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其他范文

广州资政大夫祠的导游词

广州资政大夫祠的导游词



广州资政大夫祠的导游词1

新华镇三华村,有一处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

整个古建筑群为三座祠堂及衬祠、后楼组成,坐东向西。北起第一座为“资政大夫祠”,中间为“南山书院”,第三座为“亨之徐公祠”。三座祠堂既各自独立又连成一体,中间既有青云巷相隔,又有巷门相接。三座主祠均属三进两天井形式,总宽48.8米,深59米,总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

“资政大夫祠”是清同治年间,三华籍人兵部郎中徐方正为其祖父徐德魁封赠资政大夫而建,与“亨之徐公祠”同是祖祠。“南山书院”则是同治年间兵部主事徐表正为其父徐时亮(封赠“奉直大夫”)而建的生祠。

祠堂的建筑工艺精细讲究,水磨青砖墙,打磨地板砖,上盖陶瓦,山墙起锅耳,屋脊嵌立体和浮雕陶塑,檐下有砖雕和木刻。有些砖雕石刻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仍可窥其昔日的.宏大堂皇。

三座祠中最具历史文物价值的是资政大夫祠前院天井内的圣旨牌坊。牌坊由优质连州青花岗石造成,为四柱三间式,面阔10.8米,明间高9.8米,宽4.3米。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坊,上层为牌。牌额正背两面镌刻同治皇帝所颁诏书,封徐德魁为资政大夫的诰命,正背诰命之上分别刻有“圣旨”、“覃恩”竖牌。牌坊的石柱及梁均为削角方形柱,打磨平滑,柱脚均有石抱鼓。

广州资政大夫祠的导游词2

新华镇三华村,有一处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

整个古建筑群为三座祠堂及衬祠、后楼组成,坐东向西。北起第一座为“资政大夫祠”,中间为“南山书院”,第三座为“亨之徐公祠”。三座祠堂既各自独立又连成一体,中间既有青云巷相隔,又有巷门相接。三座主祠均属三进两天井形式,总宽48。8米,深59米,总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

“资政大夫祠”是清同治年间,三华籍人兵部郎中徐方正为其祖父徐德魁封赠资政大夫而建,与“亨之徐公祠”同是祖祠。“南山书院”则是同治年间兵部主事徐表正为其父徐时亮(封赠“奉直大夫”)而建的生祠。

祠堂的建筑工艺精细讲究,水磨青砖墙,打磨地板砖,上盖陶瓦,山墙起锅耳,屋脊嵌立体和浮雕陶塑,檐下有砖雕和木刻。有些砖雕石刻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仍可窥其昔日的宏大堂皇。

三座祠中最具历史文物价值的是资政大夫祠前院天井内的圣旨牌坊。牌坊由优质连州青花岗石造成,为四柱三间式,面阔10。8米,明间高9。8米,宽4。3米。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坊,上层为牌。牌额正背两面镌刻同治皇帝所颁诏书,封徐德魁为资政大夫的诰命,正背诰命之上分别刻有“圣旨”、“覃恩”竖牌。牌坊的石柱及梁均为削角方形柱,打磨平滑,柱脚均有石抱鼓。

南山书院前院天井内亦建有直奉大夫牌坊。牌坊由砖雕绿瓦及花岗岩砌成,砖雕人物栩栩如生,花鸟虫鱼惟妙惟肖。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