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下面查字典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中国早期国家政治教学设计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早期国家政治教学设计范文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化名)。刘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她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材料中体现了刘斐享有的哪些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劳动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活动一:小云家的一天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小云一家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成员一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体现的公民基本权利,并初步认知这些权利,体会这些权利对于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意义,帮助学生从具体生活中了解权利的广泛性,感受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
1.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基础上对人物具体行为所体现的权利进行自主思考,加深对公民权利的理解。
2.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答案在全班分享,提出认知疑惑,展示思维过程,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3.教师适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提炼,特别是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行为中加以提升,准确概括和表述基本权利名称,了解其具体内容。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二: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
提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__、__的自由。
(三)监督权
活动三: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知公民监督权,知晓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和方式,理解监督权的积极意义,学会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同时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行使监督权。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权力的使用,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采用哪些方式进行监督?这些监督有什么积极意义?
中国早期国家政治教学设计范文2
活动四:维护英烈尊严,让法律挺身而出
2016年8月15日,“狼牙山五壮士”名誉侵权案迎来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洪某受到应有的惩戒。同年9月20日,邱少云烈士之弟邱少华诉孙某、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一般人格权纠纷案胜诉,二被告被判决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2018年4月27日,第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并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
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施行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我国通过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全社会都应当崇尚、学习、捍卫和维护英雄烈士的尊严和合法权益。
活动五:权利辨析——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某校八年级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思考:张某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提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归纳总结:人身自由包括:(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3)住宅不受侵犯。(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中国早期国家政治教学设计范文3
活动六:情景再现——抓小偷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警察因公务征用摩托车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知国家维护公民财产权的方式。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3.学生将自主思考的答案在全班分享交流,不断修正观点,养成全面看问题的思维习惯,提升认知能力。
归纳总结:此案例中,对财产的维护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警察小郑抓获抢劫女士皮包的男子,积极维护该女士的财产权;二是警察小郑因公务征用他人摩托车时,及时告知车主可以依法申领补偿,维护了摩托车车主的财产权。
活动七:材料链接——教育公平
第一个是保基本。保基本主要是保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覆盖,重点是义务教育。
第二个是补短板。补短板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补区域不平衡的短板。二是补齐农村地区的教育短板。三是补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
第三个是精准扶助困难群体。一是保障贫困、困难群体的孩子们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面向残疾儿童,办好特殊教育。三是要解决好社会关心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思考:国家采取以上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归纳总结:
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劳动权: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文化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及宪法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权利意识,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从三个方面学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起来并不难,但理解起来有难度,很多权利名词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但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够当堂掌握。另外关于公民的权利,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强,给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好的条件。
中国早期国家政治教学设计范文4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
能力目标:正确对待权益纠纷,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知识目标: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了解维护公民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海市静安区公布对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被业主违法拆除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王某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责令其在10个月内恢复建筑原状。同时,对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严肃问责。的确,老洋房是业主花8000万元买下来的,公民的“财产权”应该得到保护。但是,公民行使财产权也是受到法律约束的,不能够“无法无天”。
思考:王某是在依法行使财产权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提示:不是。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活动一:角色扮演
江苏徐州的一位大妈火了。因为她闯红灯和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需要“站岗”后,多次爆出惊人话语:“我有心脏病,如果犯病你要赔我钱;不差钱,明天继续闯;我就教育孙子去偷,去闯红灯;我50多,不,我60多了。”一时间,网友热议不断。“闯红灯大妈”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诸多层面的问题。闯了红灯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还如此蛮横……
1.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这一情景。
2.对这位大妈的言行,你是怎么看的?
提示:这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不懂法律,不依法行使权利。
3.如果你是现场的交警,会对她讲哪些道理?
提示:闯红灯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
活动二:情景再现——足球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时,要懂得规范自身言行,明确权利边界,自觉维护公共利益。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认识球迷的错误行为,并思考其危害性,思考公安机关对这些球迷进行惩罚的必要性。
3.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他们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也损害了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教师归纳:引导学生认识超越边界的危害,懂得超越边界就意味着要承担相应责任,从而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言行,自觉维护公共利益。
知识拓展: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1)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3)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4)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目标导学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活动三:探讨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好处
在北京飞往上海的某航空公司航班上,因一名四岁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登机,致该航班的全体乘客不得不重新安检,原计划6点55分起飞的飞机延误至11点59分起飞。航空公司对于此次航班长时间延误而耽误旅客的行程深表歉意,并表示,针对当日航班旅客的补偿工作已经启动。
思考:假如你是这次航班的乘客你会主动维权吗?维护权利时需要遵守程序吗?为什么?
提示:会(或不会)。需要。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活动四:经济纠纷求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解决纠纷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所采用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全面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学会采用适当的方式化解纠纷。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织学生依据情境材料和生活经验,围绕两个设问展开讨论。
(1)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
提示: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2)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提示:协商。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3.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相关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方法。
归纳总结:
维护权利守程序
原因: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方式:
协商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依法行使权利。了解了行使权利有界限,知道了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的道理,知道了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明白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不多,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探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第一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不易于理解。行使权利的界限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认识,特别是结合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来认识,这些限制性的要求就是权利的界限;第二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结合例子容易当堂掌握。
中国早期国家政治教学设计范文5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公民在参与公共生活中对他人、社会和国家应承担的责任;体味履行公民义务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价值
能力目标: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遵守宪法法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电视剧《守卫者·浮出水面》是一部都市谍战剧,该剧讲述了三岛市潜艇基地正在总装一艘新型号潜艇,这个消息让D国情报机构打探到了。
D国情报机构了解到,正在总装的新型号潜艇采用高尖端技术,威慑力大,噪声低,于是D国情报机构企图通过网络和人力窃取机密,中国潜艇基地面临新危机。期间洪少秋和叶焓组成专案小组,几经波折,洪少秋把侦破视角转移到了301研究所,并且抓出了内鬼,获得了叶焓的信任。
历尽艰险,最终二人带领队友铲除了以高一天为首的犯罪团伙,“海螺号”潜艇下水成功。他们二人及其他队友很好地维护了国家安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遵守宪法法律
活动一:解读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照片呈现人们在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知公民在不同领域应尽的义务,体会履行这些义务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导入本框内容的学习。
1.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中的图片。
2.学生自主思考并将自己的答案在全班分享,让学生相互补充,在讨论中归纳提升,形成对公民义务的认知。
提示:受教育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3.拓展:我们还有哪些义务?你认为义务是什么?
活动二:案例再现
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第__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王某受贿、贪污、玩忽职守案,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思考:王某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警示?
提示: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归纳总结:
遵守宪法法律
含义: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做法: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目标导学二:维护国家利益
活动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举出你所了解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例。(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提示:郑成功收复台湾;左宗棠收复新疆等。
活动四:“2018-雷霆”专项行动破获百余起台湾间谍案
国家安全机关组织开展“2018—雷霆”专项行动,先后破获百余起台湾间谍案件,抓获一批台湾间谍及运用人员,及时切断台湾间谍情报机关针对祖国大陆布建的间谍情报网络,有力打击了台湾间谍情报机关嚣张气焰,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
近一个时期以来,台湾间谍情报机关罔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以祖国大陆为目标,大肆开展间谍情报活动。他们采取金钱收买、感情腐蚀和网络勾连等多种方式,极力向祖国大陆渗透,大肆策反发展人员,布建间谍情报网络,严重损害两岸和平发展大局,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和利益。
台湾间谍情报机关特别瞄准大陆赴台青年学生群体,利用两岸扩大交流交往的有利条件,组织安插大批间谍情报人员在岛内高校活动,以各种掩护名义哄骗利诱我赴台学生,利用学生从事间谍情报活动,性质极为恶劣。
思考: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你准备怎样做?
提示: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标导学三:依法服兵役
活动五:王凯的梦想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王凯“当兵光荣”的青春信念,体悟依法服兵役的重要意义。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思考公民依法服兵役的意义。
2.学生在全班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当兵光荣”的信念,增强依法履行服兵役义务的意识。
3.教师组织学生回顾我国军人在和平时期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参与抢险救灾等方面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谈感想,向军人表达崇敬之情。
活动六:逃避兵役做不得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你认为兵役机关和当地政府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合理。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归纳总结:
依法服兵役
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做法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目标导学四:依法纳税
活动七:材料再现
随着扶贫攻坚战的不断推进,一车车仔猪仔羊、雏鸡牛犊被送到了贫困户家门口。在大家“喜摘帽”、住新楼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产生了疑惑:扶贫资金是怎么来的?2017年2月27日海南省财政厅厅长为大家解疑释惑。他说,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也包括公检法机关办案、惩治贪官污吏缴获的赃款等。
思考:“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活动八:探究不纳税的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李某拒不申报纳税受处罚的事例,让学生感知税收的强制性,知道不履行依法纳税义务就会受到制裁,同时引发学生对税收的意义进行初步思考,树立纳税光荣的观念,增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李某不申报纳税的行为有什么危害?
提示:不申报纳税的行为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受到损失,构成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活动九:观点辨析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提示:赞同女孩的观点。税收用于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为提高人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服务;用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地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的生活服务;用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税收还用于公安、司法和国防,保证国家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有安定的生活环境;等等。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明白了基本义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提高了对义务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要自觉履行义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知识并不复杂,但法律概念较为抽象,不太容易理解。结合宪法的规定和具体的事例认真领会这些义务,把对履行义务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义务必须履行,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通过学习提高对基本义务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义务观。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fanwen/gongzuojihua/21828f6e6a009df78e9da2e03e763b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