家是央视名人而我确实公司一个小小的法务的原因。我想人是需要在反思中成长的。
第二、关于梦想和现实的冲突。有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现实在为梦想让步,我们为了生存怎样怎样,这个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从柴静的书中,我看到一个智慧者,她不服输、她勇敢、她有梦想、她敢于向权威挑战、她敢于跟死亡叫板,她也曾经被威胁过,她也曾经被领导劈头盖脸骂过,她也曾经怀疑过自己的价值观,但是她是名人,她生活的很好,没有在生存的边缘上挣扎,也在做公益,也在伸张正义。柴静在智慧的通过变化的方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我值得反思的地方。我甚至想,如果我是一个记者,我未必敢去报道非典、未必敢去地震现场反应现实、未必不会在大势力的影响下低头。柴静,无疑是一个智慧的人,她也怕,但是她用她的方式去完成了自己想完成的事情。我想这种东西,只能体会,无法复制。与我,我想对自己说,生活不是苦逼的应对,而是积极的面对;与大众,我想说,面对梦想和现实,真正的智者,是双赢。
第三、感触颇深的章节。看柴静的书,有愤慨,有感动,有揪心,有不舍,还有冲锋陷阵的冲动。阴暗面我不想说,我们每个人都在面对,我只对我感触最深的章节稍作评价。
第一块是报道山西环境污染的内容,看的过程中,我脑中浮现的是我小时候的蓝天,我家附近的菜园,和上高中时到处的房子和昏蒙蒙的天气,和上大学后每次回家都感觉嗓子里被呛到了的难过,和被同学嘲笑临汾人都是“钢心铁胃”的画面。。。这些结结实实的存在,现在仍在存在,我家里人的反应跟柴静描写的一样,政府还给发钱呢,污染一下有怕什么。自从工作之后,家里开始环境治理了,扩建,绿化,空气中的昏沉少了很多。我甚至现在感叹,北京的空气现在都比不上临汾。可是接踵而至的是,我妈跟我说很多村里的年轻叔叔们,五十来岁就得癌症死了。这在我小时候是没有的事情,人们在接受者环境恶化的报复,到底是什么原因,到底政府做了什么事情,到底环境治理知否真的在扎扎实实的做,这些都不得而知,政府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小时候我家里的水是甜的,我家的豆腐都卖的很火,因为水好,现在我回去水是苦的,我不再留恋。但无乱如何,还是在改变着。
第二块是药家鑫的案子,我看的流泪了。因为药家鑫的死并没有对这个事件背后的真像起到任何作用。我又想到了马加爵,当然书中没有写这个案例。我从这块看到的是现在的教育,还有现在的法治。教育上,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都一味的追求成绩,追求脸面,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最后孩子成绩好了,但是内心确畸形,从而引发社会惨案,很多报道,但实际上并没有写到任何作用。我想这是父母和政府都应该反思的,不是让当事人一死了之,而是从根儿上去发现,去改变。我想起来我家的教育上,两个姐姐都是生意人,就我一个知识分子还是经常看到黑暗面的法律工作者。姐姐跟我说:“儿子学习不好,他爸就使劲打,觉得枪杆子里出政权,结果小外甥8岁了还尿裤子,往裤子里拉,该怎么办。”我这个知识分子这么说的:“父母学习一塌糊涂,你指望你儿子学成什么样子,你们凭什么要求人家,他只要尽全力健康成长就行了,学习不好也能对社会有用,你最后打成傻子,我看你怎么办,我姐夫的爸爸倒是打他们长大的,还不是卖豆腐的。”最后不打孩子了,孩子的症状没有了,还会跟我沟通:“我说,你只要尽全力就行,实在学不会的咱不强求。”现在一切都很好,孩子的学习中等偏上,很有爱心,懂得照顾人。我不相信他会成为药家鑫那样的孩子。所以说有感。另一部分就是我们的法律了,我想这也是我这辈子比较后悔的事情,学了法律确发现,它不是伸张正义的,而是为权贵谋福利,为国家谋福利的资本。但是我做了,我认了,我会为之付出终生。我认为我们的法律不指望公平正义了,但最起码请起到教导作用,而不是杀之以绝后患,现在我们国家的犯罪就像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最后就是心灵的感悟了。有几句话我抄了下来,我想对每个人都会有触动,书中说:“进步就是幸福,我现在最想做的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别生气,别生闲气,比起身体,都是浮云;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次救赎的机会;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也作为结束语吧。
送上看完书后的祝愿:愿大国昌盛,黎民安康,小家幸福,父母健在,自己能开心成长!
现在书的市场鱼龙混杂,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买哪本书来读,经常是很多书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学校举行的教师读书活动中,老师们群策群力,推荐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书,在工作之余,到书海里畅游,让我们觉得自己依然年轻,自己和这个世界依然紧密相连。好享受那种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如饥似渴地读完一本再去读另一本的感觉,很充实、很快乐、很甜蜜。
对于柴静,以前只认为她很另类,很多年轻漂亮的主持人都积极寻找嫁入豪门的机会,不惜嫁给能当自己父亲的富翁,她没有。她不浮夸、不奢华,普通、真实。真正地认识她缘于读《看见》这本书,从心底里佩服这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倔强的小姑娘,她带给人令人振奋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这种正能量。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每一篇报道都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丝毫没有废话,这也正是做教师的我应该努力学习的地方。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
当把这本带着油墨香的《看见》捧在手心儿里时,首先,书的封面让我一看便亲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静的笑容被一群纯朴的笑脸包围着,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开篇直言不讳地表明来自思想深处的观点:“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而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的确是在用一个成熟记者的思想和平实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
“我天生没有什么机灵劲儿。”这是作者刚到央视工作时,面对男同事们的戏谑而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几杯水”。类似的镜头对每个人来说都感到很真实,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但随着在工作岗位上的历练,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儿,还有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对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渐渐成熟起来,并且能冷静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苦难”。就像作者在书里说得:“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这句话似乎给萎靡的人注射了鸡血,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会自然而然地对人生进行观察、思考、反思和评判。
有人说《看见》这本书的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这话我觉着挺在理儿。什么是真实?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写了一个去新疆地震采访的镜头:“路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一颠簸,我和巨大的德国搜救犬一起滚倒在厢板上。它一声不吭,从我的身子底下挪开,把大尾巴抽出来,厢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来了,竖耳拧头目视远方。”没有真实的经历,你怎么能编造得出如此惊心动魄的画面!
而真正让人惊心动魄得是关于作者记录“探寻事实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负责人看看录音杆:‘这个毛茸茸的东西不能进’。”这是因为录音杆不能消毒。面对这样的危险,作者坚定地说:“那让我进去,我可以消毒。”看到这里时,作为一个读者,我的心已经热血沸腾!虽然没有作者那种经历与豪气,但她无私无谓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对汶川地震的细节描述中,让人产生更多对生命的珍重和亲情的思索。要说谁不怕死亡,那真是睁眼说瞎话,但当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来临时,亦或者说看到那些在灾难中,还没来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后,那种痛心疾首的体会似乎无处渲泄!而作者在书里对人类中“人性”的解读,特别是对生活在底层人的关注和敢于为老百姓说话的胆量,刹那间就将读者的心疏导开来。
读完这本书,突然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有时候一个人的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千万不能瞎编,要尽可能地让“我笔写我心”来还原事实真相。作者用记者敏锐的眼睛观察,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就这样在平淡中用内敛而朴实的笔触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如果把每个孩子都能培养成说真话、做真事的人,我们的民族何愁不振兴,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强大?
大学以来,读的书大多是老师布置的书目,鲜有自己自主选择的书拿来读。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来读,除了金庸的武侠,读的最多的便是央视记者的书(请允许我叫他们记者,而非主持人),大学读的第一本书便是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找了白岩松所写的所有书来读,包括《幸福了吗》、《行走在爱与恨之间》、《岩松看美国》等等,从他的文字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与一个国家命运之间的深刻联系,他用他的理智、激动、泪水、愤怒为我们串起一系列属于这个国家刻骨铭心的回忆。读过白岩松,我开始读水均益的《益往直前》,他的命运是与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发展而联系的,他记录了伊战十年的伤痛,也记录了与硬汉普京的智慧博弈,他用他的坚定与豁达记录下一系列属于这个国家与世界的记忆。当读过这些书之后,我开始读柴静的。
《看见》(当然,并非因为“穹顶之下”,当初几次打开却又没有耐心看下去,如今想看却已被封杀......),初读《看见》,文字冰冷,但却总感觉隐隐中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继续往下读,她不是在关注这个国家命运前途的发展,而更多的是在关注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人,是人构成了生活的全部,正是这种力量让我觉得有写下一些的必要。看见眼前,我们更要看见内心,不要被眼前看见的所蒙蔽,只有内心的思考才是最真实的看见。
是我们太幸运,还是他们太不幸?
“是我们太幸运,还是他们太不幸?”这是我在读《看见》的过程中反复在思考的问题,书中记录着太多太多的不幸,不论是“双城的创伤”中的那些孩子们,还是一个个不幸的家庭中所遭遇的家庭暴力。在对这些不幸的记录中我一次次的湿润自己的双眼,中文系读的久了可能越来越感性,我们总是会被文字所感动,我们总是感伤于他人不幸的遭遇,是对他们的怜悯,更是对自己心灵的质问。在对流浪少年犯罪的调查中,一个由十几个少年组成的盗窃团伙,领头的十五岁,最小的十岁,都辍学。他们没有父母来管束,没有亲人来照顾,没有社会的帮助,他们甚至都不怕死,这是多么的可怕。他们在流浪,他们把偷当乐趣,把抢当做狂欢,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书中记录了太多太多我们都无法想象的会发生在我们这个社会的不幸,他们有被戒毒所卖去当妓女的,有被无故监禁二十八年的,还有饱受家庭暴力折磨的......我无法想象这些都发生在我们的社会,都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阴暗面。贫穷、无知、暴力......当我们都生活在自己幸福的世界中时,有谁关心过在社会灰暗里生存的人们?这也许就是他们的命运,注定不幸?
痛苦就是痛苦
痛苦是财富,这句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或许每个人都生活在痛苦之中,每个人都在抱怨生活,痛苦往往都是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始终无法摆脱痛苦。那么面对痛苦,我们除了抱怨就别无选择了吗?俞敏洪说:“坚持下去,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别无选择。”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无法选择的,我们无法选择命运,我们亦无法选择躲避痛苦,那么只能坦然面对。人所要面对的痛苦是多种多样的,迷茫时的痛苦,失意时的痛苦,失去时的痛苦,那么痛苦之后呢?没有改变,依旧走老路?那么这些痛苦将会转化成更大的痛苦,而深陷痛苦之中也终将一事无成。我们要的是对痛苦的思考,对痛苦的反思。白岩松说:“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室友问我:“还相信未来吗?”我回答:“是的。”两年之前是这样,两年之后的我依旧相信。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可以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我自知我并非雄鹰,那么我甘愿做一只蜗牛,在痛苦中决不放弃,并且始终坚定地相信未来,因为我相信迟早有一天我会看到与雄鹰看到的同样的风景。
命运通过失败指出应该走的路
马修·埃蒙斯,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悲情英雄,那个总是在奥运赛场上最后一枪意外失利的男人,他无法摆脱命运对他的捉弄。北京奥运失利后,他和妻子相拥在一起,那个因四年前雅典失利而结缘的妻子,同样是射击名将的卡特琳娜,他们相拥在一起时不是妻子在安慰丈夫,而是丈夫在安慰妻子。生活到了真正的艰难处时才能体会“只有最亲的人才能了解和陪伴你的伤痛。”是的,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坦然接受。命运通过失败指出应该走的路,一路走来,经历过太多太多的失败。一次看到艾弗森跨过泰伦斯·卢的照片上面配着一句话:“我以为跨过的是全世界,没想到跨过的却是自己的巅峰。”经历过高考洗礼的我们,很多人都会抱怨自己高考失利,可是谁又能知道当我们不甘心地步入大学殿堂的时候,人生将要面对的失败才刚刚开始。我们会面对很多竞争的失败,会面对投票的失败,会面对选择的失败,你会在这些失败中发现,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必须要面对这一切,哪怕无奈,哪怕不甘心,哪怕是愤怒。因为这是成长所要经历的阵痛,我们无法避免,我们只能勇敢面对。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前进,用事实告诉那些给过我们伤痛的人:“我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有多了不起,我只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拿回来!”
在这个缺乏思考的年代,我们很多人都早已不再关注现实,不再关注社会,不再关注国家,我们只顾着自己。我们很少去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其实我们早已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我们早已不再看见。柴静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那么,我们每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不是也应该在现实中看见一件事物时总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我看见了吗?”
距离上一次写东西已经过去了3个月了。惭愧,还说自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明明在看书和看剧之间,还是会不由的选择后者,不费脑子,及时的快乐。不过,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在及时行乐之后又会自责起来,哎呀,这样堕落下去不行。于是乎,又想着如何重整旗鼓,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这时,看书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也奇怪,每次开始看书,整个人会逐渐平静下来,丢失的勇气和想法也会在和作者的交流中慢慢回归,一种充实的力量让人心满意足。
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因疫情被隔离、奶奶的离开、对身体的焦虑……好长一段时间,总是被情绪裹挟着,远虑近忧涌上心头。
于是,开始在书里寻找宁静。无意中翻Kindle的时候,看到了柴静的《看见》,感谢作者,给我带来了久违的平静。
1、文笔也能治愈人啊
实话实说,我喜欢这本书。看的时候就像是在听一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流畅、富有感情而又惊心动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嗯,爱思考,有点理想主义的文艺范,文笔很好,用词精准,总能把你想象中的画面描写的干净又丰满。
不信,你看——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一样。
去看西北的天空,去看明亮的树林,那是永恒的安慰。
西北壮阔,赤金的油菜花开的像河一样。
就算一句简单的写景,我都觉得被治愈了。
2、关于生活的选择,是多样的,也是正常的啊
柴静用一个又一个真实的采访,带我遇见了我未曾遇到过的人和事。
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卢安克的故事吧。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偏远的山村,公益教学十多年,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留守儿童,不计名利得失。他平静的说了很多话,却让我心头一震。
他说,他能够生活在中国,需要感谢他的父母,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他说,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
他说,教育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情,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
他说,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才是真的。
虽然,我依然无法摆脱世俗对自我的限定,房子车子孩子等都将毫无意外的成为人生中躲不掉的名词。但很庆幸,在《看见》里看见了卢安克,有那么一个人,让我看到了另一种人生。
这个世界的人,原来真的是多样的,你可以成为这样的人,也可以成为那样的人,都是非常正常的人。这个世界的生活也是多样的,你可以这样生活,也可以那样生活,都是正常的生活啊。
3、人性是复杂的,绝无单纯的好人或坏人
药家鑫在被执行死刑前,和父母见面了。他对爸爸说:“爸爸,我爱你。我先去投胎了,下辈子我做父母来照顾你们吧!”
忍受了一次又一次家暴后,女人杀死了自己的丈夫。他们对着镜头说:“其实我们不是坏人的!”
还有一个因受贿二十万被判无期的官员,曾经发奋读书,兢兢业业工作的农村人,只是在一个极其平凡的午后,默许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犯罪的行为。
……
看过了这些“坏人”的故事,并没有增强我作为“好人”的优越感,反而内心惶恐起来。那份因害怕父亲责备而试图掩盖失误的忐忑、那份因饱受欺凌而决绝反抗的愤怒、那份扬眉吐气后的傲慢和无知……这些人性中的弱也曾在我的内心生长过啊。如果我站在他们的环境里,是否也会成为一个“坏人”?不得而知。
如何抑制住内心的“恶”生长?我想到了“平衡”二字。不必抑制,接受它的存在,并灌溉内心的“善”。两种力量共生,也许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吧。
4、距离非典原来已经18年了
柴静在书中记录了她作为记者眼中的非典。刚好,看书的我正因为新冠被隔离在家。很神奇的感觉,18年的时间屏障好像消失了,透过文字,结合当下,那场我几乎没有印象的战役也变得无比清晰起来。
一样的无力、一样的萧瑟。病毒的卷土重来,人类的拼死抵抗,并没有因为时间推移而有所不同。当然,还有医者仁心的无畏,感动依旧。
体会过“只要你健康回来,就算倾家荡产也无所谓”的心情后,人真的会发生转变吗?必须承认,还是很难吧。因为,在前面摇旗呐喊的旗帜还在那里,脱离大众的轨道和节奏,对个体而言,真的很难。
天啦,我居然走过了18年之久,看这段故事给我最重一击的居然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老掉牙的作文开头,居然是真的。
5、一个人的成长,一群人的故事
18年里,还有柴静作为新闻人的成长。从最开始的新人一个,到后来的瓜熟蒂落,必然要经历雨打风吹。
关于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价值使命,在她的文字里,反思过很多次。还有关于自我的思考、人性的探究……她一定是一个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人。
她也一定是一个行动派吧。一个现场一个现场的跑,一个调查一个调查的做,走出了经验,也走出了职业的底气。
很羡慕,有那么一个事情,能让人18年跌跌撞撞不放弃。更让人羡慕的是,在她身边的那群人。编导、摄影、主持人,是共事伙伴,更是一路扶持的朋友。在《远见》这本书中看到过这句话:我们不仅要找到热爱的工作,而是要建立热爱的生活。
在《看见》里的那段时间,与其说是一段工作旅程,不如说是一段火热的生活。柴静和她的朋友们,看北方的天、趟南方的河,在医院在灾区在监狱……一个人的成长,一群人的故事。
不说了,慕了。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并刚刚好的遇见一群人,是战友,也是朋友。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fanwen/duhougan/88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