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站在新起点上如何更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篇一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奋斗者的脚步永远向前。对过去最好的致敬,是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强调“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高举旗帜、自信昂扬的政治宣言书,是矢志复兴、接续奋斗的时代动员令。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犹记得,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行前,他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7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于一穷二白中奋起,在改革开放中奋发,在新时代中奋进,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前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把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可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7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语重心长地说道:“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我们面临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可以说,“考试”仍在继续。我们已经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尤需保持“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以“长征永远在路上”要求全党,“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以“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告诫全党,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以“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警示全党,决不能停下脚步,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尤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必须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奋斗者的脚步永远向前。对过去最好的致敬,是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闯关夺隘,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笃信实干,我们必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站在新起点上如何更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篇二
历史不仅蕴藏我们“从哪里来”的密码,也标定我们“走向何方”的路标
方此“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时,我们更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
一座红色的场馆,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份力量的凝聚。前不久,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从一大会址复原场景到革命根据地创建展板,从遵义会议复原景观到党的七大投票箱,从开国大典影像到抗美援朝战争中使用过的武器……人们在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视频、一个个场景中,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汲取开拓前行的奋进力量。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做好今天的工作,承担起新的使命,我们必须对党昨天的奋斗有深切了解,在历史经验智慧的学习运用中提升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可以说,历史不仅蕴藏我们“从哪里来”的密码,也标定我们“走向何方”的路标。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历史之中有启示和借鉴。从滹沱河畔到沂蒙老区,从宝塔山上到遵义古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习近平总书记感慨:“每次都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带着许多感悟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党历来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
历史之中也有规律和大势。“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方此“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时,我们更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什么说“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怎样理解“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如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只有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才能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参观北大红楼、丰泽园毛泽东同志故居,回到中南海怀仁堂围绕主题进一步开展学习……今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采取参观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带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寻根溯源、收获启迪。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我们就一定能更好地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站在新起点上如何更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篇三
坚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必胜的信心,是我们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力量所在
只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永葆“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今年4月25日,正在广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血战湘江突重围”展陈。在油画《陈树湘》前,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凝视良久。离开纪念馆前,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迸发出不被一切敌人压倒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为什么中国革命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情况下居然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这里。”坚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必胜的信心,这是红军血战湘江突重围的重要支撑,也是我们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力量所在。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其中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做到学史增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
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些历史场景或许早已为人熟知,但每每重温依然让人震撼。1927年4月,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面对反动派的刽子手,李大钊高呼“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英勇就义;1928年3月,湖北汉口余记里刑场,面对敌人的生死威胁,夏明翰挥笔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壮烈牺牲;1935年6月,福建长汀,瞿秋白到达刑场后,盘膝而坐,微笑着对刽子手点头说“此地甚好”,从容就义……一路走来,为了理想,靠着信仰,多少义无反顾,多少壮怀激烈,多少坚毅前行。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从党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始终保持顽强意志,勇敢战胜各种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
有多坚定的信念,就有多勇毅的行动;有多强大的意志,就有多光明的未来。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因为找到了这条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都应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己追求的宏伟目标有着坚定信心,才可能创造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必胜信心,坚信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秀色;不惧风高浪急的弄潮儿,大海回报以最壮丽的日出。我们深知,前进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必然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挑战。但我们深信,只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永葆“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站在新起点上如何更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篇四
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21岁的杨倩首次参加奥运会,便以出色的成绩摘得两块金牌;23岁的陈雨菲历经82分钟鏖战赢得胜利,让中国羽毛球队时隔9年重夺奥运会女单金牌;17岁的张家齐和15岁的陈芋汐作为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年龄最小的组合,以无可挑剔的零失误,为中国跳水队摘下这枚蝉联6届的金牌;14岁的全红婵首次参加奥运会,就以“三跳满分”,勇夺跳水女子10米台金牌……在东京奥运会上,一个个年轻小将,以永不言弃的昂扬精神,用高超稳定的竞技水平,拼搏奋斗、为国争光,展示了不懈奋斗的青春风采。
青年向上,国家向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25岁的毛泽东主办《湘江评论》,宣传救国救民之道;“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28岁的李大钊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尽善尽美唯解放”,23岁的王瑞俊在写下这句诗后,改名“尽美”以自励,表明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信念……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感慨,“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今日之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日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亲眼目睹了“嫦娥五号”“天问一号”“神舟十二号”等科技创新突破,亲眼见证了我国在全球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亲身经历了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完全有理由,也应该有决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年轻边防战士在皑皑雪山立下的铿锵誓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是年轻航天人探索宇宙抒发的豪情壮志;“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年轻学子发自心底的庄严承诺……从抗击疫情最前线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从戍边卫国到创新一线,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更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广大青年方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1955年,钱学森在回国的游轮上激动地说:“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勇毅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新时代中国青年必能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奋斗中梦想成真!
站在新起点上如何更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篇五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
一路走来,正因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正因为坚持“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河北西柏坡纪念馆,珍藏着一辆木制独轮小推车。当年在淮海战役里,支前群众就是用这样的一辆辆小推车,将物资源源不断推到前线,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据统计,淮海战役动员群众225万人、大小车辆40多万辆。每一个解放军战士背后,就有9个支援他的乡亲。这是军民鱼水情的生动写照,也是“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深刻启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明确要求“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1925年12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为《政治周报》创刊号撰写的发刊词中写道:“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中国共产党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了党的旗帜上;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人民”二字始终重千钧。一路走来,正因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正因为坚持“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在一幅用80双草鞋拼成的中国地图前驻足凝思。当年,8万多红军战士在于都河畔集结出发,开始了万里长征。为了不让红军赤足征战,苏区百姓家家户户打草鞋送给战士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饮水思源,既意味着“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也意味着“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干事业,只要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也就能够最终办成。”历史不会忘记,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历史不会忘记,在脱贫攻坚斗争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和风险挑战面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总是同心同德、齐心协力、顽强奋战。
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我们党必将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站在新起点上如何更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篇六
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
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在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有一座被称为“红军桥”的木质廊桥。桥柱早已斑驳,而那条1.5米高的刻痕依然清晰可见。这是一支长枪加一柄刺刀的高度,是革命年代“人比枪高当红军”的印记。中复村一带,先后有2000多人加入红军,踏上无悔的革命征程,不少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近年来,越来越多人走进中复村,在那条等高线前,重温红色记忆,感悟长征精神。这是历史的回眸,也是精神的传承。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百年岁月峥嵘,精神薪火相传。一封封革命烈士的家书,每次重温都能让人感受到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意志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夏明翰在牺牲前留下这样的铮铮誓言;“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陈觉在就义前如此深情表达;“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王若飞即便身陷囹圄依然怀揣铁血壮志……回望历史,像他们一样为了理想、为了信仰,虽九死而不悔、历千难而前赴后继、涉万险而勇往直前的革命先烈,何止千千万万!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每位共产党员都要认识到,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
精神在,血脉在,力量就在。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凭的是什么?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的精神谱系。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全党同志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力量、查找党性差距、校准前进方向的丰富源泉,是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正因如此,我们决不能丢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全党同志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入口西侧,有一座名为《信仰》的巨型浮雕:71位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中国共产党员,庄严宣誓。浮雕呈现的场景,给参观者以深深的震撼,更给人以深刻的启迪。非革命不足以成其事,无精神不足以发其新。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做到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品格更加纯粹、斗争精神更加昂扬、奋斗激情更加饱满,我们必能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不断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
站在新起点上如何更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篇七
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
初心就是力量,使命就是方向。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列着一只棕色陶罐,里面装的是已经发黑结晶的食盐。井冈山斗争时期,物资匮乏,尤其是食盐和药品。面对困难,红军坚持“只要红军有盐吃,就得让老百姓的菜碗也是咸的”,总是把缴获的食盐分给群众。村民李尚发分到食盐后却舍不得吃,将这罐盐藏在自家屋子后面的树洞里,以备红军不时之需,这一藏就是31年。直到1959年,李尚发才将盐挖出,捐赠给博物馆。一罐食盐,见证了党和人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甘苦与共,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使命。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
历史如灯塔,指引人们前行。他叫恽代英,在生活极为艰难、随时都有可能被捕牺牲的情况下,他这样跟妻子说:“我们不怕穷、不怕苦。我们要安贫乐道。这个‘道’就是革命的理想。”他叫韦拔群,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坚持游击斗争,因为他认定:“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他叫罗炳辉,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亲临前线指挥所参加大反攻,因为他认为:“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的一切利益,最热诚努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一百年来,多少革命先烈以铮铮铁骨守初心、以血肉之躯担使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抛洒热血;多少先锋模范以赤子情怀守初心、以忘我精神担使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正是由于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
初心就是力量,使命就是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激励着我们党永远坚守,砥砺着我们党坚毅前行。”张思德为什么能做到“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因为他心中怀揣“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应该为人民服务”的不变信念。孔繁森为什么能“一腔热血洒高原”?因为他深深知道“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黄文秀为什么会在毕业后毅然返回家乡投入脱贫攻坚一线?因为她坚定认为“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新征程上,只有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初心、体悟使命,才能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继承前人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
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房间要经常打扫,镜子要经常擦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经常进行思想政治体检,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到中共一大会址,从陕西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到河北西柏坡纪念馆广场,许许多多党员面对鲜红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经历、重问入党初心。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时常叩问和守护初心,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我们必能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担当使命,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站在新起点上如何更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篇八
危难关头,共产党员是冲在最前的那一个;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是守到最后的那一个;尽责之时,共产党员是勇挑重担的那一个
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冷静清醒、增强行动上的勇毅执着,坚定全面从严的政治自觉,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防汛关键期,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各地基层党组织扛起责任,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密织“防护网”;在广袤的乡村,驻村第一书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而日夜奔忙……一幕幕场景,一个个画面,向世人诠释着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危难关头,共产党员是冲在最前的那一个;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是守到最后的那一个;尽责之时,共产党员是勇挑重担的那一个。这是百年大党坚强有力的现实写照,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生动回答。
百年风雨兼程,此峰砥柱人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于“漏舟之中”站起来,于“濒临崩溃边缘”富起来,于“滚石上山”走向强起来,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过去化作历史烟云,将中国奇迹的骄傲刻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对百年辉煌的历史总结,也是启航新征程的深刻启示。
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便指出,要赢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就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强调建设好这样的党,是一项伟大工程,要赢得革命最终胜利,必须抓好这个伟大工程。回顾历史,我们党成立前后,有300多个政党和政治团体先后登上过中国的政治舞台,但大都在大浪淘沙的历史潮流中销声匿迹了。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现在,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党的自身建设对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2021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正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八项规定展板前停下脚步说:“现在这里面的8条,精简会议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做得都不错,还是要反复讲、反复抓”“八项规定要一以贯之”。一句“一以贯之”,道出的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坚定决心。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冷静清醒、增强行动上的勇毅执着,坚定全面从严的政治自觉,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也有大的难处。必须看到,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我们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是显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这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大判断。”这两方面的现实决定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要培元固本,也要开拓创新,既要把住关键重点,也要形成整体态势,特别是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泱泱大国,气象万千。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回答,也是百年党史的深刻昭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fanwen/qitafanwen/911b3fb933af3700bd41b1070db6e1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