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论文:当前廉政文化活动魅力实践思考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在当前开展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过程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个主要受众群体去把握和研究,既坚持廉政这个核心,又高扬时代主旋律,才能彰显出廉政文化活动的独特魅力。
一、廉政文化活动日益体现出多元化和时代感
廉政文化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一系列主题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廉政文化作为新时期的一种文化形态,多以文化和艺术的表现手法,使得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互相融合、渗透,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更具人性化、情趣化,发挥着引导、教育、塑造、激励和鼓舞的重要作用。同时,为适应新时期反腐倡廉形势以及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廉政文化也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表现形式,体现廉政文化的鲜明时代性。
廉政文化活动是廉政文化的主要载体,通过活动的开展来营造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并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组织和参与,从中获益。因此,廉政文化活动是建设性的活动,廉政文化只有深入广大群众才能使其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各种新颖独特、影响广泛的廉政文化活动,使廉政理念渗透到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领域。廉政文化活动通常借助于大众传媒的手段,营造出适合大众口味,具有时代气息,体现出活动形式和载体的多样化。因地制宜,应时而生,结合地方文化、行业文化,充分体现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充分拓展了廉政文化活动的外延。
在实践中廉政文化活动逐步形成教育式、体验式、感悟式、惊醒式等类型。常见的有廉政党课、主题教育会、廉政理论交流、廉政文艺节目、评选勤廉先进典型、廉政文艺创作、廉政书画展示、案例警示会、廉政公益广告等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让无形的廉政理念通过一定的载体外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物质的、具体的、实在的东西。
二、廉政文化活动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和实践性
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在不同岗位,职位、工作性质、文化程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育对象的不同,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承载着不同的活动载体。同时,廉政文化活动需要经过认真探索和努力实践,创新形式,不断开创出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新载体,从而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发挥出廉政文化的最佳成效。近年来,各单位、各部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努力用廉政文化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深化内涵,创新方法,拓展领域,使廉政文化活动取得新成果,积累新经验。但与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还有诸多不适应、不完备的地方。
一是认识错位,缺少推动力。尚有不少干部甚至于一些领导干部,对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错误地割裂经济建设与廉政建设的辩证关系,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总认为经济建设是硬指标,廉政文化建设是软任务,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组织不力、支持不够、推力不足,缺乏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强有力的领导。有的未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纳入议事日程,统筹安排考虑,实行齐抓共管,片面地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完全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情,部门之间缺乏协作配合,使纪检监察部门“单打独斗”、“单兵突进”,唱“独脚戏”。过多地强调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而忽视了对普通群众廉洁意识的灌输和廉洁行为的培养,造成参与性不强,覆盖面不广,社会基础不实。
二是内容呆板,缺少吸引力。有的单位没有贴近群众、走进生活、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干部群众的实际需要,没有考虑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群的特点和教育需求,往往凭组织者的口味和想象开展教育活动,无法做到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感化力不强。有的单位对廉政建设的理解不到位,并没有把业务工作和廉政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而是就业务抓业务,就廉政抓廉政,形成了业务工作、廉政教育“两张皮”,结果使廉政教育变成了空洞无物的口号。有的单位没有有效把握警示教育的受众面,警示教育开展偏多,正面引导相对偏少,容易造成部分群众对我国反腐败工作产生片面认识。
三是方法简单,缺少渗透力。不少单位缺少组织廉政文化活动的灵活性和时代感,廉政教育跳不出旧框框,说教味浓厚,教育的方式方法机械教条,缺乏创意,没有运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组织活动,群众参与的热情不高,渗透性不强。有的廉政文化活动往往是局限于记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再拉上几条标语、喊上几声口号,放上一两部廉政教育片,就这么简单的“老三套”。廉政文化活动推进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廉政文化同地方传统、文化底蕴、民族风情结合不紧密,缺少亲和力和感染力;没有广泛进入到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和家庭中去,缺乏渗透力和影响力。
四是机制缺陷,缺少生命力。廉政文化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形式更多的侧重于文化层面,而对制度、体制上的设计和安排缺乏系统性,不够健全和完善,刚性约束不强,超前性研究不够,制度建设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廉政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等方面研究得不深,可操作性不强。廉政文化活动是一个课题,有的单位对其概念、内容、对象、举措等方面认识模糊,不知抓什么、怎么抓,也没有纳入整体工作部署之中,纪检监察部门的组织协调缺乏刚性机制保障,很多情况下处于单打鼓、独划船的尴尬状态。有的单位对暴露出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的、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也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和风险预警,“前腐后继”现象仍然存在,个别“问题干部”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达不到惩前毖后的效果,造成不廉洁现象出现的反复性和蔓延性。
三、廉政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改进,突显其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特色性、时代性,这样,廉政文化才有生命力和魅力,才能被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不断增强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一是要提高认识,理顺“三个关系”。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立足”与“面向”的关系、“大众餐”和“特色菜”的关系。切实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和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整体工作部署之中,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廉政文化活动既要立足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同时要面向全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既要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完成好“规定动作”;又要充分挖掘本地区、本行业特有的教育资源和文化优势,完成好特色鲜明的“自选动作”。
二是要完善内容,实现“三个结合”。要利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收集、积累、传播教育内容上的及时性、可动性、生动性优势,分别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层次的人群设置可选择性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谋划廉政文化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既要站得高、看得远,又注意切合实际;既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造声势、聚人气,又要抓落实、出成效;既要抓好当前工作,又要着眼长远。既要以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情操为核心,挖掘廉政文化活动的内涵;又根据不同群体对廉政文化建设多层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些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廉政文化活动。既充分发掘廉政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又要善于借鉴和吸收,做到“务虚”与“务实”相结合、“高雅”与“通俗”相结合、“借鉴”和“创新”相结合。根据形势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载体和形式,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
三是要创新形式,体现“三个特性”。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主渠道作用,以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全力打造鲜活生动的大众文化,阵地建设力求体现广泛性、活动形式力求体现生动性、载体选择力求体现融合性,以贴近性、生动性、趣味性、通俗性吸引人民群众,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把廉政文化活动与各级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党风廉政大宣教格局有机融合,与重点项目建设、文明创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等一起规划实施,不断拓展廉政文化建设领域,增强廉政文化教育的渗透力。
四是要强化机制,实现“三个转变”。要将廉政文化活动纳入纳入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发挥整体效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建立对廉政文化活动的考核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使廉政文化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虚抓”为“实做”,变“软任务”为“硬指标”,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日常化、制度化、长效化。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fanwen/xindetihui/8d52c8ff4b48e2567abd0c0f298b69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