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春酒评课记录篇一
《春酒》教案
推荐度:
语文课堂教学总结
推荐度:
语文课堂教学的抓与放
推荐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推荐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本节课是一节现代文的阅读教学课,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重头戏。建构高效的语文课堂,落实语文技能训练,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这既是数代语文工作者的美好愿望,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了扎实的探索,称得上是一节成功的阅读教学课。其成功之处在于:
一、注重了“双基”训练与“三维”发展的统一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如果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他们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如果教师能交给学生一些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就能依靠这些“过程和方法”指导自己的语文学习;而“过程与方法”的获得不构建在一定量的“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上,也只能是毫无基础的空中楼阁。因此,实施语文新课标,教师并不需要回避“双基”训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不仅是我们评价一堂优质课的重要原则,更是我们日常教学所应该认真执行的标准。
在《春酒》的课堂教学中,张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朗读方法,注意课后注释以及老师多媒体上出示的字词,并且强调这都是一些比较容易读错的或很常用的字词,掌握了这些字词,对理解课文很有好处。现在的语文课堂特别是优质课竞赛,很少看见有人教生字词了,认为一教字词,就是老传统,就是落伍。这实在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啊!张老师不仅做了,还注重了落实。接着,在品读语言、赏析课文的过程中,紧紧抓住重点字词,让学生品味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品读、赏析完之后,张老师还作出了如下归纳:《春酒》之所以如此动人,是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下列写作方法:
1、精选动词,反复推敲。
2、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4、选用符合人物年龄,身份的语言。
5、化抽象的思念之情为具体的事物形象。
这不仅是交给学生解读这类文章的一把钥匙,也是传授给他们写作此类文章的一个秘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当堂练习,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形成了技能。
从《春酒》实录来看,张老师认真落实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并将“双基”训练与“三维”发展和谐统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了文本研习与拓展延伸的统一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新的理念要求语文老师要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阅读本身就是“你中发现我”的过程。也是“我思”的过程。这一切都离不开文本这个载体,而一味地标新立异游离于文本之外,是悖离语文教学初衷的。
在本节课中,张老师从粗读课文,理清大意,到品读语言,赏析课文,始终扣住文本。通过朗读技能的反复训练,不断感悟、体验作品的情感;通过研析优美的语句,不断挖掘、品味情感的内涵。同时,教者也适当地做了拓展延伸,将琦君的《春酒》与余光中的《乡愁》进行比较阅读,旨在突出同一主题、同一年龄层次的作者,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选择的角度不同,因而语言的表达效果迥然不同。一个活泼、欢快,一个深沉、凝重。但它们在表达方法上却有许多相同之处,从而水到渠成地归纳出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这样,就使文本研习与拓展延伸融为一体了。
语文阅读教学是不能急功近利的,更不能用浮躁的语文教学造就一批肤浅的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让他们能静下心来读文本,只有阅读好文本才可能让学生通过与文字亲近的过程获得新知,陶冶情趣,发展能力。那些淡化文本、游离文本的“拓展迁移”,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真正有效的拓展迁移训练必须建立在充分研习文本的坚实的基础之上,以文本为核心进行有机的拓展。
三、注重了共性凸现与个性张扬的统一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不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认为,语文的科学性,指的是学科目标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学科内容的规范化和体系化,教学程序的'秩序化和模式化。而艺术性,则是指为实现上述目标而实行的最优化教学手段,即教学的技巧性、创造性。我们觉得,这个科学性强调的是教学上的共性,没有科学性,教学便没有具体的目标,没有统一的要求,质量便得不到保证。而这个艺术性,强调的则是教学上的个性、创造性,没有个性、创造性,便不存在艺术性。纵观那些有成就的语文教育专家,哪一个不是充满着艺术修养的?哪一个成功的教例不是显示出其独特的个人风格的?
张老师的这节课,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内容的讲析,还是从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步骤的实施,都充满了共性。但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上,则更多的是充满了个性。且不说课堂气氛的有张有弛,也不说师生配合的入情入境,单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语言,就充满极大的魅力。你听教学这篇课文的导言:“一曲望乡,一段思恋。思乡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因为人都有感情,生命都有根。思乡是每一个游子共同的心愿,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乡。漂泊在外几十年的游子们,乡愁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愁,它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愁思,它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怅惘,它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眷恋,它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情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出生于浙江永嘉的琦君在美国回忆起她儿时品尝过的春酒,又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随着这样的导言,学生情趣油然而生,便带着强烈的求知欲阅读课文,收到了良好效果。再看中间过渡、讲析、点拨的语言:“台湾诗人余光中和琦君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年轻时离开大陆去了台湾,都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啊!一首《乡愁》充分道出了诗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乡愁》。”说到这里,只见同学们一个个全神贯注,仔细聆听着《乡愁》的配乐范读。“光说不练可不行,咱们把我们刚刚学到的一点本领拿出来展示展示。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背上行囊去远方寻找自己的世界,到那时,我们会发现清清的小河曾荡漾着儿时的梦;绿绿的山上,我们曾把梦想和风筝一起送上蓝天;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的紫薇开成一处绝美的风景;或许我们也会发现家乡的腊肉真是人间无上的美味。不如趁着现在,我们好好地把故乡来品尝,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眼来感受故乡的味道吧。”话音未落,情绪高涨的同学们早已展纸握笔,开始写作了。最后,张老师说:“‘好书不厌百回读’,回顾这节课,我们不仅品味了甘醇的春酒,还获得了阅读的方法,知道了写作的窍门,真是受益匪浅啊!今天的课也是我一生中的珍宝,我会好好在心中珍藏它,我也希望今天的这节课能成为同学们儿时最美好的记忆!”课虽然结束了,但情却并未尽,意也犹未已,给学生留下了回忆和想象的艺术空间。
由此可见,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要有个性化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师的语言除了应该有一般教师的生动、准确、活泼的特点以外,还应该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或者词采丰美,富于感情;或者自然流畅,幽默生动;或者妙语连珠,意蕴深刻、耐人寻味;或者自然亲切、启人思维。借助个性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在美的享受中完成语言的享受。
当然,张老师的课也不是无懈可击,缺点在于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操练还不足,真正的训练要让全班每个同学都动口动手,人人落实教学目标。其次,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蹴而就,只是课堂上的训练决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课外勤做训练。我深信,张老师能在广阔的语文天地里进一步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课堂教学园地绽放更美更艳的鲜花!
s("content_relate");【春酒语文课堂教学点评】相关文章:
《春酒》课堂教学设计
11-11
语文教案春酒
11-26
语文同步练习春酒练习
07-08
语文课文《春酒》同步练习精选
07-07
语文课春酒同步习题
07-11
春酒语文教案设计
11-26
初二语文练习题:春酒
06-29
初中语文《春酒》练习题
07-07
《春酒》课堂同步练习初二语文
06-27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fanwen/qitafanwen/c97f2234b0afbd4198fe641a034db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