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清风传家 严以治家》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清风传家 严以治家》读后感1
近日,我通过学习《清风传家 严以治家》一书,认真领会“廉洁清正的家风犹如一贴良药,可以让党员干部走正道、做正事、立正言”的深刻内涵,收获颇丰。书中一个个鲜活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堕落与家风不正之风腐败的危害及根源,教育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过好家庭关、亲情关。我不禁反思,身为检察人的我们,要如何办案才能坚守好“良法与善治”的信仰,坚守好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底线,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呢?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父亲是如何通过他的言行教会我办案的。
我的父亲是一位朴素的农民,他从来没有急于让我学会谋生求财的技能,而是先教会我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世界。“你当检察官,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你办完案子你睡得着、睡得好。”父亲的殷殷嘱托教会我要始终怀着敬畏心去办案。《清风传家 严以治家》一书中记载的身陷囹圄的这些人最初也曾心系百姓,也曾寒窗苦读数十载,也曾是排民忧、解民难的父母官,也曾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也曾是父母、妻子、儿女的骄傲和依靠,到头来却深陷欲望的泥沼不可自拔,失去了最初的理想信念和心胸抱负,失去了廉洁自律的自我约束,最终失去了一切。身为检察人的我们,经手的每一个案件都责任重大,必须抱着如履薄冰、严谨负责的态度,绝对服从法律和自己的良心,在舆论发酵如此迅猛的今天,一个错案的出现,往往很快就被放大为整个检察官群体的不正义,从而造成整个检察官队伍职业形象的矮化,在人民群众中认同感的降低。一线办案人员对待自己经手的案件评价正确与否,轻则涉及公民的财产权益,重则关乎宝贵的人身自由和无价的生命权利。特别是司改之后,权责清单非常明细,案件审结不再有领导层层签发,这就意味着检察官的权力更大、责任更重,秉承着“谁办理,谁负责”、“错案终身追究”的原则,唯有不断学习,奋力前行、尽心尽力、尽善尽美,方能承担胸前这枚沉甸甸的检徽的重量。
工作压力很大的时候,我也会和父亲抱怨这份“钱少事多”的工作,父亲每次都会严肃地批评我“你好不容易得到这份光荣的工作,就不要总是抱怨,而要多想着去做好”,在父亲一次次的批评中,我学会了要始终怀着初心去办案。诚然,对于众多终日埋首案卷的检察官群体而言,对“检察官”这三个字的身份认同,是支撑着他们在付出大于回报、劳顿甚于安逸的境遇下依然矢志不移、初衷不改、为公平正义赴汤蹈火的精神动力。中国十大检察官之一的蒋汉生,在他身上并没有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做的是花了七年零四个月的时间,纠正了一起错案,让一个蒙冤近13年的农民工在刑满释放前15天,提前获得了人身自由。“一开始抗诉这个案件,我没想过会用那么长的时间,但随着工作的开展,发现阻力很大,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但这个艰难与当事人个人及其家庭的13年苦难没法比,职责和良知促使我坚持做下去。”坚守公平正义的初心,方能办好经手的每一个案件。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对我的教育,没有富足的物质奖励,没有华丽的道理说教,但是,他的为人处世方式教会了我,向善向暖,做一个温暖的人,感谢他教会了我要始终怀着温度去办案。在我们的检察生涯中,无数次面临过法与情的碰撞,一个大学生,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就因为骑摩托车使用假证而涉嫌犯罪;一个古稀老人,非法捕捞水产品,就只是为了给刚做完手术的孙女补充营养;一个企业家,为了冲抵运输费虚开增值税发票,他的物流企业刚刚复工,且承担了多笔防疫物资的运送任务……毫无疑问,这些案件中当事人都触犯了法律的底线,这一个个案件对我们来说,只是工作中的几百分之一甚至几千分之一,但是对于这些案件的当事人来说,可能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甚至是人生的全部。在“诉”与“不诉”中间,我们准确把握法与情的平衡点,选择不诉,给当事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刑事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检察温情。
“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做一名有底线的检察官,感谢我的父亲教会我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有原则的检察人。最后,愿我们始终坚守一份温润质朴的情怀,用敬业守护公平正义、用耐心维护群众利益、用爱心传递法律温度,用青春书写忠诚,用履职践行使命,在平凡而又不凡的检察岗位上不辱使命、担当作为,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清风传家 严以治家》读后感2
“任何事,既然做了,就要好好做,不能马马虎虎,当差不多先生。”这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反复跟孩子们强调的做事原则,同时,她所秉承和教育后辈的听上去都是些最简单朴素的道理,她说:“关于家风,我想了想,无非是把自己管住,想让孩子怎么做,大人首先做到。”
最近通读了《清风传家》《严以治家》家风建设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深刻理解了常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也前所未有地增强了对家庭、家教、家风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家庭是什么,什么是家庭幸福?
家庭社会学家给幸福家庭提出了两种社会标准,即“自我感觉美满”的标准和“外人感觉美满”的标准。无论哪一种,它都能使人产生归属感、支持感、舒畅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读本》中一正一反共计49个家庭,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那些共和国荣誉获得者,均都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成为家风建设的表率,引领整个家庭盎然向上、积极奋进。相反,那些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在对待家庭上有的贪图享乐,有的放任纵容,有的互相算计,有的共同为恶,从自身不正、到治家不严,进而给事业和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
家教是什么,什么是好的家教?
有人把家庭教育称之为人生第一教育,那么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通过家教培育家风,不仅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
《读本》中有25位英模党员、24个违纪违法案例,在家庭教育上可谓表现迥异、高下立判。书中那些共和国勋章、“人民楷模”“改革先锋”等荣誉称号获得者,一方面从小受到父母严格的家庭教育,他们爱国爱家、正直正派、严谨细致、认真负责,有很多是传承于父辈的美德。另一方面,他们又以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向自己的配偶、子女乃至身边人传播这种美德,让传统家教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书中那些家风问题突出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几乎都存在背弃家教初心的过程。随着职务的升高、权力的加大,三观被一点一滴地扭曲,逐渐把家庭的教诲、父母的面命置之脑后,同时也因自身不正,对家人或者疏于教育,或者往邪路上带,直至身陷囹圄而致悲不自胜。
家风是什么,什么是优良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家风里这样说道:“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无论是25位英模党员,还是24个违纪违法案例,都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改变着自己的家风。不同的是,他们有的是在继续向上,有的却是幡然向下。通读全书,我们既感动于于敏家“爱国是不变的主题”、孙家栋家“不言之教,更有力量”、张富清家“前人不搭‘捷径’后人莫求‘沾光’”、黄旭华“对国家最大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樊锦诗用朴实简单的话叮嘱儿子“人不是为物质、为金钱而活的”,也慨叹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书记张琦“追求物欲带坏家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常委、呼和浩特市委原书记云光中“养儿不教毁子害家”,重庆能投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冯跃“放松自我放纵家人”,广东省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余锡盆被“枕边风”吹垮防线。“风”似无形,其实有迹可循。家只有用心来经营,家风只有身体力行来涵养,才能让整个家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家,是一个平凡的字眼,却是人一生都离不开的牵绊。家中有爱,如春风细雨滋润,如一盏明灯,时刻照亮、指引向正确的方向前行。“天下之本在家”,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每个家庭都应弘扬优良家风,党员干部更应带头树立好家风。千千万万个家庭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是历史的传承,也是时代的使命。
【《清风传家 严以治家》读后感范文精选】相关推荐文章:
有关西游记个人读后感范文10篇
2022年昆虫记读后感范文
2022年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汇总
2022年水浒传个人读后感范文
2022年《水浒传》的读后感范文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fanwen/xindetihui/c89216c4ba6eee3c45809fda4ea31c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