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心得体会

最新依靠群众求胜利,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大全(十一篇)

最新依靠群众求胜利,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大全(十一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依靠群众求胜利,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篇一

在一个政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上,一个词汇打破历史性记录地出现了145次,而这个极普通的大众性词汇,就是“人民”,而这个举国瞩目的大会,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充分而彻底地体现着这个执政党崭新的人本理念和为民情怀。作为这个成立92年、拥有近8千万党员的执政大党,她的“三大作风”的法宝之一,就是“群众路线”。她号称其不断践行和实践的群众路线,是该党不断壮大、兴盛发展、具有不竭动力和永久旺盛力的生命线。

中国共产党曾向中外媒体表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它在今天被赋予了更加崭新的涵义。“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的报告更加明确了走群众路线、做群众工作的新的重要含义,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中国革命的斗争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回顾我们党在战争年代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和颠覆。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依靠群众,依靠信念,勇于胜利,取得了历史辉煌的伟大胜利。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佐证。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和具体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群众路线是我党发家和发展的传家宝,既有理论上的成熟,更有实践上的检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如何发展,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放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改变,否则,我们就会丢掉执政的土壤、丧失执政的根基。党的群众路线关系着民心向背,左右着党群脉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执政环境的优化,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人民公仆”变为“群众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从心理上拒绝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等等。诚然,这些现象仅存于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行为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要保证群众路线不失其根本实质,必须要提高走群众路线的能力,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党员干部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党的所有工作和一切发展都需要群众参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党的领导、实现科学执政的最好“助推剂”。党员干部要发挥宣传的作用,通过建立党群思想沟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见、建议的新平台,把群众组织、调动起来。

新时期,新任务,党给我们广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奋进目标,要求我们从更加善于做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管任何时候,群众都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撑和基础,这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新生动力。群众路线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思想,把党的奋斗目标凸显集中地概括了出来,认真学习领悟,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具体工作之中,切实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在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福利,愉快和谐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着力树立群众观点、着力解群众决突出问题、着力改进工作作风、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努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这正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

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走好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群众变得尤为重要。新时期的群众路线是要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地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群众路线不是简单的送温暖和施恩惠,是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关注大众民生,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真正的为老百姓做实事,真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管是在什么时候,群众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最有力的后盾,这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坚持群众路线,将权力用于群众之中,权为民所赋,亦当为民所用,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服务和奉献,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多干实事、多办好事,努力将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职能优势,将权力化作服务群众的工具,引导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队伍积极为群众服务,当好群众的“勤务兵”。

就国企而言,存在着企业效率与职工个人利益、企业盈利与职工劳资待遇、企业利润与职工生活福利、企业条件与职工生产环境,以及企业管理发展模式与职工切身利益的享受分配等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和情感交结的操作环节及法规流程。作为国企党员干部和领导,更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和职工的沃土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企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职工、政治上代表职工、感情上贴近职工、工作上为了职工,一切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出发,多为职工群众着想办事,大走群众路线,实施厂务公开,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手段,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不断解决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分配等各方面的基本问题,达到均衡、和谐、有力、成效,才能使企业和职工群众共同品尝到改革发展的硕果、享受和谐进取的乐趣、体验恪尽职守的快乐、拥有积极奋斗的希望,才能得到职工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才能在国企建设和事业发展中取得新发展,迎得新胜利。

依靠群众求胜利,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篇二

我们党是依靠群众起家的,坚持群众观点、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防止脱离群众最大危险、经受住“四大考验”的利器。领导干部要从党长期执政的高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做好基层群众工作。

树立群众观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

今天,尽管群众工作面临的环境、对象、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这个传家宝不能丢,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能变。领导干部应保持警觉,牢记群众观念,增进与群众交流,切实对群众负责,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赖。只有主动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切准群众脉搏,掌握社情民意,做到耳聪目明、情况熟悉。真正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当作亲人,正确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关系,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树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形象。

牢固树立群众观就是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对党群关系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像舟和水、鱼和水、种子和大地、公仆和主人、学生和老师等等,这些强调的都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一是切实尊重群众主体地位。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善于保护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的群众支持。

二是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幸福。

三是站稳群众立场对群众负责。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绝不能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

树立群众观要求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领导干部联系群众不直接,缺乏与群众的直接交流,这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联系服务群众,重在“直接”、贵在“经常”。

一是多攀些穷乡亲,直接联系普通群众。

二是勤下基层蹲点,直接掌握第一手情况。

三是树立阵地意识,直接把群众工作做到网上去。

四是坚持重心下移,直接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在手上。

树立群众观要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当前社会思想多元性、独立性、选择性日益增强,各类利益矛盾关联度大、交织性强、影响面广。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既要坚持有效管用的老办法,又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一是运用公开的方法。凡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都应该公开。

二是运用民主的方法。我们要主动适应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利益诉求日益多样的新形势,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有地方说话、说话有人听、有事能解决,紧紧依靠群众做好工作。

三是运用法治的方法。越是群众关心、越是事情重要、越是矛盾突出的问题,越要坚持依法办事。要加强普法教育,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性表达合理诉求。

依靠群众求胜利,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篇三

中国共产党93年的光辉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人民,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我们需要进一步树牢群众观、践行群众路、做实群众事。

一、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必须牢固树立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根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树牢以下群众观点:

其一,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创造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调,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变革与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创造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的各种条件,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发挥历史主体作用。连云港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去创造,其中,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做好组织发动工作。

其二,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来自人民。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认识事物、探求真理、孕育智慧的主体作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人民在一起,以人民为师,向群众问计。现阶段,我们连云港要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推动港城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进程,必须从人民群众当中凝聚智慧,汲取力量。

其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顺应民心,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反之不然。我们党93年的奋斗历程,始终坚持权由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地方党委,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这是一种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

其四,人民是否满意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原则。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人民是否满意,这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连云港的贯彻落实者,无论是抓改革,还是抓发展,还是抓稳定,推进工作的路径有所不同,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全市500万人民,这是努力的方向,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二、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必须自觉践行

早在1920xx年9月,中央在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就明确提出“群众路线”这一概念。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将群众路线写进《党章》。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也是我们各级党委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建设年代如此,改革开放年代亦是如此。

第一,切实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顾名思义,生命线就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一条线,就如毛泽东同志阐述的那样,“我们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只能是鱼水关系,正如鱼不能离开水一样,我们的党一刻也不能离开人民群众”,“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儿却永远离不开水”。如果没有唤起农工千百万,同心干,就没有我们党的今天。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永葆青春活力,无往而不胜,背离这一点,我们党就会失去群众的根基,我们的事业就会举步维艰。

第二,切实把践行群众路线落到实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群众路线渗透于三大法宝的各方面,贯穿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反映三大法宝的核心精髓。人们常说,延安红色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根据群众创造搞出来的”。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凡属正确的领导,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点我们必须始终坚持。

第三,切实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吹响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号角,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继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而且要求我们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经受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谱写中国梦,包括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篇章,依然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一起携手奋进。这一点,在连云港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三、树牢群众观、践行群众路,关键一条就是做实群众事

作为地方一级党委,如何造福一方百姓,是义不容辞的政治使命。我们连云港市委注重把做实群众事,作为树牢群众观、践行群众路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和抓手。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群众利益至上,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做到大中小三个层面并举,立体式解民忧、惠民生,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1.在“大”的层面,坚持重大民生问题集中专办。对影响大、涉及面宽的重大民生事项,坚持党政联席,书记市长会办,召开民生事项专办会,集中精力推动问题解决。比如,连云港处于水系末端,城市水质差,针对长期困扰我市、群众关注度很高的饮水安全问题,我们坚持沭新渠送清水工程、蔷薇湖应急水源地工程、城市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三管齐下,目前,沭新渠送清水工程已经竣工,蔷薇湖应急水源地工程和城市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饮水安全保障体系逐渐形成。比如,针对行政审批环节多效率低的问题,正在按照“审批事项数量降到100项、基本建设审批用时控制在100天、审批事项集中率100%”的“三个一百”目标加快整改。比如,针对农民工进城住房保障问题,我们把优秀农民工纳入申请市区保障性住房范围。比如,针对市区低洼易涝片区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今年将16个片区列入年度整治计划。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召开3次民生事项专办会,对49个重大民生问题集中会办,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及时跟进督查,确保事事见到实效。

2.在“中”的层面,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听民声、重民意,才能得民心。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实施“百件惠民实事、百案攻坚化解”、“双百”工程,在全市排出100件具体的民生实事和100件信访积案,按照分级负责、联动推进原则,实行档案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目前,“双百”工程的办理责任和时序进度,正在逐项分解和落实中,100件民生实事,95件按序推进,100件信访积案加快妥善化解。与此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面对面、心贴心”服务群众“七个一”活动。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挂钩1个村(居)、帮扶1户困难家庭、资助1名困难学生、联系服务1家企业、解决1件信访案件、参加1次农村生产劳动、开展1次社区志愿服务。目前,全市100多家单位和部门的10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分别建立自己的联系点,累计下基层调查研究2410余人次,参加农村生产劳动610余人次,帮助困难家庭、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560多个。这些民生工程,维护群众利益,得到群众的拥护,增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

3.在“小”的层面,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民生事情无小事,再小也能以小见大,我们注重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事做起,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在全市组织开展“实现群众微心愿”活动,积极征集群众微心愿,认真办理群众微心愿,帮助达成群众微心愿,将“群众有事我来帮”、“群众心愿我来办”转化为机关部门的具体行动。我们在市委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网站设立“群众微心愿”留言板,在12345政府服务热线开通微博征集。对市本级和各县区征集到的每一个微心愿都严肃对待,认真交办,在汇总、合并的基础上,已经办理群众微心愿743个,对合理的微心愿做到件件有回音、有办理。例如“路灯不亮”、“道路坑坑洼洼”、“小区不通公交”、“小区菜园子占了绿化带”,“施工车扬尘”、“自来水不正常”、“垃圾堆没人清理”、“小区停车难”、“噪音扰民”,以及家庭困难需要电视机、电动车、电饭煲……一个个看似不大、但又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心愿得到解决,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教育实践活动的认可度、满意度。同时,这些生动鲜活的事例,正是我们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坚持惠民利民的民本思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实实在在的体现。

依靠群众求胜利,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篇四

同志们:

党的报告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出,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各级党组织当前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一、深刻认识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涵和意义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具体表达。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正确运用的典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核心,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强调了实事求是,要深入基层调研,深入群众学习,集中民意,科学决策,再回归群众贯彻落实。所以说,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不断巩固和扩大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执政基础和长期执政才有根本保证。坚持

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进程的一项基础工程。

二、正确看待当前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

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深化认识新时期“群众”这一概念。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群众内部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和维护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体性矛盾日益突出,党的群众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案件,往往有群众工作或缺位软弱、或简单粗暴的原因。新形势下党统筹协调群众利益关系的难度在加大,很多群众问题不能“一刀切”解决,或只依靠简单行政命令、情感号召解决。一些党员和干部不能很好地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党性原则,不闻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晓民忧民怨,不尊重群众意愿、不维护群众权益,在思想意识和决策办事上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更加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以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高度认识全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要以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一)深入调研,解决群众热点难题。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

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激励群众自觉参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建设和享有成果的主体。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群众工作的重点,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贴近群众,加强群众观念教育。加强坚持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使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人心,特别是党员干部对群众路线理解和对群众路线作用的认识。一是开展群众观念主题党课教育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上党课讲党史,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领导带学”活动等方式,让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日常工作中为群众做好事实事。二是重点将群众观念教育纳入各级党校培训内容,让党员干部更系统地接受群众观念教育,更全面认识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联系群众,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坚决落实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一是坚持从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二是各级党组织要对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制出更具体的细则。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要坚持从最能体现良好作风的具体事情抓起,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改进调查研究、改进新闻报道,力戒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多干让民众得到实实在在利益的好事实事。三是继续深化党群连心工程,形成长效机制,制定出台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依靠群众,着力创新群众工作。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构建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机制。一是扩大群众参与,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变“上访”为“下访”,在基层收集带有原汁原味、带有现场温度、带有鲜明情绪的群众意见,在一线宣讲政策,在一线解决问题。二是接受群众监督,健全工作机制,引导群众监督,强化监督考评,巩固和继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注重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增强党组织工作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三是服务群众需要,抓好基层政务服务延伸。

依靠群众求胜利,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篇五

曾说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一个政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上,一个词汇打破历史性记录地出现了145次,而这个极普通的大众性词汇,就是“人民”,而这个举国瞩目的大会,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充分而彻底地体现着这个执政党崭新的人本理念和为民情怀。作为这个成立92年、拥有近8千万党员的执政大党,她的“三大作风”的法宝之一,就是“群众路线”。她号称其不断践行和实践的群众路线,是该党不断壮大、兴盛发展、具有不竭动力和永久旺盛力的生命线。

中国共产党曾向中外媒体表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它在今天被赋予了更加崭新的涵义。“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的报告更加明确了走群众路线、做群众工作的新的重要含义,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中国革命的斗争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回顾我们党在战争年代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和颠覆。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依靠群众,依靠信念,勇于胜利,取得了历史辉煌的伟大胜利。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佐证。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和具体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群众路线是我党发家和发展的传家宝,既有理论上的成熟,更有实践上的检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如何发展,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放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改变,否则,我们就会丢掉执政的土壤、丧失执政的根基。党的群众路线关系着民心向背,左右着党群脉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执政环境的优化,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人民公仆”变为“群众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从心理上拒绝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等等。诚然,这些现象仅存于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行为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要保证群众路线不失其根本实质,必须要提高走群众路线的能力,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党员干部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党的所有工作和一切发展都需要群众参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党的领导、实现科学执政的最好“助推剂”。党员干部要发挥宣传的作用,通过建立党群思想沟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见、建议的新平台,把群众组织、调动起来。

新时期,新任务,党给我们广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奋进目标,要求我们从更加善于做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管任何时候,群众都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撑和基础,这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新生动力。群众路线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思想,把党的奋斗目标凸显集中地概括了出来,认真学习领悟,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具体工作之中,切实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在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福利,愉快和谐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着力树立群众观点、着力解群众决突出问题、着力改进工作作风、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努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这正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

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走好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群众变得尤为重要。新时期的群众路线是要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地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群众路线不是简单的送温暖和施恩惠,是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关注大众民生,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真正的为老百姓做实事,真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管是在什么时候,群众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最有力的后盾,这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坚持群众路线,将权力用于群众之中,权为民所赋,亦当为民所用,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服务和奉献,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多干实事、多办好事,努力将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职能优势,将权力化作服务群众的工具,引导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队伍积极为群众服务,当好群众的“勤务兵”。

就国企而言,存在着企业效率与职工个人利益、企业盈利与职工劳资待遇、企业利润与职工生活福利、企业条件与职工生产环境,以及企业管理发展模式与职工切身利益的享受分配等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和情感交结的操作环节及法规流程。作为国企党员干部和领导,更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和职工的沃土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企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职工、政治上代表职工、感情上贴近职工、工作上为了职工,一切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出发,多为职工群众着想办事,大走群众路线,实施厂务公开,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手段,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不断解决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分配等各方面的基本问题,达到均衡、和谐、有力、成效,才能使企业和职工群众共同品尝到改革发展的硕果、享受和谐进取的乐趣、体验恪尽职守的快乐、拥有积极奋斗的希望,才能得到职工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才能在国企建设和事业发展中取得新发展,迎得新胜利。

依靠群众求胜利,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篇六

群众是相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言的一个广泛社会群体,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身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践行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既是党的从战略思维、政治高度、全局视野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共中央关于作风建设八项规定的延伸。这项活动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都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牢固确立群众意识,随时想着群众,处处依靠群众,事事为了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性观念的源头。把群众意识贯穿于我们党工作宗旨、方向、途径和目标的各个方面,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和关键。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确立群众观点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同志1943年10月在《切实执行十大政策》一文中指出:“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同志20xx年12月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到群众之中,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在群众最盼的时候慰民心,在群众最急的时候解民忧,在群众最难的时候办实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总之,党的群众观点就是承认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群众观点这个被社会理论和社会实践铸成的认识基石,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成为我党考虑问题的第一前提。

到群众中去是正确决策的科学阶段和必要部分。各级党委政府、各执法工作部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除了必须坚持依法决策、按规则和程序决策、决策权责统一之外,还必须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切实落实群众在决策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并形成系列制度。

为群众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的思想作风。同志指出:“一些领导干部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很重要的是政绩观出了问题,个人主义思想在作祟。”因此,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确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以群众愿意与否、满意与否、高兴与否作为评价政绩的唯一标准,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姿态察民情、消民怨、解民需,回归干群的鱼水关系。渭南市多年来把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抓好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等切身大事,使得群众的幸福指数与gdp同步得到增长。此外,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渭河综合整治任务,加大渭北旱塬和中部盐碱滩涂地区扶贫攻坚力度,着力推进秦岭北麓避灾扶贫移民搬迁,让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高了最低层群众的收入,扩大了中等收入群体,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宗旨服务群众,时刻想到群众,事先谋划为了群众,是已被历史证明的中国共产党考虑问题的思维特征。

主动为群众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同志20xx年11月在《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一文中指出:“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一论断为我们主动服务群众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也是我们“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基本尺度。“照镜子”主要是对照学习党章,深入基层调研,顺应群众要求,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正衣冠”主要是严明党的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端正自身行为,维护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查找“四风”产生的原因和背景,自我净化、自我提高,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治治病”主要是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作风方面有问题的党员、干部要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要及时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只有如此,才能逐渐增强为群众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参与。

建立联系群众长效机制是党的工作规律。首先建立与群众的协商对话机制。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是到群众中去的第一步。群众相信我们,寄希望于我们,才会把心中的忧虑、怨气、困难表达出来。其次建立岗位践行机制。从上到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必要的,在此过程中,还应注重每个人本职岗位的具体践行。不能办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甚至“吃拿卡要”,与党的群众路线格格不入。要把全体机关干部岗位践行群众路线、提高工作效率、开展“马上就办”的活动长期坚持下去。此外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一般而言,制度是由人制定或自发形成的,具有普遍性。它是激励、支配和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和规则体系。只有把践行群众路线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形成检查、督促、举报、反馈、奖惩的良性机制,群众意识才能牢固而持久地表里如一地形成。

依靠群众求胜利,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篇七

勇于胜利首先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只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才会激励人们产生出巨大的勇气,克服艰难险阻,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果只是满足个人的狭隘愿望,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终究会被历史淘汰。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因为有对中国革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才会产生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战胜一切困难的超凡勇气,产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顽强斗志,产生在敌人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勇于胜利还要有敢闯新路的勇气。任何人做任何事都希望胜利,甚至渴求胜利,但是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有的人因为困难和挫折中途放弃了,这不是勇于胜利。勇于胜利是无论前面多么艰难险阻,不管脚下多么羁绊重重,都能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克服困难,争取最后的胜利。土地革命时期,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遭到严重挫折,以毛泽东、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燃起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独特道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勇于胜利,还要依靠群众。勇不是匹夫之勇,只有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关心和帮助群众,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和群众一起,爆发出战天斗地的勇气,克服一切困难,取得胜利,这种勇才是真正的勇。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依靠群众,才能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连续击退了反动势力的四次“进剿”和三次“会剿”。

井冈山精神的勇于胜利,用在今天,仍然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激励我们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样崇高的共同理想,足以让我们产生一往无前的勇气,克服前进途中的重重困难,最终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在今天,勇于胜利,还需要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在前人没有走过的地方,开辟新路,这本身就需要有一种大无畏的勇气,需要实事求是,反复实践,取得第一手资料,为最后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从没人走过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勇于胜利,更不能害怕失败,也许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会有一时的挫折,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最终的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在今天,勇于胜利,还需要我们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不是一无所惧,不是单打独斗。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紧紧依靠群众,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使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这样,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勇于取得最后的胜利。

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前途可能还有挫折,还有崎岖,但是我们将坚定自己的信念,克服艰难险阻,勇于取得胜利。

依靠群众求胜利,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篇八

邓小平说过: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群众路线这个党的传家宝不能丢。

如今,一些党员干部感觉群众工作难做:办了不少关系民生的好事、实事,群众还是不太领情;而稍有不足或失误,群众就会提出批评。这一困惑的背后是一些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淡化,没能摸准群众的脉搏,没能贴近群众的心窝。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不仅有发展经济这个大需求,还有许多细致入微的诉求,如改善就业、就医条件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这些问题都涉及群众的生活质量,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群众就不满意我们的工作。“百姓心中有杆秤”,在群众眼里,判断党员干部是不是执政为民,最直接的标准就是有没有真心实意地维护和实现他们的切身利益。客观来看,当前,少数党员干部“雁过拔毛”、吃拿卡要、优亲厚友、办事不公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引起了群众的反感;有些党员干部不愿意深入群众,不愿意到基层去,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致使决策有漏洞、工作有缺陷,群众照样不满意;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持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脱离了人民群众,就如同鱼离了水、树断了根,将会因失去力量的源泉而招致失败。在血与火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向群众求教,群众教会了红军用土法制盐,还带着红军上山采草药,使得许多物资供应上的困难迎刃而解;淮海战役期间,数百万群众奔走在通往战场的大路小路上支援解放军,“最后一粒粮,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女,送到咱队伍上”,形成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历史证明,真正的铜墙铁壁、真正的英雄是广大人民群众。正是因为我们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人民群众谋幸福,才在各个历史时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群众路线这个党的传家宝不能丢。近年来,我省集中开展“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提高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制度化水平和针对性,用实干和实效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当前,我们要“在弘扬井冈山精神上走在前列”,更应继承“日穿草鞋、夜打灯笼”的优良传统,在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与时俱进,切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办事难、办事不公等问题,集中开展整治和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全省上下凝聚强大的兴赣合力,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向着“绿富美”的美好前景砥砺前行。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只要广大党员干部迈开步子问政于民、俯下身子问计于民、卷起袖子取信于民,我们党就能铸牢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长治久安的基础,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持续接力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依靠群众求胜利,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篇九

同志们:

党的报告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出,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各级党组织当前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一、深刻认识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涵和意义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具体表达。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正确运用的典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核心,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强调了实事求是,要深入基层调研,深入群众学习,集中民意,科学决策,再回归群众贯彻落实。所以说,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不断巩固和扩大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执政基础和长期执政才有根本保证。坚持

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进程的一项基础工程。

二、正确看待当前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

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深化认识新时期“群众”这一概念。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群众内部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和维护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体性矛盾日益突出,党的群众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案件,往往有群众工作或缺位软弱、或简单粗暴的原因。新形势下党统筹协调群众利益关系的难度在加大,很多群众问题不能“一刀切”解决,或只依靠简单行政命令、情感号召解决。一些党员和干部不能很好地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党性原则,不闻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晓民忧民怨,不尊重群众意愿、不维护群众权益,在思想意识和决策办事上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更加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以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高度认识全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要以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一)深入调研,解决群众热点难题。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

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激励群众自觉参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建设和享有成果的主体。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群众工作的重点,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贴近群众,加强群众观念教育。加强坚持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使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人心,特别是党员干部对群众路线理解和对群众路线作用的认识。一是开展群众观念主题党课教育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上党课讲党史,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领导带学”活动等方式,让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日常工作中为群众做好事实事。二是重点将群众观念教育纳入各级党校培训内容,让党员干部更系统地接受群众观念教育,更全面认识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联系群众,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坚决落实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一是坚持从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二是各级党组织要对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制出更具体的细则。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要坚持从最能体现良好作风的具体事情抓起,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改进调查研究、改进新闻报道,力戒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多干让民众得到实实在在利益的好事实事。三是继续深化党群连心工程,形成长效机制,制定出台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依靠群众,着力创新群众工作。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构建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机制。一是扩大群众参与,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变“上访”为“下访”,在基层收集带有原汁原味、带有现场温度、带有鲜明情绪的群众意见,在一线宣讲政策,在一线解决问题。二是接受群众监督,健全工作机制,引导群众监督,强化监督考评,巩固和继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注重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增强党组织工作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三是服务群众需要,抓好基层政务服务延伸。

依靠群众求胜利,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篇十

中国共产党93年的光辉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人民,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我们需要进一步树牢群众观、践行群众路、做实群众事。

一、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必须牢固树立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根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树牢以下群众观点:

其一,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创造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调,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变革与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创造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的各种条件,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发挥历史主体作用。连云港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去创造,其中,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做好组织发动工作。

其二,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来自人民。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认识事物、探求真理、孕育智慧的主体作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人民在一起,以人民为师,向群众问计。现阶段,我们连云港要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推动港城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进程,必须从人民群众当中凝聚智慧,汲取力量。

其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顺应民心,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反之不然。我们党93年的奋斗历程,始终坚持权由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地方党委,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这是一种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

其四,人民是否满意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原则。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人民是否满意,这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连云港的贯彻落实者,无论是抓改革,还是抓发展,还是抓稳定,推进工作的路径有所不同,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全市500万人民,这是努力的方向,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二、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必须自觉践行

早在1920xx年9月,中央在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就明确提出“群众路线”这一概念。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将群众路线写进《党章》。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也是我们各级党委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建设年代如此,改革开放年代亦是如此。

第一,切实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顾名思义,生命线就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一条线,就如毛泽东同志阐述的那样,“我们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只能是鱼水关系,正如鱼不能离开水一样,我们的党一刻也不能离开人民群众”,“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儿却永远离不开水”。如果没有唤起农工千百万,同心干,就没有我们党的今天。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永葆青春活力,无往而不胜,背离这一点,我们党就会失去群众的根基,我们的事业就会举步维艰。

第二,切实把践行群众路线落到实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群众路线渗透于三大法宝的各方面,贯穿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反映三大法宝的核心精髓。人们常说,延安红色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根据群众创造搞出来的”。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凡属正确的领导,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点我们必须始终坚持。

第三,切实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吹响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号角,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继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而且要求我们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经受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谱写中国梦,包括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篇章,依然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一起携手奋进。这一点,在连云港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三、树牢群众观、践行群众路,关键一条就是做实群众事

作为地方一级党委,如何造福一方百姓,是义不容辞的政治使命。我们连云港市委注重把做实群众事,作为树牢群众观、践行群众路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和抓手。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群众利益至上,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做到大中小三个层面并举,立体式解民忧、惠民生,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1.在“大”的层面,坚持重大民生问题集中专办。对影响大、涉及面宽的重大民生事项,坚持党政联席,书记市长会办,召开民生事项专办会,集中精力推动问题解决。比如,连云港处于水系末端,城市水质差,针对长期困扰我市、群众关注度很高的饮水安全问题,我们坚持沭新渠送清水工程、蔷薇湖应急水源地工程、城市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三管齐下,目前,沭新渠送清水工程已经竣工,蔷薇湖应急水源地工程和城市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饮水安全保障体系逐渐形成。比如,针对行政审批环节多效率低的问题,正在按照“审批事项数量降到100项、基本建设审批用时控制在100天、审批事项集中率100%”的“三个一百”目标加快整改。比如,针对农民工进城住房保障问题,我们把优秀农民工纳入申请市区保障性住房范围。比如,针对市区低洼易涝片区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今年将16个片区列入年度整治计划。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召开3次民生事项专办会,对49个重大民生问题集中会办,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及时跟进督查,确保事事见到实效。

2.在“中”的层面,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听民声、重民意,才能得民心。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实施“百件惠民实事、百案攻坚化解”、“双百”工程,在全市排出100件具体的民生实事和100件信访积案,按照分级负责、联动推进原则,实行档案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目前,“双百”工程的办理责任和时序进度,正在逐项分解和落实中,100件民生实事,95件按序推进,100件信访积案加快妥善化解。与此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面对面、心贴心”服务群众“七个一”活动。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挂钩1个村(居)、帮扶1户困难家庭、资助1名困难学生、联系服务1家企业、解决1件信访案件、参加1次农村生产劳动、开展1次社区志愿服务。目前,全市100多家单位和部门的10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分别建立自己的联系点,累计下基层调查研究2410余人次,参加农村生产劳动610余人次,帮助困难家庭、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560多个。这些民生工程,维护群众利益,得到群众的拥护,增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

3.在“小”的层面,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民生事情无小事,再小也能以小见大,我们注重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事做起,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在全市组织开展“实现群众微心愿”活动,积极征集群众微心愿,认真办理群众微心愿,帮助达成群众微心愿,将“群众有事我来帮”、“群众心愿我来办”转化为机关部门的具体行动。我们在市委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网站设立“群众微心愿”留言板,在12345政府服务热线开通微博征集。对市本级和各县区征集到的每一个微心愿都严肃对待,认真交办,在汇总、合并的基础上,已经办理群众微心愿743个,对合理的微心愿做到件件有回音、有办理。例如“路灯不亮”、“道路坑坑洼洼”、“小区不通公交”、“小区菜园子占了绿化带”,“施工车扬尘”、“自来水不正常”、“垃圾堆没人清理”、“小区停车难”、“噪音扰民”,以及家庭困难需要电视机、电动车、电饭煲……一个个看似不大、但又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心愿得到解决,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教育实践活动的认可度、满意度。同时,这些生动鲜活的事例,正是我们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坚持惠民利民的民本思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实实在在的体现。

依靠群众求胜利,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篇十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它从历史观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群众观的群众主体性地位、群众意识和群众路线等一般规律和原理,对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深刻理解我们党以人民群众为本的价值观内涵,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群众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 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种观点, 列宁把创造自己历史的人们进一步解释为人民群众, 从而提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命题,指出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历史的英雄,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等科学论断。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主体论思想向我们揭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相信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社会变革中的根本作用,必须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大趋势和人民群众心意所向来确定自己的行动,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 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在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调整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的关系,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正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工作目的,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指导思想。

我们党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它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具体运用。从行政工作决策的层面看,群众路线要求管理者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好民主协商制度,强化协调统一,约束行政权力,扩大监督权力,从制度和机制上做好设计和监督管理。行政决策必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具体说来,就是不仅要充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以确保决策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同时还要求决策者在做出决策以后,必须再次回到群众中去,用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决策的效果,检验决策的实质正义,确保决策得到修正,真正把各项行政决策做到群众的心中。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并在党章中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 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我们党作为执政党, 要做到利为民所谋。共产党人要多学富民之术, 多想富民之策。各级党员干部要做到利为民所谋, 就必须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工作中要始终带着“为民”情结开展工作, 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自觉做到灯红酒绿不迷眼, 不义之财不伸手。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只有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融入并支配权力观、事业观、利益观,使得群众意识与干部的工作价值观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转化为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