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心得体会

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四)

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四)



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四)

自96年参加工作以来,我担任了9年的班主任工作。在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探索,逐步摸索出几点管理方法,总结为先“扶”后“送”再“放”,逐步放开。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扶——送——放”的方法,简单的解释就是“扶上路——送一程——放开手”,在三个阶段中,“扶”是关键,也是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新接的年级或初始年级,“扶”不好,就谈不上“送”和“放”。所谓“扶”,就是“扶”着学生走,“扶”上正轨,“扶”要早,要严,要勤。早扶,就是新编班刚一组建起来,就要开始“扶”;严扶,就是不放过细小的问题,不放过个别不良现象,及时“扶”正;勤扶,就是班主任基本上跟着学生走,学生在校时间内,班主任基本上不离开学生,只要不上别班的课,就要尽量同学生见面。我抓住一学期开学之初,一周开头和一天的开头以及放学前后这几个关键时刻,抓苗头,抓征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千万不让问题成了堆才去“扶”,那时既费时、费力,又见效甚微。

为了把“扶”抓落实,光靠班主任是不行的,还必须物色、选拔好班干部,作为协助班主任“扶”的骨干力量。当然,班干部也是班主任“扶”的重点对象之一。新班编成后,迅速物色好班干部,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以班干部为骨干的领导班子,一起“扶”着全班同学走正道。

为了“扶”在根上,“扶”在心上,“扶”出成效,我为自己规定了腿勤、口勤、手勤,就是勤进班、勤检查、勤教育、勤记载。从早锻炼到放晚学,班主任利用一切机会同学生见面,找个别学生和干部交谈,有时虽只三言两语,但抓住了重点,“扶”得及时,学生受到了教育,密切了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班主任是真正在关心他,班主任是他们的良师益友,而不是“老虎”、冤家对头。

第二个阶段是“送”,就是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段观察,目送一程,意送一程。在这个阶段,以检查学生控制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为中心内容。班主任不必“事必躬亲”,时时“督阵”了,采取“遥控”的办法。此阶段班主任直接找学生谈话、解决问题相对减少了,退居“后指挥”。许多工作,是通过班上的干部和积极分子去做。这对干部和自觉性较强的学生来说,已进入了“放”的阶段:对一般学生来说,就是继续考察,看他一段时间,发现了问题,再及时教育。

“送一程”,就是鼓励学生自己走路,用自己的双腿走正确的成长之路,不再靠老师“扶”着走,推着走。这个阶段,班主任的“勤”字不再表现为时时都在学生身边,而是让学生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地遵守组织纪律,搞好学习,炼好身体。

第三个阶段是“放”,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为自己开始着手写一部成才自传,自觉为班集体争光,批批实实地搞好学习,自觉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并自觉地检查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班主任 www.banzhuren.cn)在这一阶段中,班主任要做好调查研究,看哪些学生可以“放”,哪些学生还需要“送”,哪些学生还要帮一帮。一周,或者更长一点时间,集中小结一次,表扬好人好事,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指出努力方向。这种小结,有时是通过班会进行,发动每个学生自己小结,肯定成绩和进步,找出差距与不足之处,有时是先让班长或团干部小结,然后班主任补充、纠正,后一种形式,既锻炼了班干部,又为学生树立了自尊、自重、自强的榜样。

在第三阶段中,表面上看来,好象我有些“撒手不管”了,其实我也是有些“撒手”了,但并不是“撒手不管”。只是:第一,我的“撒手”,是有前提的,是以“扶”、“送”的结果为基础的,没有第

一、二阶段的“扶”和“送”,想“撒手”也不成,如果是硬撒,势必不可收拾,班风必然出现较大的逆转;第二,“管”的方式变了,“管”的重点也变了,对少数“旧病复发”、重犯纪律的人和事,我绝不放过,仍然坚持多启发、多诱导,多做个别工作,帮助分析思想出现反复的原因,找到继续前进的力量和勇气;第三,在第三个阶段,我的工作,重在出主意,用干部,当参谋,其它事情让同学们自己去管。因此,我不是“撒手不管”,而是“撒手”大胆地让同学们自己去管。

“扶——送——放”的管理方法,无论是对一个班,还是一个人,并不是绝然分开为三个阶段的。一般地说,低年级“扶”的时间长一些,在一学期当中,学期开头“扶”得多一些,期中少一些,期末更少一些;对一个学生来说,自制力较强的同学“扶”得少一些,“扶”的时间也短一些,“扶”的次数也少一些,对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则反之。高年级时其重点是“送”,但对有的学生来说还可能要“扶”;到六年级时,才是以“放”为主,即是放手让他们走自己的路。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