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心得体会

红楼梦读后心得1000字优质(9篇)

红楼梦读后心得1000字优质(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读后心得1000字篇一

我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琢磨着《红楼梦》,虽然几个月就把它给看完了,但我还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红楼梦》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家荣、宁国府之间,表现在婚姻、建筑、文化、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中最让我羡慕的`则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比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就连作者寥寥几笔勾勒的晴雯、紫鹃、雪雁等丫鬟,都成为了我国文学画廊中的艺术典型。

《红楼梦》所讲述的,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大家庭,原本荣华富贵,后来因家庭成员获罪以致被抄家,逐渐走向没落,终于繁华成空的大悲剧。

因此,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作为主力呈现,也适度传出了《红楼梦》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宝玉的悲剧,肇始于封建社会中,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决定,子女本身并没有资格决定。贾宝玉的父亲命他娶薛宝钗,他就非娶不可,尽管实际上他心里喜欢林黛玉。婚姻大事他无法自主,最终导致了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悲剧。

当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和《苦绛珠魂悲伤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时,听着悲伤的音乐。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那不争气的眼泪始终还是把那页给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为结局会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与公主生活只是童话故事而已,然而,这么悲惨的结局我却怎么也想不到。

当黛玉听完傻大姐的话后,就直吐鲜血。不住地流泪。因为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黛玉她恨宝玉,恨他为什么不理解自己。她把宝玉送给她的那绢子往火上一撂,顿时化为灰烬。熬了一天,黛玉已经奄奄一息。突然,她高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狠心两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只见黛玉两眼一翻,一缕芳魂就这样随风而逝。

红楼梦读后心得1000字篇二

以前,总是认为中国的古典小说不怎么好看,文字虽然比课文里的文言文要好理解,但还是觉得拗口,而且一部小说总要反映些什么社会现象,总觉得没什么趣味。

对《红楼梦》感兴趣纯粹是偶然。

有一次看电视,无意间把频道翻到百家讲坛,听到里面讲《红楼梦》,说林黛玉这一生只为“还泪”而来,印象中那个满腹才情女子的命运竟如此的可悲。

读了《红楼梦》但还总觉得对“林妹妹”不是很了解:说她小肚鸡肠,但她却又十分明事理;说她自卑,但她同时却又十分的自傲。

多读几遍后才发现,林黛玉真的是一个“可怜”的人。

她习惯性地将自己的自卑隐藏在自己的骄傲之后,她习惯性地让人们看到清高、孤傲、不近人情的自己,她习惯性地用自己的小心机,自己的尖酸刻薄去对待他人,即使这样的她得不到大家的喜爱。

不是她不愿与人亲近,是她的自尊心和寄人篱下无可奈何的辛酸与自卑逼迫自己如此。

但我认为林黛玉也有自己的幸福:小的时候父母疼爱她,让她学习普通深闺女子们很少接触的诗词歌赋;到了贾府后,贾府上下也都对她疼爱有加,先不说这疼爱是真是假,大家还是关心她的,她比同时代的女子要幸福的多,她体验了真正的爱情,虽然最后与贾宝玉没有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她也比薛宝钗要幸福,因为她体验到了两情相悦的爱情。

她的`《葬花吟》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每当看到那首词时,总觉得眼前会出现一幅画面,一位素衣女子,用锦帕将掉落在树下的花瓣小心翼翼的包起,再小心的将它们“埋葬”,这仿佛也是她自己的命运。

她是悲哀的,因为她最终还是还完泪化为一缕芳魂消失;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拥有了一段在那个社会别人不敢奢望的爱情。

红楼梦读后心得1000字篇三

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部部皆是精彩绝伦,而作为一个女孩子,前三部对我而言没有多大兴趣,它们涉及到了军事、政治、神话,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红楼梦》莫属了。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的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惹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曹雪芹先生对晴雯的态度可以由这首词看出来,曹雪芹先生认为她是霁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难得,光明磊落,她会寿夭是因为周围环境的黑暗,可见曹雪芹对她的基本态度还是肯定的。

但是我却要反过来说一说,因为曹雪芹先生写这部书时,常是照着本来的面貌还原生活,所以他即使偏向这个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写作中仍是写出了她众多的毛病,其中当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书里为了表扬这个拥有反抗思想的奴才就会把她描写成一个先进的战士,其实呢?她真的有大家说的那么有思想吗?错,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宝玉一样,一方面,她认识到这种看似舒适的生活其实就有着对她们这样人的压迫,但另一方面,她却是离不开这种生活的,她只能依附于这种生活,离开这种生活回到贫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刚开的剑兰送入猪窝一样,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个奴才呢?当然不全是。虽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没有父母被卖入贾府的,但是她却被老太太收在身边,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的哥哥也介绍进府,后来跟了宝玉,也是房里数一数二的大丫头,在贾府的金字塔结构中,这种大丫头其实就是仅次于主子的二主子。什么是奴才呢? 在大观园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妈子,即使就在一个怡红院,其中也有一干小丫头是听她们差遣的。这种大丫头有时权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头,如果说主人欺负奴才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无奈的话,那奴才之间互相比大小,互相争斗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处罚偷东西的小丫头坠儿时,先掐先打还拿簪子戳,最后就一句话把她赶出去,还让别人无可辩驳,这中间,小丫头有错,但是晴雯也确实是有倚势压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态度,也很有凤姐遗风。

第三,晴雯是不是真的不爱宝玉呢?我个人意见,她是爱的。请看,她总是与袭人拌嘴,虽然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惯袭人,但是其中就没有一点嫉妒吗?袭人说了句“我们”,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讽刺。她还讽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两件太太给的衣服就喜笑颜开,但是后几回,她却抢着送东西说也要去“显个好”,宝玉给麝月梳头时,她躲 在门口偷听,她其实很多时候都在注意这宝玉,注意着和宝玉接近的丫头,例如小红和宝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断。她曾笑着说“没什么我不知道的”就是因为她时时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头的奴才,她不愿卑微的爱一个人,她总想要和宝玉站的平等一点,她不能象袭人那样谦卑的爱一个人,她有她的特点,有点象野蛮女友,漂亮却不温柔,袭人曾笑宝玉“每天不挨她两句硬话衬你,是再也过不去的”,可见,晴雯这种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手段还是有用的。

第四,晴雯的志向,晴雯能有什么志向呢?她反抗性再强,她能知道反抗什么吗?她茫然的斗争着,其实都不知道斗争什么,她期望得到的是什么呢?平等?怎样的平等?她一个从小生活在富贵乡中的女孩,也算是娇生惯养的了,她离开这个富贵锦绣地,她能做什么?她的苦恼有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该怨什么该争取什么,她明白自己身份卑微,是无法和宝玉站在同一高度的,但是她却想能那样,她的最高目标,也不过就是可以成为小姐与宝玉谈个平等的恋爱。她的悲剧就是因为希望的比得到的多,她的心太高,所以永远无法和袭人一样随遇而安,于是总是痛苦着。

第五,晴雯的人际关系,晴雯为什么会落得那个下场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她极度失败的人际关系,她不能得到上级的垂亲,这很正常,即使现在一般人也是不喜欢这种倔强人的;她也没法得到下级的好感,她喜欢仗势欺人,她看不起比她更卑微的人,凡事都要占先,所以一但事发,一群人就将她告倒,最后落个被扫地出门的下场。这点在我看来真的不如袭人,袭人远比她有交际的手段。

浅谈几句,觉得还是辞不能达意啊。

红楼梦读后心得1000字篇四

这几天,《浙江教育科技台》正在如火如荼的播放着新版《红楼梦》,我不禁又拿起《红楼梦》,再一次地细细品味起来,和电视一结合,还真有一种让我欲罢不能的感受。每每读到佳句,欢喜的紧,读到伤心处,泪眼连连。

《红楼梦》以贾府衰亡为主要线索,全书以贾府为中心,描写上至朝廷,官场,下到市井、乡里的人情世故和风尚习惯,可谓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最吸引我的就是上至宝玉,金陵十二钗,下至丫头都是那么的具有才华,个个都出口成章,让我刮目相看,更让我崇拜得五体投地。印象最深的就要数黛玉和宝钗了。

黛玉或许是从小体弱多病,又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因此养成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她的眼泪总是又多、又细、又长。空有了一颗玲珑心和无人可及的诗情才艺,真是让我倍感遗憾啊!

反之,宝钗从小就在大户薛家出生,又有母亲和哥哥的疼爱,她的性格就大家闺秀所具备的大气了,因此也更得长辈们的喜爱了。更是“是非面前绕道走”,连丫头们都喜欢她。而我又觉得她虽然表面上是风光了,但做每件事都要思前想后,肯定是件特累的事。

《红楼梦》里对每个人都是刻画得入木三分,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心思,读了以后真是受益匪浅,更感到世态炎凉,真真假假,到头来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红楼梦》引人入胜的地方数不胜数,真不愧为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啊!

红楼梦读后心得1000字篇五

春去春又来,花开花落。

我轻轻的合上《红楼梦》,倚在窗边,缄默不语,让自己回到那个风情万种的故事中去。

净土从你的指尖缓缓流过,掩盖着凋零了的花。曾几时,花儿们自以为有亘古不变的璀璨,可如今却是低落的埋葬。曾几时,你花容月貌,香气袭人,然而你最后却徘徊在香玉消损的边缘。

那时,我明白了花的无奈,你的寂寞,我一时无语,自是低下头去。

“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连王熙凤都没有见过如此标致的人。而你对宝玉则是一见如故。当晚你为引起宝玉掷玉的事还伤心落泪。

“侬今葬花人笑痴,它年葬侬知是谁?”每当花落之时,你都会小心翼翼地将花瓣收集起来,埋进土里,还免不掉伤心地哭一场。如今,花锄犹在,可它的主人再也不能使用它了……

在水边,你吟出了“花落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诗句;在水边,你发出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疑问;在水边,你发出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你是忧郁的,在三生石前你得以甘露滋润,为报灌溉之恩下世为人,“我把这一生的眼泪都给了他,这也偿还得过他了。”你从此注定为了“无故寻怒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的花花公子流尽了眼泪。

你尝遍了寄人篱下的滋味,贾府中的人勾心斗角,宝玉送你的手帕上该有多少在贾府流下的眼泪啊!

紫鹃等人哭的死去活来,而你却奄奄一息了。

你短暂的几十个春秋,留下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千古奇缘,一段令人感叹、欣惋的凄美故事,一段闻名遐迩的爱恋,一个千秋万代的遗憾……

红楼梦读后心得1000字篇六

由于本人笨,买了古文版看,所以如果有些解释错了不要见怪,因为古文真的很难解对。

第1——4回介绍了女娲氏炼石补天,弃在清埂峰下,后经空空道人和一憎带走,后投胎到贾府,出生的时候口里含着五彩晶莹的玉,所以名字叫宝玉。是贾政的儿子,还介绍了林家支庶不盛,只有女儿黛玉。

我记得一个小细节,贾政想知道儿子将来的志向,摆了很多东西让他抓,宝玉却抓了脂粉钗环,贾政就说他将来是“酒色之徒耳”,就不高兴了。小孩子喜欢闪闪发光的东西,抓了也不奇怪,但古人的迷信,就断定了他是酒色之徒,不是很不公平吗。

第3回是宝玉和黛玉的初次见面,问及她有没有宝玉,黛玉说没有,宝玉就觉得兄弟姐妹都没有只有自己有的玉肯定不是好东西就摔在底上了,众人立刻劝起戴上。在这里我有写感觉到宝玉的娇气和周遭人对他的溺爱。

后面的则只交代了黛玉跟姐妹去了王夫人那里。

这本书开头以神话故事的方法切入宝玉的由来生动有趣,让宝玉更富有人物色彩。

而宝玉跟黛玉在1——4会只是初次见面就弄出了摔玉的情节“如今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开头已有火花,相信后面会更为精彩。

认识红楼梦,并不是因为知道她是四大名著而特意去追寻。与她相识完全是一次偶然,那是一个无聊的午后。但正是这次邂逅让我深深地爱上她,也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寒假

翻开《红楼梦》,一个任性、高傲的林家大小姐“林黛玉”,一个生活在胭脂粉里的贾家小少爷“贾宝玉”脱颖而出,一个个耐人趣味的小故事展现在我的眼前,无不刻画得活色生香,宛然在目。

林黛玉是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小家庭,况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形成了一个高傲的性格,母亲与父亲体弱病残,自己不能照顾自己,于是请了一位名叫贾雨村的少爷来当黛玉的家庭教师,有两位陪读的丫鬟,贾雨村的教学自然是有些困难。可是,不久后,黛玉的母亲去世了,让一家人伤痛欲绝。贾雨村非常怜惜黛玉,就与自己的好友介绍了一遍,恰巧,好友的岳母心疼黛玉年幼丧母,无人照顾,就派船来接黛玉去荣国府贾府,让黛玉有个自己的家。

贾府非常豪华,有许多花枝招展的丫鬟坐在门前等候,黛玉的外祖母史老夫人以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自己的 孙子各个调皮可爱,但黛玉曾听说有一个名叫“贾宝玉”的男孩,出生时含着一块美丽的玉,像宝石般的美,于是,大家都成为他“宝玉”。那个“贾宝玉”从女孩堆里长大,张口就是“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感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混臭逼人。”,当时,父母就认定贾宝玉是酒色之徒。只有自己的外祖母还把他当做“宝玉”。

宝玉与黛玉初见时都各自感觉见过,便打闹起来。在林黛玉看来,贾宝玉就像一个没有长大的男孩,常常发脾气,常常又变得温柔,与黛玉一起朗诗写话,在黛玉伤心时,总是说一些风趣的话来哄黛玉开心。大观园试才题对联中,在宝玉苦恼,无法向父亲交一副生动地对联时,黛玉出手相救,写了一副美妙的对联,让宝玉在众人面前 抬得起头来。一次又一次的互帮互助,才建立兄妹二人彼此不分离的情景,嬉戏打闹,喜怒哀乐,在两者间无奇不有。敏感的黛玉与善解人意的宝玉,之间擦出了许多的火花,但终究,它们就像童话的结局和好如初。在黛玉与宝玉间发生了许多难堪的故事,但他们了解、包容对方,才获得最终的甜蜜。我想,这就是情,只有情才能使两人之间美好相处,才能让人快乐生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快乐生活,单纯的与每个人相处每一天。

在红楼众女子之中,我最欣赏的便是林黛玉了。许多人认为林黛玉多疑猜忌,心胸狭窄,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钦佩林她的才华横溢,喜欢她的柔情似水,因而对她的死感到悲哀。所有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常常落泪,为悲惨身世、为寄人篱下、为病痛缠身、为与贾宝玉的爱情。无论任何一件小事,都能使她潸然泪下,这也是许多人认为她小家子气的原因。而我认为她落泪,是因为委屈,是因为太在意宝玉了,是她情感的发泄。她的泪,如一弘清泉,诉说着她的不幸,是那样清澈,那样令人荡气回肠。

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女子,就是薛宝钗。黛玉比宝钗来贾府来得早,有先入为主的优势。而且黛玉也是一位聪明漂亮的女孩。但是后到的宝钗卻得人心,使得贾府上下都非常喜欢她。虽说后来宝玉喜欢的是黛玉,但是我们都应该学习一下宝钗的为人处事。

她不计较与丫鬟們的身份悬殊,为人也阔达。记得侑一本書说过若你的态度好,誰又会拒绝一个對你满怀善意笑脸迎人的人呢。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这样的人受欢迎,在21世纪的现在更是如此。

不管在哪里, 不管在什么时代,我相信宝钗的处事方式都是我們值得借鉴的例子。她处事圆滑,待人大方,是当之无愧的大家闺秀。但嫁给宝玉后整日独守空房,孤苦而终。之前我一直对薛宝钗十分反感,认为她惺惺作态,身为千金小姐,却顶着别人的名号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等看完全书,才发现她也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

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我们真应该理解对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但只要人人都会了解对方的苦衷。我猜,再苦的困难也会瞬间变得跟蜜糖似的!

读了《红楼梦》这部名著,我了解了书中的许多人物: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为人圆滑讨人喜欢的薛宝钗、又潇洒又有文采的贾宝玉……,但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刘姥姥。刘姥姥在《红楼梦》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她既没有高贵的地位,也没有华贵的衣饰,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村老妇人。她说话非常幽默,生活的实实在在,对贾家的奢华生活并不羡慕而是屡次感叹贾家的奢侈浪费,如三十九回写的贾府吃螃蟹,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在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

看红楼梦的五至八回,本人可谓是“悲喜交集”,“喜”则在于这四回里面出现了许多寓意深刻的诗词,“悲”嘛,就是我个人觉得那些儿女私情什么初试风雨之类写得太多,当然这是我个人看法,毕竟大家看法不可能完全相同,就主观角度而言我就比较抵触那些部分就是了。

第五回中,诗词(以我目前看了前八回来说)出现得最多,宝玉梦游“太虚空幻”之境里“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的用谐音和图画,暗喻红楼梦众多女子的命运。不过相比之下,其后的如《枉凝眉》,《终身误》等词曲写得更为出色。我自己就很喜欢那首《聪明累》,我们平时所说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句谚语,正是出自此曲。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急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做人难得糊涂”。不管是过去的旧社会还是现今的社会,什么事都计较自己的个人利益得失,过于贪婪自私,到头来害的还是自己。《聪明累》这首曲就是写王熙凤的。就拿第六回贾府的穷亲戚刘姥姥初见凤姐时的描写为例子。刘姥姥好不容易才进了荣国府,经过了一番周折后才等到“凤姐”“下来”时,却只听人声未见人影,又经过摆饮,“半日鸦雀不闻”,最后才得到接见。而见到的凤姐却是“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着:‘怎么还不请进来?’待抬头看见刘姥姥已在地下站着,”这才忙欲起身,但“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地问好。”这一段描写寥寥几笔,却已写足了一个贵族大家庭的管事对一个穷亲戚的态度。此外,她的仆人兴儿对凤姐的评论:“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凤姐的性格特点在这里点明。就是她的性格,决定了她最后的结局。 “一场欢喜忽悲辛”作者无法解释王熙凤的生活遭遇,只能感叹“叹人世,终难定”。并且对她“才干”表示爱慕,反映了作者在思想上和封建贵族藕断丝连。

《红楼梦》第七回是“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当我看到薛姨妈让把花给黛玉也送去一对的时候,我原以为黛玉会满心欢喜的接受的,没有想到黛玉却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仔细一想,却也是这个理,薛姨妈让把花分给大家,周瑞却全部分完了才给黛玉送来,足以看出周瑞对黛玉的不重视,而从黛玉说话的语气也可以看出黛玉的不屑与不满,唉!这就是现实,谁地位高对谁好。

那宝玉也挺让人无奈的,不过是遇到一个比自己秀气的人而已,按现在的话就是娘,这有什么好的啊!还要和别人一起读书,正所谓“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

看第21——28回,对人物,对那个时代,那个背景有了更新的了解。

我们可以从元春归省就能看出当时的时代有多么的迷信封建,元春贵为娘娘后,回娘家,连贾母元春的母亲也必须跪地行大礼。世间上哪有母亲跪子女这道理的,所以在这就能完整的体现出当时的习俗。

其实这样一个大家庭,免不了勾心斗角的,只是有人防,也有人不知如果防。在第二十五回,我们就可以看到赵姨娘因为妒忌凤姐的才华和众人心中的地位,还有宝玉在家中是掌上明珠,而她的儿子什么都不是,感觉很不愤,都是男孩却有完全不同的待遇。她太妒忌了,她就找来了马道婆,要马道婆使用邪术去整凤姐和宝玉。而马道婆又是那些贪财得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过了没多会,宝玉和凤姐就前后遭殃了。看到着,我便觉得人心难测啊,一家人是一家人纳,怎么可以下手如此的重,就为了那些所谓的名利?其实在贾府生活的人,应该是衣食无忧的,为什么还要做这些呢?

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代的富贵与贫穷会有这麽大差别了,看宝玉说要帮黛玉抓一味药,“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 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为奇,只在群药里算。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 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 花了有上千的银子,才配成了。”三百六十两能够穷人都不知道能用多少年了,但贾府里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家又怎么会知道钱的意义。这也是败家的体现。宝钗的那味药就更厉害了,春夏秋冬都有,都得按时按量,就算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贾府作为官府,却并没有把钱用到适处,这也是我国古代一个腐败的代表,这也为后文做铺垫。

合上《红楼梦》,细细回味林黛玉和薛宝钗,我猛然发现:世事变化无常,只有把握自己人生,才能有最好的结果。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出生时便右脚畸形,虽然通过治疗可以行走自如,可走起路时还是有点跛。对此,我十分自卑。每当跑步时,我总是一个人呆在一边,害怕被别的老师同学看出我的不同或另类。学校体检更是我的噩梦,量体重测身高都要脱鞋,而我却突兀地穿鞋体检。面对那么多异样的眼光,真是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地下。

这样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到了五年级,我开始发育,跛脚更明显,心情更自卑。老师父母发现问题的严重,不停地教育鼓励,让我正视自己的缺陷,勇敢面对。他们列举了一个个榜样,创造了一次次我与同学一起活动的机会,我渐渐不那么在意自身的缺陷了,勇敢地和同学一起锻炼。

每当有人问起我的脚,我也不再暴跳如雷,而是一笑了之。慢慢的,我发现,其实别人也没怎么认为我与他们有什么区别,之前只是我自己太在意了。我终于走出了心灵的阴影,坚强起来。

而现在《红楼梦》让我再次明白,人生要自我鼓励,坚强勇敢。试问,如果一个人面临困难,无法勇敢面对,那还有谁能替你坚强呢?

又是一年的除夕。春节一开始,就代表着人们终于可以放下手头的工作,好好歇一歇。而我有了空之后,闲来无事,便开始阅读白话文版的《红楼梦》。

对于《红楼梦》,每次翻阅同一处,却能感觉每每看到的,想到的,都不同于往日。不知是要说《红楼梦》内容的博大精深还是我从未读懂过它。知红楼,品红楼,只怕我连读红楼都未曾做到过。关于《红楼梦》的书评更是一波高过一波,更有甚者,摒高鄂之作,续曹沾之梦。而《红楼梦》中所揭露出的君不仁,臣不良,父不慈,子不孝等种种都是古时封建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弊病。

读完红楼后,内心的感触并不是因为《红楼梦》中的故事和诗词,却是直指这本书的作者——曹雪芹。而我现今要谈的也不是《红楼梦》中鲜活的人物,是它未完的作者。

正所谓“正史兼野史窥探古人真性情”,“正史野史兼而有之”。我也并不认为,野史比起正史来差几分。相反,二者相溶,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所以,我要谈的便是曹雪芹的正史与他的野史两者的融合处。

正史中,都说曹雪芹是由家中原先的昌荣到后来的变故才写出了现今的巨著《红楼梦》。可个中滋味却都没有细说,例如曹雪芹是如何写出大权在握的王熙凤,不知上进的贾宝玉,娇弱多病的林黛玉等等。这原由,怕不是单单一个正史就能说得清,还需借鉴野史的记载。野史记载何其多,就单说心狠手辣的王熙凤的形象竟是出自曹雪芹的妻子——曹香玉。

话说曹雪芹原名曹天佑。曹天佑与雍正的皇后曹红玉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爱情姻缘。雍正荒淫无度,最后在曹天佑和曹红玉的合谋下暴毙。曹红玉本是曹家的一名丫鬟,原名竺红玉。红玉贵为皇后,又在雍正辞世后与曹天佑暗渡陈仓,甚至为曹天佑怀有一子,不免激起了曹香玉的醋意。当年本是她去进宫参选的,她死活不肯,只好由竺红玉以她的名义参选,她原以为竺红玉会在终不见得人的去处孤独寂寞地了却一生,却不料竺红玉从贵妃到皇后,步步青云,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于是曹香玉便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对待怀有身孕的尤二姐一般,对竺红玉想尽法子,明里暗里百般折磨。

孩子生下后,事情败露,红玉便在曹家的天香庭院悬梁自溢,“耻情归地府”。天佑再次逃禅当和尚,“惧祸走他乡”。一段姻缘就此结束。

风险过后,天佑还俗,辗转回到香山脚下黄叶村,化名曹雪芹安顿下来。

这般才有了曹雪芹。

此后,曹雪芹在悼红轩中,在《风月宝鉴》的基础下,滴泪为水,研血成墨,开始了红楼梦的艰辛创作。曹雪芹在一书中将红玉作为一个为爱情敢作敢为的精神流芳百世、传诵千古,并发誓要把雍正皇帝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曹雪芹在著作《红楼梦》期间,正是清朝文字狱盛行的时候。曹雪芹绞尽脑汁,采取前人从未有过的分身、秘写法、隐写法,将一部完整的红玉传和清宫秘史巧妙地隐藏在小说的背后。

这才有了《红楼梦》。

关于曹雪芹的野史何其多,我在这里就简单的举了一个例子。不论真假,却有着一定的历史考证性。

寒假还未结束,梦红楼还在继续。

红楼梦读后心得1000字篇七

这几天看了一本书《红楼梦》,让我想停下来。每次读到一句好的句子,都觉得很开心。当我读到一个悲伤的地方时,我的眼睛流泪了。

《红楼梦》以贾府的衰亡为主要线索,全书以贾府为中心,描写了从朝廷到官场,下至市场、乡村的世界和时尚习惯。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最吸引我的是,从宝玉到金陵的姑娘们都那么有才华,个个口才出众,让我刮目相看,甚至让我佩服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黛玉和宝钗。

黛玉可能从小体弱多病,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所以养成了多愁善感的性格,眼泪总是很多,又细又长。拥有一颗精致的心和无与伦比的诗歌天赋真的让我感到遗憾!

相反,宝钗从小就出生在薛家这样的大家庭里,受到母亲和哥哥的疼爱。她的性格是一个好家庭的氛围,所以更受长辈的喜爱。是“先迂回后是非”,连女生都喜欢她。而且我觉得她虽然表面上很漂亮,但是做任何事情之前想一想肯定是很累的事情。

《红楼梦》,每个人都呼之欲出,各有各的特点和想法。看完之后,他真的受益匪浅,觉得这个世界很荒凉,真假难辨。最后,他“一丝不挂,来去无踪”。

《红楼梦》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因为有无数引人入胜的地方。

红楼梦读后心得1000字篇八

这几天,《浙江教育科技台》正在如火如荼的播放着新版《红楼梦》,我不禁又拿起《红楼梦》,再一次地细细品味起来,和电视一结合,还真有一种让我欲罢不能的感受。每每读到佳句,欢喜的紧,读到伤心处,泪眼连连。

《红楼梦》以贾府衰亡为主要线索,全书以贾府为中心,描写上至朝廷,,下到市井、乡里的人情世故和风尚习惯,可谓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最吸引我的就是上至宝玉,金陵十二钗,下至丫头都是那么的具有才华,个个都出口成章,让我刮目相看,更让我崇拜得五体投地。印象最深的就要数黛玉和宝钗了。

黛玉或许是从小体弱多病,又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因此养成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她的眼泪总是又多、又细、又长。空有了一颗玲珑心和无人可及的诗情才艺,真是让我倍感遗憾啊!

反之,宝钗从小就在大户薛家出生,又有母亲和哥哥的疼爱,她的性格就大家闺秀所具备的大气了,因此也更得长辈们的喜爱了。更是“是非面前绕道走”,连丫头们都喜欢她。而我又觉得她虽然表面上是风光了,但做每件事都要思前想后,肯定是件特累的事。

《红楼梦》里对每个人都是刻画得入木三分,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心思,读了以后真是受益匪浅,更感到世态炎凉,真真假假,到头来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红楼梦》引人入胜的地方数不胜数,真不愧为是文学的瑰宝啊!

红楼梦读后心得1000字篇九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里,卿何薄命。

——题记

又是一个九月。

秋风萧瑟肆意在人间来往,每到这时总会有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之感。

漫步在大街上,我不禁又想起那曹公笔下伤春怀秋,才华横溢的女子——林黛玉。

这故事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悲剧。

女娲补天时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单单剩下了那一块石头。被那神瑛待者灌溉雨露,要来还他一生的眼泪的绛珠仙子。那与贾宝玉有缘无伤,空劳为他“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夏年年”的林黛玉。

初见时,宝玉与黛玉都在心中暗自衬度:这人好生眼熟,似在哪里见过?只是那宝玉快人快语不禁说了出来,引得贾母嗔笑。但他心中却再也按捺不住问黛玉,妹妹可有玉?黛玉只答道:那玉本就是件稀罕物,岂能是人人都有?宝玉竟登时跳了起来,上演了一场砸玉风波。现在想起来,心中一阵酸楚,这已经是一个悲哀了!两个一见如故,情投意合的人,竟没有什么可以相提并论的东西!黛玉怎会不痛呢?宝钗有金锁,湘云有金麒麟,她有什么呢?她多么想要一个可以和宝玉相配的东西啊!但是,偏偏,偏偏她什么也没有……她只是一个孤女,一个父母早已双双亡去的孤共啊!

一个从小寄居在舅舅家的孤女,谁会在意,谁会去安慰这个倔强,自尊又脆弱的女子呢?她开始变得小性儿,变得像小心翼翼又全副武装的刺猬,对一切有金的人敏感,金玉良缘已变成她挥之不去的梦魇。

她只能葬花时独自抹泪呜咽,只能将心寄托在给宝玉的帕子和其中的题帕三绝。

还好,还好宝玉与她情投意合,志趣相同,厌恶那黑暗的社会,向往那自由的人失,他们一起共读西厢,赏花品茗,结社联诗!那是多么惬意的日子啊!

但木石前留的单薄无力怎又敌得过封建卫道士的迁腐呢?

王熙凤的偷龙转凤,让贾宝玉娶了他们心目中的完美女子——薛宝钗。他们认为他们成就了金玉良缘,但他们错了。自宝玉知道她心心念念的妹妹已经逝去后,竟选择了出家,从此脱离了这莽莽红尘。

在这儿,我竟十分感谢高鹗、感谢他让黛玉先走一步,没有经历贾府抄家,不然她那样如清荷一般孤傲好会怎样呢?是被卖为女奴,从此尝尽世间悲凉?还是不愿受这般耻辱,自缢身亡?我不敢想像。

不知道黛玉临去时有没有想起那宝玉为晴雯作的《芙蓉女儿诛》,也不知道宝玉后有没有忆想自己当时的一语成谶: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里,卿何薄命。

才发觉纳兰容若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为何会被传唱至今。我们不知道以后会是怎么样,当初的黛玉也不会明白以后的结局便是: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但初见时是那样美好。她就宝玉眼中那个“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妹妹。

秋风依旧,花落仍然。

如果那位少女如今还在,不知道是不是会笑着呷茶赏花。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