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感悟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感悟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感悟 与孩子沟通最大的收获和感悟篇一
在书中,作者为广大父母打造了一把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让父母们去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从而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使孩子心甘情愿地与父母配合。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孩子才肯吐露心声,设身处地地体谅孩子,孩子才会体谅你的良苦用心,如此良好的亲子沟通方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天凉了让加衣服偏不加,地板很凉却偏要打赤脚,早晚让刷牙时偏不刷,就是要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到了吃饭的点就是还要看电视,就是不愿意做作业……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肯乖乖听话呢?其实,孩子还是好孩子,只是你没有找到恰当的沟通方式,一旦找对沟通方式,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真心还需真心换:父母要聆听孩子的心声。想方设法引出孩子的真实想法主动替孩子着想,孩子能够得到激励;别忽视了身体语言,告诉孩子你在听;支持并帮助孩子树立梦想;倾听孩子的想法,让沟通就此开始;
例如在书中第一章就指出:情感是沟通的基础,请重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尊重孩子,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自尊,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更是一个人成功所不可缺少的素质。父母重视孩子,不仅可以让孩子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还可以让孩子更加自信,同时也会帮助孩子树立起自尊。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小涛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为了让他努力学习,爸爸承诺说,期末考试时,如果小涛能够考入班里的前五名,他就带小涛去华山游玩。一直以来,华山都是小涛梦寐以求的地方,听了爸爸给自己的承诺后,小涛虽然知道考进前五名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他还是很乐意努力地朝这个目标奋进。
半年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涛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班级排名第四。成绩单发下来后,小涛就飞快地跑回了家里。当他把成绩单递给爸爸时,爸爸说:“很好,真不错!”
小涛问爸爸说:“什么时候带我去华山呢?”
“去华山,为什么要去那里?”爸爸不置可否地问。
小涛提醒爸爸:“您不是早就答应我了吗?说如果我期末考试能够考到前五名就带我去华山啊!”
这时候,爸爸才想起了曾经给儿子的承诺。其实,当初的那个承诺,爸爸只是作为激励孩子学习的一个手段,根本就没有打算去实现,说完之后就扔在脑后了,所以早忘记了。
爸爸敷衍道:“哦,这个啊。儿子,爸爸妈妈最近都很忙,等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情感是沟通的基础,请重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尊重孩子,让孩子陕乐地成长;信任孩子,让孩子愿意对你敞开心扉;感谢孩子,让孩子意识到他对于你们的意义;爱屋及乌,对孩子喜欢的活动表现出你的兴趣;通过唠家常与孩子实现心灵的交流;抛弃居高临下的态度,努力与孩子成为朋友。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认主,做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做善解人意的父母,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体贴,并学会体谅你!做会说话的父母,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并乐于向你倾诉!做善于放手的父母,让孩子感觉到你的信任.并决心不辜负你的`期望!做有见地的父母,让孩子感觉到你的良苦用心,并努力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感悟 与孩子沟通最大的收获和感悟篇二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表现是否一致,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真诚交往,密切联系
教师要想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热情地与家长相交,在心理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过家园双方互相访问,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密切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还可定期开展家长个别咨询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班上的嘉睿、戎腾、乐添、郑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独立性较薄弱。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性呢?是这些家长们所关注的。因此在于家长的沟通中,我建议家长平时多给孩子一些处理事情的机会:如洗自己的手绢、袜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业本、小画书等。随着孩子常时间的锻练和培养,相信孩子们会逐渐增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与家长沟通的途径。
二、 尊重家长,增进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许多不合作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家长尊重不够或双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不可摆出一付教育权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对家长进行旁敲侧击,使家长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长,并让家长也理解教师,作为家长,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教师在与家长接触,不宜总是向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短处,向家长“告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指责,挖苦学生,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
三、激励帮助,搞好配合
为了使家长与教师更好地配合,教师应激励家长树立教育信心,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学生家长,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家长来说,应帮助家长指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丰等常有发现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为。事后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家长进行反馈和沟通,希望家园共同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并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幼儿予较多的关注,比方说: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引导幼儿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逐渐转移侵犯性行为。
四、以诚相待,摒弃功利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是处于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希望获得老师对孩子多一些照顾和偏爱。因此,百般讨好老师,寻找哪一位是班里的“主管”,哪一位比较好说话,就想办法或利用节日给老师:“意思意思”。倘若事后没有对他的孩子照顾好或存在误解,家长便开始论头品足,与其他家长结起伴来,言谈中表示出不满足或是做“最后发难”,使家长和老师不和谐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阴影,本来很快乐的学习生活,随着成人的议论纷纷而留下伤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坚决反对和杜绝利和交往直接或变相收学生家长的好处的行为,以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
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感悟 与孩子沟通最大的收获和感悟篇三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教师与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的引路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双方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目的,按说,家长与教师在大方向上,是没有矛盾的。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特点,
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与沟通中,也会出现家长与教师产生矛盾的现象,最明显的一方面是在沟通方面产生误解。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尽量保持与班上的几十名家长协调一致,良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沟通之本为爱心
教师首先要用自己宽阔的心胸来欣赏、包容、热爱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短处。本着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目的,来与家长进行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并且在交流中把自己的这种爱传递给家长、感染家长。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爱他的孩子,尽心尽责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工作。那么家长自然会信任教师,并且持积极的态度来与教师沟通,热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第二、先鼓励在提意见的沟通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完全否定。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情况时,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来表扬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进步。在肯定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一起共同来探讨孩子存在的小缺点,双方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这样,家长就会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我们、支持我们。如:我班的覃琅小朋友是个很安静、学习很认真的孩子,但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与小朋友一直不怎么玩的来,也比较少与老师沟通。在妈妈接孩子的时候,我首先向覃琅妈妈肯定孩子的懂事与乖巧,然后把她比较少与人交往的情况反映给她妈妈听,双方一起探讨孩子形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寻找帮助孩子改进的方法及家长和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方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既达到了家园同育的目的,而家长也不会因自己孩子有缺点或者在园表现不好而心情不愉快。
第三、及时反馈的沟通策略
一个班的孩子,有些比较文静,有些比较淘气。针对个性不同的孩子,教师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对于他们的家长,沟通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懂事、乖巧的一类孩子,教师不需要费那么的心思来管教,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也比较放心。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除了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外,还可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偶尔也要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地方。而对于比较淘气、容易伤害到别人的一些孩子,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来关注他们,对他们的要求也会严格一些。那么,教师就要在观察到孩子的顽皮后,把自己的这种教育想法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与这一类孩子的家长达成教育理念上的共识。当孩子在园做错事情时,教师除了严格要求孩子,向孩子讲清楚教师严格要求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事理,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应在家长接孩子的时候,及时对家长说明事情的情况。一来,可以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会避免出现个别幼儿不能领会教师的意思,回家对家长表述不清楚事实原由,让家长对老师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记得刚来南外的第一学期,有一天,我比较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玩耍、并影响到别人学习的孩子。孩子回家后,向家长诉说他在园所受的委屈,结果,第二天家长来园询问孩子昨天的情况。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误会,但这种家长上前询问的方式确实让我尴尬了一番。那么,针对目前班上一些因淘气影响别人利益或者犯小错误的幼儿,在坚持我的教育原则的同时,我会想方设法让这些孩子懂得教师对他教育的良苦用心与原因。同时,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第四、因人而异的沟通艺术
一个班的家长,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有许多不同。所以,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性格直爽、心胸开阔的家长,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今天宝宝上体育课把球打到别人了,我们要一起提醒他以后玩球时注意安全;而对于脾气急躁、比较没耐心的家长,教师又要运用循循善诱、多表扬、婉转提醒的沟通方式;对于缺乏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家长,教师要积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
总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怀着一颗一切为了孩子的爱心、热心地向家长介绍园内活动、教学状况;诚心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虚心地接受家长的建议;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等等。有了爱,我想,所有的工作也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当老师的也会做到问心无愧。
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感悟 与孩子沟通最大的收获和感悟篇四
作为有十七年工作经验的一线教师,我深知学生的品格培养和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密不可分的。随着近期学校组织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和大量阅读此类书籍,我的内心感悟很深。
教育孩子有很多方法,如"赏识、激励、管教、批评、惩罚等".但如果亲子之间的关心不好,什么教育手段都是徒劳的。关系是什么?按照权威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是人与人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就亲子关系而言,彼此的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而绝非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关系,亲子之间保持密切的关系,是胜过许多教育的,因此,学会与孩子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亲子关系成为教育孩子的核心问题。
这些沟通问题可能大多数的城市孩子的父母都很重视,也能去实施,但近几年,班级流动儿童的增长,流动儿童的亲子沟通就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我有以下看法:
首先是理解和尊重孩子。你是否细心观察、耐心倾听、用心感受孩子的愿望和要求、欢乐和痛苦、梦想和烦恼?可能流动儿童的父母们由于工作的繁忙、生活压力的增强,我们更"重视"的往往是自己,因为只有尊重孩子,你才可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你们才有可能有愉快的沟通。我们在和孩子的接触中,作为父母可能只是发现孩子又长高了,快赶上大人们了,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孩子的思想上也有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的可能是孩子不听话、犟嘴、不礼貌的一面,那我们选择的方法是理解和尊重孩子还是批评和责骂孩子呢?我认为作为家长要愿意听孩子们的解释或是他们的意见,少些责骂或冷漠,多些倾听,可能孩子更愿意和我们沟通,只要沟通没有问题,作父母的就有办法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关注孩子的成长。
其次是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做父母的都想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但是我们要讲究方法,打骂孩子有时确实能让孩子"怕",但是可曾想过,孩子这究竟是害怕惩罚还是真的信服了你说的话?我觉得,这可能适得其反,暴力只能让孩子内心充满恐惧和仇恨,而宽容才能让孩子感觉你的关心,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尊重、信服自己的父母。宽容孩子的错误并不是对孩子的错误放任不管,而是当孩子有了过失时,应给孩子一个认识、反省的时间和机会。因为孩子有过错并深感愧疚时,是最需要别人的理解和信任的,而父母就有责任承担这一责任,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更优秀,心里更健康。
最后是给孩子树立榜样。你会尊敬一个不停抱怨的人吗?你会和成天唠叨的人相处吗?是的,我们都不愿意。孩子也是同样的心情,这就需要父母的自我调节能力了,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受益的不单单是自己,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树立了正面榜样。
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沟通真是一门奇妙的艺术,只要我们做父母的重视它,设法与孩子无话不说、相互信赖、相互学习,相信我们的孩子将是最棒的!
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感悟 与孩子沟通最大的收获和感悟篇五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成了一个问题,两代人之间不再畅所欲言,取而代之的是父母“唠叨”、“啰嗦”和“指责”,而孩子对父母也从无话不谈,转向“回避”、“抗拒”,沟通的桥梁断裂。心理精神科专家认为,感觉和行为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只有孩子感觉好了,自然会通情达理。而父母常犯的错误是忽略孩子的感受,甚至加重了孩子的消极情绪。时间久了,父母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直到没法沟通了。专家表示,解决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其实很简单:承认并接纳孩子的感受!
4步帮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每个人都有脾气,孩子也一样。当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朋友那儿遇到“郁闷”的事时,他就想找一个人倾诉一下,比如孩子在学校弄丢了铅笔,回来就告诉妈妈:“今天我的红色铅笔弄丢了。上厕所之前,它还明明在桌子上,等我回来的时候,它就不见了。”此时,妈妈开始唠叨:“我早就告诉过你,自己的东西要保管好,你还真是笨,连自己的东西都保管不好。”原本孩子只是想要告诉妈妈自己丢了铅笔,发泄一下自己失望的心情,不料还被妈妈骂了一顿,心情更加糟糕!你想,这孩子以后再遇到事情还愿意告诉妈妈吗?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戚元丽说,孩子的消极情绪最多来自父母的态度。当孩子遇到问题与父母沟通时,做家长的首先要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接受其感受而不是指责和抱怨,其中有4个要点值得家长注意———
(1)认真倾听孩子的话。作为父母,不用急着为孩子找解决办法,也不用大声训斥,只要耐心地倾听,就能赢得孩子的心。
(2)用“噢”、“嗯”、“我知道了”之类的话语认可孩子的感受。
(3)把孩子的感受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比如当孩子诉说自己的红铅笔丢了,妈妈可以说:“很可惜,那可是你很喜欢的铅笔,你现在很失望吧?”
(4)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其实在诉说过程中,孩子自己就会平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更重要的是,他能意识到爸爸妈妈是自己的亲密伙伴,是值得信赖的人。
以接纳的语气和孩子沟通
“妈妈,我要去同学家玩。”“不行,你作业还没做完。”在孩子提要求、提想法的时候,家长可能早已给孩子安排好了“生活日程”。因此,在孩子不听家长安排时,实际上是两者之间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戚元丽说,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自然会摆出“家长”的姿态:一切得听我的安排,忽视孩子内在感受。于是,太多的“不”字从家长嘴里说出来,这样一来,沟通的效果自然不佳。那么,家长如何既坚持自己的原则,又不带来“冲突”呢?
戚元丽认为,合作首先是从尊重孩子开始,学会尊重他的想法。如果能以接纳的语气来沟通,少用“不”字,而是多提供一些信息,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孩子要去同学家里玩,妈妈可以说:“再过5分钟就要吃晚饭了。”或者尽可能用“可以”来代替“不”,例如孩子要去玩滑梯,妈妈说,“可以,当然可以,吃了午饭再去。”这样就明显减少了矛盾和冲突,在心理上,孩子更容易接受。
当然,与孩子沟通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当家长忍不住发了脾气,也要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比如说:“你这样胡闹,妈妈心里很难过。”家长也要学会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少管孩子,鼓励自立
“你今天在学校都做了什么了?”“老师今天表扬你了吗?”孩子一到家,家长就提一连串的问题问孩子。要不就是在写作业的时候,爸妈开始唠叨:“你坐直了写作业啊!”,“你看你,又在东张西望、磨磨蹭蹭”。总之,孩子的一举一动全在家长的眼皮底下,在家长的“监控”之中。面对这样啰嗦又“包打听”的家长,孩子自然反感。
实际上,家长完全可以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鼓励其自立。当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感降到最少时,才能使其成为具有责任感的人。
戚元丽提醒家长,更多的时候,要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尊重其付出的努力。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比如从同学、老师、朋友那里得到帮助,只有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亲身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滋味,孩子才能逐步成长。
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感悟 与孩子沟通最大的收获和感悟篇六
目前,一些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并不融洽,刨根究底,原因是什么呢?我想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道出自己的心声,分析一下大多数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的原因:
1.家长不了解、不理解孩子
我举两个例子:如果孩子想去生态园,家长却带孩子去广场,孩子玩得不开心,家长却说:“我带你去玩,你却顿着脸,真难伺候,我就应的吗?”孩子在校学习已经很累了,回到家放松一下,家长却说:“就明白玩。”孩子正在辩解,家长却插话道:“谁不累?我每一天要工作,你看看__×,多努力……”有时候,家长难以准确理解孩子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不明白孩子想要什么,而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已经做得很好,至于亲子关系不和谐,只是孩子单方面的错误,有时还振振有词,所以孩子怎样能和家长沟通顺畅?
2.家长孩子沟通少,错怪孩子
孩子有时出于善意会做一些“家长认为不合理”事情,想给予家长一些温暖,而家长却不领情,不明白孩子做这些事的初衷就严厉批评。周星驰小时候家穷,他的妈妈不舍得吃鸡腿。有一天,周星驰故意把鸡腿掉到了地上,因为这样妈妈心疼,才会吃鸡腿,但却遭到了妈妈的`毒打。孩子这样被误解,就像社会中的“扶不扶”一样,好心扶了老人,却被讹诈,孩子会十分失落和难受。如果这时家长又不及时和孩子沟通,孩子可能会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
3.抓得太紧,不会放手
孩子就像家长手中的一只蚂蚁,如果非要用力握紧拳头,从不给他留出自由的成长空间,蚂蚁便会奋力反抗。“不打不成材”的思想也许在有些父母的脑子里依旧存在,打骂孩子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与逆反心理。发生在同学身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4.我都是对的,不讲理
由于时代原因,大部分家长和孩子的精神与物质需求上是截然不同的,已经构成了代沟。有一些家长的思想并没有进步,还用十年前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当有冲突发生的时候,由于观念的不同,常常会直接否定孩子的意见。难道家长必须是对的吗,难道孩子就必须是错的吗?应对冲突,我认为更就应摒弃家长是就高高在上这样的观念,俯下身子认真听听孩子的心声,以平等沟通来解决问题。
5.照搬方法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不同的,有些家长从网上学习到一些方法,便会死搬硬套到孩子身上,就认为学霸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常常忽略孩子的实际状况。为什么中国不学习欧美强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走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贴合中国国情,才能发展,才能救中国。再举个例子,有的孩子适合晚上背书,而家长非要让孩子早上背书,学习怎样会有效率呢?所以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6.不尊重孩子,出尔反尔
当孩子和家长说话时,家长是否打断过孩子?当家长生气时,是不是把孩子当成了一个出气筒?当家长答应好孩子一件事,孩子做到了,家长觉得到当时许下的诺言太草率时,家长是不是想方设法地应付,甚至偷梁换柱。
7.激将法
激将法用的次数不能过多。当孩子没考好时,家长在一旁说我以后不指望你养活了;当孩子做错一件事情时,家长在一旁说你就这样了。家长都是恨铁不成钢,想激起孩子学习的热情,但孩子往往会厌烦这些话。激将法对爱耍聪明但有些懒惰的孩子管用,因为人最害怕的是自己的价值被否定,但大多数孩子缺乏的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大部分的孩子并不是不努力,但家长的一句话就能把孩子定性为:就是你不努力,你学习不好,你以后就在家呆着吧,你就是社会败类。
8.家长不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来说是“真理的象征”,是“正确的代名词”,对孩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果家长一向闯红灯,无可置疑,孩子也会闯红灯;家长一向充满正能量,雷厉风行,那孩子也会用心乐观,做事讲求效率。家长的“言传身教”很重要。
家长们能够根据以上资料扪心自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能够放低身份平心静气地与孩子聊聊,且陪伴且珍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都是追梦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fanwen/xindetihui/6e7052c11f362372beca3834338bd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