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文秘写作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精选11篇)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精选11篇)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精选11篇)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 篇1

  一、如沐春风,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再次听XX老师授课,真有如沐春风之感,这种感觉不是学生时代能有的。在20年前,作为X老师的学生,听她的课,最享受的是老师悦耳的声音,和蔼的教态,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对老师充满崇敬。今天,当我对语文教学有了一些认识,对文本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解读后,再次聆听X老师的教诲,被深深感动了。老师的声音依然那么甜美,教态依然那么和蔼,更重要的是教学形式与内容如此巧妙的融合,正是种融合,让人沉醉其中。教学内容是“从孔子师生关系的角度解读论语,走近孔子”。孔子的弟子往往比孔子小数十岁:子贡比孔子小31岁;颜渊比孔子小30岁;公西华比孔子小41岁。但年龄无法造成鸿沟,孔子和学生间的平等、相知、互敬,是极其明显且难能可贵的。而X老师的课堂我也能感受到同样的教学氛围。老师语调温和,面带笑容,眼神中饱含着对学生的信任与期待。老师没有用扩音器,声音不大,但表述得十分清楚,语言干净利落,且富于文化色彩,作为同行和听课学生,我深深地敬佩老师的语文功底。而那些X老师课堂上的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自由举手发言。整个课堂的氛围如此轻松,师生关系融洽。在这样的氛围中,你能感受到学生的思想被激活了,学习的热情被点燃了。

  为此,我深感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融合是多么重要。回想前两天教学《种树郭橐驼传》,有无限遗憾和苦恼。文章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种树和养民均需顺应天性,便可发展其天性。由于缺少精心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激情没能得到激发,只是被动地理解文言语句的意思,谈不上对文本进行赏析。此种情况下教学的内容与课堂的学习氛围是相违背的。一方面,强调顺应物之天性,令一方面在违背人的天性,内容与形式自相矛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我无比汗颜,有愧于自己的老师和学生。

  二、巧妙设计,搭建对话平台

  课堂和谐的学习氛围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师生地位的平等,但这些教育理念都内化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中。好的教学设计是在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师生对话搭建一个平台。在通常的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基础是教师设置的问题。我相信所有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言,但情况并非都能如愿以尝。其实,很多时候学生不肯发言,原因不外乎两方面:其一,问题不明确;其二,问题无法激发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愿望。反过来说,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那么教师的提问一定具备两个条件:提问明确;提问有探究和表达的价值,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愿望。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便是教师教学设计的核心。

  在XX老师的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促成了学生的思考探究和主动表述。整堂课,主问题只有三个:颜回死,夫子悲痛,如何理解子哭之恸?子贡为什么把仲尼比作日月?夫子见南子,子路为什么不悦?仲尼为什么发誓?归结起来,她的教学提问是对教材整体设计的结晶。

  1、整合概括性

  文章标题是《当仁,不让于师》意思为:面对仁,“弟子”不必谦让、推让于老师。强调面对仁时,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可见孔子把“仁”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三个问题的提出正是基于孔子与三个弟子的对话,也正好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剖析孔子所强调的“任”。应当说,三个问题巧妙地化解了编者所列的标题,而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整合内容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让教学内容主动贴近学生避免了把学生硬往所学内容上拉。

  概括性极强的提问有利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提问只是给学生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指导学生去按图索骥去发现隐藏在文字之下的信息,并进行理解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提问给学生的理解留有空间,让学生在文中寻找信息的基础上有话可说。

  2、整合是对现有内容的删补调整

  打通单元、打通课内外

  选文共13则,篇幅教长,而标题所涉及的“仁”一概念学生还未学习。集中学习理解孔子思想“仁”的内容当在本书第四专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在有限的一节刻中完成一个相对集中,有明确主题的教学不得不进行内容的删减和增补。因此,精选怎样的内容和补充什么样的内容全由教学的核心内容来确定。在本节棵课中当由标题所定。因此,整合也当打破单元界限,把第四专题的相关内容选入其中。如在孔子和颜回关系的探讨中可以加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不仁者不可以久处也,不可以长处乐。”所孔子之所以把特别的爱给予颜回,正因为文中所说“贤哉,回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于穷困中处乐,正应了孔子所说的“仁”的含义:长处乐,仁如此轻易达到。仁,融在生活的细节中。

  3、有效点评,促进对话

  在学生发言,教师的点评是决定对话得否延续和深入的关键。XX老师的点评简明富于启发性,是我努力的方向。只要在场,注意听,学生对某个问题都会一定想法。但要把心中所想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这本身是困难的,而语文课的所谓听说训练也就内化在这些方面。鼓励学生只要有所感就积极发言,在长期的训练中,学生的表达能力肯定会有提高。教师的作用便是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教学对话中,学生的发言往往表意不够明确,条理不够清楚,教师有必要使之明确化,条理化。因此,教师的点评不宜够多,但应当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概括学生的话语,使之明确;二是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其思维走向更深更远。当然,前提是紧扣学习内容。如果学生的回答超出学习内容,那就是应及时拉回。

  如在探讨第一个问题时,学生的发言散乱,教师加以概括:处于困境而能坚守,坚守的执着,淡褪了流派与时代,成为人性的闪光点。

  三、对选修课专题设计的一点思考

  选修教材在编写上均以专题为单位。《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按某一主题选编内容非常有必要,且编的很好。“当仁,不让于师”是其中一则内容容。而当这句话作为一个专题的主题时,它就成为了所有内容的中心,也是教学的中心。它可以串联教学设计中的三组对话。颜回与孔子对话一组,孔子为颜回的死而过度哀伤,似乎破坏了他所提倡的“礼”,正是因为孔子看中颜回的“仁”,可以说是为知己的死而痛哭。而孔子和子路对话一组,孔子见南子,子路不悦。这种对老师的态度极为反常,正是因为子路认为孔子的行为有悖“仁”,老师不合乎“仁”弟子有权不满,这也正应了孔子所提倡的“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面对“仁”时弟子不必和老师谦让。

  因此,在选修课的教学中,琢磨专题主题,把握编者意图,这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一个问题。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 篇2

  再次听XX老师授课,真有如沐春风之感,这种感觉不是学生时代能有的。在20年前,作为X老师的学生,听她的课,最享受的是老师悦耳的声音,和蔼的教态,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对老师充满崇敬。今天,当我对语文教学有了一些认识,对文本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解读后,再次聆听X老师的教诲,被深深感动了。老师的声音依然那么甜美,教态依然那么和蔼,更重要的是教学形式与内容如此巧妙的融合,正是种融合,让人沉醉其中。教学内容是“从孔子师生关系的角度解读论语,走近孔子”。孔子的弟子往往比孔子小数十岁:子贡比孔子小31岁;颜渊比孔子小30岁;公西华比孔子小41岁。但年龄无法造成鸿沟,孔子和学生间的平等、相知、互敬,是极其明显且难能可贵的。而X老师的课堂我也能感受到同样的教学氛围。老师语调温和,面带笑容,眼神中饱含着对学生的信任与期待。老师没有用扩音器,声音不大,但表述得十分清楚,语言干净利落,且富于文化色彩,作为同行和听课学生,我深深地敬佩老师的语文功底。而那些X老师课堂上的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自由举手发言。整个课堂的氛围如此轻松,师生关系融洽。在这样的氛围中,你能感受到学生的思想被激活了,学习的热情被点燃了。

  为此,我深感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融合是多么重要。回想前两天教学《种树郭橐驼传》,有无限遗憾和苦恼。文章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种树和养民均需顺应天性,便可发展其天性。由于缺少精心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激情没能得到激发,只是被动地理解文言语句的意思,谈不上对文本进行赏析。此种情况下教学的内容与课堂的学习氛围是相违背的。一方面,强调顺应物之天性,令一方面在违背人的天性,内容与形式自相矛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我无比汗颜,有愧于自己的老师和学生。

  一、巧妙设计,搭建对话平台

  课堂和谐的学习氛围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师生地位的平等,但这些教育理念都内化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中。好的`教学设计是在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师生对话搭建一个平台。在通常的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基础是教师设置的问题。我相信所有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言,但情况并非都能如愿以尝。其实,很多时候学生不肯发言,原因不外乎两方面:其一,问题不明确;其二,问题无法激发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愿望。反过来说,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那么教师的提问一定具备两个条件:提问明确;提问有探究和表达的价值,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愿望。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便是教师教学设计的核心。

  在XX老师的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促成了学生的思考探究和主动表述。整堂课,主问题只有三个:颜回死,夫子悲痛,如何理解子哭之恸?子贡为什么把仲尼比作日月?夫子见南子,子路为什么不悦?仲尼为什么发誓?归结起来,她的教学提问是对教材整体设计的结晶。

  1、整合概括性

  文章标题是《当仁,不让于师》意思为:面对仁,“弟子”不必谦让、推让于老师。强调面对仁时,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可见孔子把“仁”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三个问题的提出正是基于孔子与三个弟子的对话,也正好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剖析孔子所强调的“任”。应当说,三个问题巧妙地化解了编者所列的标题,而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整合内容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让教学内容主动贴近学生避免了把学生硬往所学内容上拉。

  概括性极强的提问有利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提问只是给学生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指导学生去按图索骥去发现隐藏在文字之下的信息,并进行理解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提问给学生的理解留有空间,让学生在文中寻找信息的基础上有话可说。

  2、整合是对现有内容的删补调整

  打通单元、打通课内外

  选文共13则,篇幅教长,而标题所涉及的“仁”一概念学生还未学习。集中学习理解孔子思想“仁”的内容当在本书第四专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在有限的一节刻中完成一个相对集中,有明确主题的教学不得不进行内容的删减和增补。因此,精选怎样的内容和补充什么样的内容全由教学的核心内容来确定。在本节棵课中当由标题所定。因此,整合也当打破单元界限,把第四专题的相关内容选入其中。如在孔子和颜回关系的探讨中可以加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不仁者不可以久处也,不可以长处乐。”所孔子之所以把特别的爱给予颜回,正因为文中所说“贤哉,回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于穷困中处乐,正应了孔子所说的“仁”的含义:长处乐,仁如此轻易达到。仁,融在生活的细节中。

  3、有效点评,促进对话

  在学生发言,教师的点评是决定对话得否延续和深入的关键。XX老师的点评简明富于启发性,是我努力的方向。只要在场,注意听,学生对某个问题都会一定想法。但要把心中所想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这本身是困难的,而语文课的所谓听说训练也就内化在这些方面。鼓励学生只要有所感就积极发言,在长期的训练中,学生的表达能力肯定会有提高。教师的作用便是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教学对话中,学生的发言往往表意不够明确,条理不够清楚,教师有必要使之明确化,条理化。因此,教师的点评不宜够多,但应当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概括学生的话语,使之明确;二是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其思维走向更深更远。当然,前提是紧扣学习内容。如果学生的回答超出学习内容,那就是应及时拉回。

  如在探讨第一个问题时,学生的发言散乱,教师加以概括:处于困境而能坚守,坚守的执着,淡褪了流派与时代,成为人性的闪光点。

  二、对选修课专题设计的一点思考

  选修教材在编写上均以专题为单位。《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按某一主题选编内容非常有必要,且编的很好。“当仁,不让于师”是其中一则内容容。而当这句话作为一个专题的主题时,它就成为了所有内容的中心,也是教学的中心。它可以串联教学设计中的三组对话。颜回与孔子对话一组,孔子为颜回的死而过度哀伤,似乎破坏了他所提倡的“礼”,正是因为孔子看中颜回的“仁”,可以说是为知己的死而痛哭。而孔子和子路对话一组,孔子见南子,子路不悦。这种对老师的态度极为反常,正是因为子路认为孔子的行为有悖“仁”,老师不合乎“仁”弟子有权不满,这也正应了孔子所提倡的“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面对“仁”时弟子不必和老师谦让。

  因此,在选修课的教学中,琢磨专题主题,把握编者意图,这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一个问题。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 篇3

  1、教态:马老师表现出端庄自然、精神饱满的姿态,慷慨激昂的语势给学生以振奋,那不时写在脸上的笑意,又极具亲和力,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2、情境创设:这几节课的情境创设,应该说是各具特色,如,夏老师的激情创境,苏芊老师的漫画创境,张蕾老师的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调查报告创境等,既体现出情景创设手法的多样性,又反映出执教者个性而娴熟的情境创设能力。

  3、学科特点:几位执教者都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教师适当的范读,给学生以示范,并且能通过声音把学生带到文章情境中,进而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因此,我觉得以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范读还是必要的。这一方面,夏辉老师特别突出。

  4、教学目标的确立:执教者能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突出重、难点,使得教学目标确立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李杨老师的《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课目标设置合理,并且整节课紧紧围绕着当堂的目标来进行。从导入感知--联系文本--体会作用--总结归纳--实战演练,到最后的补充说明,课堂容量大,学生接受知识多。马振丹老师的《小狗包弟》,课堂朴实,实实在在,没有任何玄虚。注重当堂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落实,讲解细致。

  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点在六位执教者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体现出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6、问题设计: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获。从这几节课不难观出,执教者在问题设计上都非常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在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时,均体现出学习手段创设的有效性。

  7、学生活动、课堂氛围:六位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参与热情高,学生善倾听,能合作,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课堂突显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吴静老师的《边城》、苏芊老师的《庖丁解牛》、张蕾老师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都体现出了这一特点。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 篇4

  日前,下班级听了东老师的《巴尔扎克葬词》、蔡老师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两节课,非常受益,很受启发,也从中看出了执教者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基本功。可以这样说,这是两节异中有同、风采照人的成功课。在这里我只重点谈谈共性的问题。

  一、教学亮点。

  这两节课,每节课都有自己突出的一些亮点,我仅从以下十方面进行点评。

  1、从教态来观:执教者都表现出端庄自然、精神饱满的姿态,慷慨激昂的语势给学生以振奋,像老师那不时写在脸上的笑意,又极具亲和力,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2、从情境创设看:这两节课的情境创设,应该说是各具特色,如,东老师的激情创境,蔡老师的美图美语创境,东老师的发挥学生自主性创境等,既体现出情景创设手法的多样性,又反映出执教者个性而娴熟的情境创设能力。

  3、从学科特点观:两位执教者都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4、从教学目标的确立观:执教者能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突出重、难点,使得教学目标确立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

  5、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观: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点在两位执教者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如,蔡老师充分“多媒体”教学,东老师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征等都成为了可利用资源,体现出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6、从问题设计观: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获。从这两节课不难观出,执教者在问题设计上都非常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如,蔡老师的“在和平年代马丁路德金为何有如此梦想?找出自己喜欢的有气势的段落谈感受”、东老师的“葬词、演讲稿、散文的特点”等问题设计,在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时,均体现出学习手段创设的有效性。

  7、从学生活动看:执教者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参与热情高,学生善倾听,能合作,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8、从课堂氛围观:课堂突显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

  9、从学生能力培养观:执教者都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重头戏,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东老师和蔡老师都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等环节,关注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10、从预设与生成观:体现了预设严谨、生成合理的特点,如,东老师渐行渐深的问题预设,蔡老师的针对问题使用比喻句或其他语句、但不可使用口语的细节要求,均体现出教者扣紧梯度目标、严谨教学的预设构想,实现了师生共同体会成功愉悦的深度生成。

  以上只是对三位执教者成功教学的概略点评。

  二、教学建议。

  尽管执教者的教学或真水无香,或色彩艳丽,但也略有不足之处,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1、东老师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希望能就此入行尝试,使之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实施于课堂教学中。

  2、蔡老师的课堂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但还应注重调控气氛,使课堂氛围再轻松一些,这样更利于目标的达成。

  3、蔡老师的传统课,很朴实,非常有借鉴价值,但也要注重以下方面的处理:导语过长,再精炼些;放开手,让学生多思、多动;可合理地利用网络设备,既体现教学的直看性,又能节省教学时间,增大教学容量。

  4、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思维调控的作用。

  三、一点思索。

  新课改强调有效课堂,我们入行研讨课的目的,主要就是要探索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如何使有效性体现于授课的每一环节(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板书的实用性,环节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等)应是我们今后花气力探究并努力践行的方向。因为只有做到了环节的有效,才能使教学达到真正的有效。相信大家会越走越好。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古人眼中,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作用,是衡量老师之所以作为老师的标准。然而今天,衡量老师的标准已经发生变化,一个成功的老师不再是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刺激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陈芳老师的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将从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两方面略作阐述。

  一、教师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在课堂导入时就已经决定。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课文导入设计不但能自然的进入新课,而且能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自然的受到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自主学习,最终完成课堂知识的吸收。陈芳老师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一个步骤,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孔子这位千古名师的图片导入新课,既与课文《师说》主题密切联系,又刺激了学生对老师认识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迫切的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为下面古文的研读作好了铺垫。

  二、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

  ①教学目标明确而集中

  在教学中,教师对于本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目标比较明确,并在课堂的前言中给予重点说明,让学生于“心中有数”,对课文的把握方向明确,从而形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较为重点的是虚词和实词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了“师”的用法,并在每一处给予详细的讲解,从而解除学生对同一字在古文中不同用法的迷惑。教师反复的比较,更让学生明白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②教师能恰当设疑

  教学过程中,死板的教师讲说会让学生失去教学兴趣,而恰当的提问会让学生兴趣盎然。这一点,陈芳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做的很好。在文章第一段的分析中,老师巧妙地设置了若干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且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在文章中用原句回答。学生既阅读了文章,又赏析了文章,还明白了老师的意义,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在知识吸收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思想的熏陶。

  三、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这是众所周知的。课堂不是老师独角戏的舞台,而是学生思维跳跃,产生思维火花的舞台。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是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和课堂参与程度。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越高,就证明课堂的效果越好。老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老师始终是学生学习背后的指挥棒。经过老师的点拨与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很强,学习兴趣很浓。效果,当然没问题。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是一节较成功的课。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 篇5

  谈《定风波》一课

  对于高中生,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该让他们见“所未见”的东西,闻“所未闻”的东西。应该汁多肉丰,让他们在这堂课中真正汲取到知识的、文学的、情感价值的和人生观方面的东西。

  总体上说,张老师所讲苏轼的《定风波》,有三个可说之处:

  1、对新课标的研究有深度。尤其是在体现新课标中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表现突出。

  2、注重课堂的实效性。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并做到让每一位学生一节课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

  3、师生交流充分且教学过程流畅。对教学过程的详细琢磨和精心设计,表现了教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纯熟的驾驭能力。

  张老师所讲的内容是苏轼的《定风波》,内容很少,全词仅仅62个字,而对于苏轼,大家又都很熟悉,如果仅仅就这首词来赏析的话,这堂课就会没有厚度,不够充实;而如果我们一堂课交给学生很多的话,对所交的所有内容学生都只会识其皮毛,难求甚解。

  张老师的课,抓住苏轼的旷达重点讲透,让学生在学了这首词,真正理解了苏轼的旷达之后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读懂其他同类的苏轼的词。把课堂赏析部分分成这样几步: 先让学生领会到苏轼面对眼前风雨的从容;再让学生领会到苏轼面对人生风雨的从容,在讲述这一点时重点介绍苏轼坎坷多磨难的经历,让学生看到苏轼经历的风雨之多;经历这么多的磨难为何还能做到从容应对呢?自然引导学生看到了苏轼“无风雨夜无晴”的人生境界,即旷达思想。

  至此,主旨毕现,但就此停止的话,学生对于苏轼的旷达依然停留在一个抽象的概念上,是不深入不透彻的。于是在此处张老师借用苏轼的其他词句让学生看到苏轼“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一个渴望建功立业心系天下的苏轼。联系苏轼经历的重重磨难和环海沉浮,让学生领会到苏轼的旷达实质上是历经磨难志不得伸的沧桑,是忍下眼泪亮给我们的坚强。那么到此学生应该能够真正理解苏轼的旷达了。而且学生又见到了苏轼不少其他的词句,知识面扩宽了,课堂也丰厚了。

  如何使课堂流畅自然,循循善诱,逐步加深?在备课中,我做了多种设计,也做了多个否定。河蚌痛苦的眼泪孕育了闪亮的珍珠,苏轼一路坎坷一路歌,阅读苏轼中思路逐步清晰。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 篇6

  听了王老师的《黄英》这一节课,非常受益,很受启发,也从中看出了执教者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基本功。可以这样说,这是三节异中有同、风采照人的成功课。在这里我只重点谈谈共性的问题。

  一、教学亮点。

  这一节课有自己突出的一些亮点,我仅从以下十方面进行点评。

  1、从教态来观:执教者都表现出端庄自然、精神饱满的姿态,慷慨激昂的语势给学生以振奋,像老师那不时写在脸上的笑意,又极具亲和力。

  2、从学科特点观:执教者都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3、从教学目标的确立观:执教者能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突出重、难点,使得教学目标确立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

  4、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观: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点在三位执教者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如,张老师收集的“原声录音”,王老师的具有唱歌、绘画特长的学生等都成为了可利用资源,体现出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5、从问题设计观: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获。从这一节课不难观出,执教者在问题设计上都非常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

  6、从学生活动看:执教者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参与热情高,学生善倾听,能合作,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7、从课堂氛围观:课堂突显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

  9、从学生能力培养观:执教者都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重头戏,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王老师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等环节,关注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10、从预设与生成观:体现了预设严谨、生成合理的特点,王老师的针对问题使用比喻句或其他语句、但不可使用口语的细节要求,均体现出教者扣紧梯度目标、严谨教学的预设构想,实现了师生共同体会成功愉悦的深度生成。

  以上只是对三位执教者成功教学的概略点评。

  二、教学建议。

  尽管执教者的教学或真水无香,或色彩艳丽,但也略有不足之处,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1、王老师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希望能就此入行尝试,使之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实施于课堂教学中。

  2、王老师的家常课,很朴实,非常有借鉴价值,但也要注重以下方面的处理:导语过长,再精炼些;放开手,让学生多思、多动;可合理地利用网络设备,既体现教学的直看性,又能节省教学时间,增大教学容量。

  3、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思维调控的作用。

  三、一点思索。

  新课改强调有效课堂,我们入行研讨课的目的,主要就是要探索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如何使有效性体现于授课的每一环节(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板书的实用性,环节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等)应是我们今后花气力探究并努力践行的方向。因为只有做到了环节的有效,才能使教学达到真正的有效。相信大家会越走越好。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 篇7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发展源远流长。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无比珍贵的文化财富。作为炎黄子孙,责无旁贷,理应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财富。

  学校在这一方面担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教师就是传承文化的使者。教材里收录的都是经典的千古流传的诗歌,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诗歌,并学会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能够独立欣赏其他诗歌。

  今天观看了张海岩老师的教学录像,我感触很深,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在教学时,更多的代替学生分析诗歌,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诗的内容。

  自己的教学还是一种传统的灌输式的。张老师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走进文本之中。如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从吟诗中体会是诗人的情感。

  还让学生相互讨论,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扫除诗歌字词上的障碍。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老师没有急于说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思考寻找。

  这一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正在受益。反思自己的教学,总是觉得自己事先也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可实际操作起来事与愿违,学生有时启而不发,或者说得离题万里,风马牛不相及。

  自己在一旁非常着急,倒不如一股脑的讲出来痛苦。这种困惑时常伴随我,也想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今天收看张老师的录像,我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了。

  以后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切不可期望过高,急于求成。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 篇8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1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1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14.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15.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16.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17.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18.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1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0.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 篇9

  针对学生小说阅读能力的不足,平时也很少有意识的加强相关知识特别是外国小说的积累,本着与大纲接轨,课内外融合,丰富阅读面的原则,两位老师选择高三教材中的《桥边的老人》这篇文章可谓匠心独具。她们事先认真解读文本,找到了学生阅读中可能存在的疑难点,教学中深入浅出,层层启发,提出的问题符合中学生发展心理,其精彩丰富的言语、深厚的文学功底、严密的逻辑思维在本堂课上得到充分体现,给了我们兄弟学校老师很多感悟。下面我们主要从学习兴趣,教学目标,教学事件,教学反思这四个方面进行评课。

  学生对于小说还是有较浓兴趣的,相比于古文课堂,应该更能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桥边的老人》这篇文章有一定难度,学生理解起来会出现难点,作品淡化了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情节,打破学生看小说只看情节的误区,而是从叙述角度和故事入手,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揭示小说主题。蒋老师一开始用课前准备好的战争音乐和图片帮助引入,以自己的语言拉近了师生距离,让学生去感悟战争这一话题,从而引发感情上的共鸣,教师重在点拔、启发。把离高中生相对较远的问题变得具体可感,真正做到了深文浅教,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可以说是获益匪浅。比如在使学生掌握叙述的视角即有限视角和全知视角时,蒋老师通过与另外一个片段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的区别及如何转换。

  两位老师的教学目标很清晰,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立足文本,抓住关键人物和关键语段,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旨,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自主意识;掌握小说有限视角和全知视角的叙述方式及区别,冰山理论的写作特色;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生命的可贵,和平的可贵,战争的残酷性)。可以说这两堂课老师很好的完成了这些教学目标,文本解读的好坏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两位老师不求面面俱到,通过分角色朗读找关键字句来指导学生理解小说人物,如在分析老人时,让学生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句子,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文本中,理解到造成老人一系列变化的根源在于战争。

  两堂课给我影响最深的教学事件是两位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在知识和技能上,使学生掌握叙述的有限视角和全知视角,对于这个学生从没有接触过的视角问题,老师通过课内课外比较分析,让学生一目了然;积极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中体会老人的感情,在朗读中感受老人的心境,特别是老人的神态、动作及语言描写。不仅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很好的放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当堂写作的能力,让学生结合课内所学的知识改写文本,不仅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小说,而且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两堂课课堂安排的有条不紊,给人感觉自然、轻松、紧凑。当然还有老师语言的引导和启发性、文学知识的深厚等优点就不一一说明了。

  总的看来,这是两堂非常成功的小说知识鉴赏课。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教师去思考去学习。两位老师上完之后在说课时都有反思,想方设法要改进教学中的不足,挖掘文本中可以利用的信息,以求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文章。她们对教学的这种执着和奉献精神,让我们感触很深,也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方向。新课改强调有效课堂,这次教研活动的目的,主要就是从学生的实情出发如何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每个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根据学生的实情出发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情展开教学,这样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说到这里我们也想谈谈对评课的理解,我们觉得应把评课的权力放一部分在学生手里,老师要做好传道受业解惑,必须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才是主要接受者,而不是听课的诸位。与其天天去谈理论要求,倒不如静下心去感受学生心声。语文教学要获得新生,不是单单开几个会议搞几次学术交流就能解决好的,学生不喜欢的我们还在讲,感兴趣的又不能天天上,诚然这里面主客观因素太多,与教育现状密切相关,也不是我们基础教育者所能左右。这里也只是“借题发挥”了,不足之处还请各兄弟学校指正!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 篇10

  一、教师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在课堂导入时就已经决定。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课文导入设计不但能自然的进入新课,而且能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自然的受到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自主学习,最终完成课堂知识的吸收。陈芳老师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一个步骤,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孔子这位千古名师的图片导入新课,既与课文《师说》主题密切联系,又刺激了学生对老师认识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迫切的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为下面古文的研读作好了铺垫。

  二、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

  ①教学目标明确而集中

  在教学中,教师对于本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目标比较明确,并在课堂的前言中给予重点说明,让学生于“心中有数”,对课文的把握方向明确,从而形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较为重点的是虚词和实词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了“师”的用法,并在每一处给予详细的讲解,从而解除学生对同一字在古文中不同用法的迷惑。教师反复的比较,更让学生明白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②教师能恰当设疑

  教学过程中,死板的教师讲说会让学生失去教学兴趣,而恰当的提问会让学生兴趣盎然。这一点,陈芳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做的很好。在文章第一段的分析中,老师巧妙地设置了若干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且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在文章中用原句回答。学生既阅读了文章,又赏析了文章,还明白了老师的意义,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在知识吸收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思想的熏陶。

  三、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这是众所周知的。课堂不是老师独角戏的舞台,而是学生思维跳跃,产生思维火花的舞台。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是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和课堂参与程度。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越高,就证明课堂的效果越好。老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老师始终是学生学习背后的指挥棒。经过老师的点拨与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很强,学习兴趣很浓。效果,当然没问题。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是一节较成功的课。

高中语文评课稿集锦 篇11

  日前,下班级听了东老师的《巴尔扎克葬词》、蔡老师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两节课,非常受益,很受启发,也从中看出了执教者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基本功。可以这样说,这是两节异中有同、风采照人的成功课。在这里我只重点谈谈共性的问题。

  一、教学亮点。

  这两节课,每节课都有自己突出的一些亮点,我仅从以下十方面进行点评。

  1、从教态来观:执教者都表现出端庄自然、精神饱满的姿态,慷慨激昂的语势给学生以振奋,像老师那不时写在脸上的笑意,又极具亲和力,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2、从情境创设看:这两节课的情境创设,应该说是各具特色,如,东老师的激情创境,蔡老师的美图美语创境,东老师的发挥学生自主性创境等,既体现出情景创设手法的多样性,又反映出执教者个性而娴熟的`情境创设能力。

  3、从学科特点观:两位执教者都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4、从教学目标的确立观:执教者能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突出重、难点,使得教学目标确立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

  5、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观: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点在两位执教者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如,蔡老师充分“多媒体”教学,东老师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征等都成为了可利用资源,体现出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6、从问题设计观: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获。从这两节课不难观出,执教者在问题设计上都非常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如,蔡老师的“在和平年代马丁路德金为何有如此梦想?找出自己喜欢的有气势的段落谈感受”、东老师的“葬词、演讲稿、散文的特点”等问题设计,在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时,均体现出学习手段创设的有效性。

  7、从学生活动看:执教者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参与热情高,学生善倾听,能合作,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8、从课堂氛围观:课堂突显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

  9、从学生能力培养观:执教者都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重头戏,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东老师和蔡老师都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等环节,关注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10、从预设与生成观:体现了预设严谨、生成合理的特点,如,东老师渐行渐深的问题预设,蔡老师的针对问题使用比喻句或其他语句、但不可使用口语的细节要求,均体现出教者扣紧梯度目标、严谨教学的预设构想,实现了师生共同体会成功愉悦的深度生成。

  以上只是对三位执教者成功教学的概略点评。

  二、教学建议。

  尽管执教者的教学或真水无香,或色彩艳丽,但也略有不足之处,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1、东老师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希望能就此入行尝试,使之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实施于课堂教学中。

  2、蔡老师的课堂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但还应注重调控气氛,使课堂氛围再轻松一些,这样更利于目标的达成。

  3、蔡老师的传统课,很朴实,非常有借鉴价值,但也要注重以下方面的处理:导语过长,再精炼些;放开手,让学生多思、多动;可合理地利用网络设备,既体现教学的直看性,又能节省教学时间,增大教学容量。

  4、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思维调控的作用。

  三、一点思索。

  新课改强调有效课堂,我们入行研讨课的目的,主要就是要探索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如何使有效性体现于授课的每一环节(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板书的实用性,环节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等)应是我们今后花气力探究并努力践行的方向。因为只有做到了环节的有效,才能使教学达到真正的有效。相信大家会越走越好。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古人眼中,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作用,是衡量老师之所以作为老师的标准。然而今天,衡量老师的标准已经发生变化,一个成功的老师不再是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刺激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陈芳老师的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将从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两方面略作阐述。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