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来“官本位”的思想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官员”手中的权力是一种垄断性资源,这种资源可以用来与商人进行交易
给我们讲了一个天才商人辉煌时的故事。一代丝绸巨商沈一石,在生意场上和政治斗争的旋涡里,练就了一身本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来往于官场、商场、情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尽显一时之风光。古语说得好,得胜于斯,必败于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在沈一石身上,我们看到了商人的智慧、商人的狂妄、商人的霸道、商人的无奈,以及商人在官场斗争中的最后下场。沈一石的命运无不与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息息相关。
“当官”不成直接“发财”
皇粮从法理上是皇帝的私有财产,要侵犯私有产权从来就不大容易。由于皇粮有限,造成官场资源稀缺,官位的稀缺凸显了封建社会官职的高贵。这种高贵对于多数谋求当官的人来说,除了光宗耀祖之外,还与发财联系在一起。于是,当官成为一举两得、名利双收的事。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当官”与“发财”紧密相关。这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皇帝们既没有能力靠一己之力或一家之力打理江山,又必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统治江山,所以,不得不报出一个有诱惑力的市场价格,以便吸引普天下的“职业经理人”。
对于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抱负却又由于各种原因当不到官的人来说,既然“当官”是和“发财”联在一起的,那么,在当不到官的情况下,直接去“发财”也是一条捷径。有一首打油诗说得好:“老天下雪不下雨,下雪之后变成雨,下雪变雨多费事,不如现在就下雨。”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财之心,人皆有之,只是“道”不同而已。皇帝能够“忽悠”天下人才为己所用的一个绝招,就是为广大读书人提供取财之“正道”??当官。倘若没有机会走上当官的“正道”,尽管是一大不幸,但如果能退而求其次,通过经商来实现发财的愿望,也是挺好的。在从商的路上,中国并不缺乏人才。
背靠官府好做生意
沈一石是中国皇权专制制度下的典型商人。他很有商业嗅觉,也很有管理能力;他很会算账,也很懂官场潜规则。别看他挥金如土、花天酒地,但不忘在官员面前穿上粗布衣服,以示贫贱;他自己喝凉白开,把最好的茶递给官人喝。在以挣钱为唯一目标的前提下,他什么事都想得出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他敢在官人身上花钱,敢在女人身上花钱。在他看来,凭他的智慧和经济实力,在浙江省就没有什么搞不定的事。这一点他的确做到了。
丝绸的出口是宫里直接掌控的国有垄断项目。沈一石虽然没有学过经济学,但他知道“一切利润都在垄断之中”的经济学道理。所以,他花重金从苏州买下芸娘,专门侍候江南织造局的监正杨公公,当了杨金水的“对食”。有了这个靠山,他才能成为江南织造局最大的织造商。并且在嘉靖三十七年,江南织造局报司礼监呈奏皇上特赏沈一石六品功名顶戴。
清朝的官帽是红顶,所以有“红顶商人”一说;在明朝,官帽是黑色的,叫乌纱帽,大概沈一石之流可以被称为“乌纱商人”。红也好,黑也好,亦官亦商,总是好做生意。
中国古代的商人,尽管不在官场混,但他们都知道“天子”与“天下”的悖论。所以,他们往往会把商业智慧用到最不应该也是最应该的地方去,这就是勾结官府,权钱交易。不论是生存也好,还是发展也好,舍此别无做大做强的机会。商人们都深知两条规则:在商言商,千万不要与皇权作对,此其一;皇恩浩荡,粘上了就是巨额利润,此其二。事实上,对于多数商人来说,皇恩往往是通过各级官员的“跑冒滴漏”,间接地流入民间的。所以,为商之人都知道,没有官府的帮衬,生意根本就无法做强做大。
中国几千年来“官本位”的思想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皇权统治最终离不开官员,官员是统治的手段。而被作为手段的“官员”,也知道手中的权力是一种垄断性资源,这种资源是可以用来与商人进行交易的,它不是经商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并能得到丰厚的收益。
商人,
官场之争的受害者
帝王们都知道,官商勾结的后果是把“皇家私有”变成“官家私有”,从本质上讲,是把社会财富从一家之“国有”变成千百家之“官有”。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宫廷之争也好,官场之争也好,都可以说是国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斗争。中国的帝王为了稳固自己的“天下”,一面坚决让有钱的商人没有社会地位,一面想法子抄官员的家。这也是“天子”们的政治智慧。
然而,最后他剩下了什么呢?在承受官府的盘剥加上自己的无度挥霍之后,净资产已经所剩不多。于是,他把最后的流动资金都用于买粮,作最后一次豪赌,打算发一笔天灾人祸之财??借助官府的力量,低价收购灾民的土地。但因海瑞生扛硬顶,情况发生突变。他只好把用于买地的100多船粮食“奉旨赈灾”,最后血本无归。沈一石被迫走上了绝路,于是点上一把冬天里的火,把自己送上了西天。当然,他没有忘记把所有的经营账册拷贝了一份,分两个渠道送给了官府和朝廷,最终以自己的死点燃了烧向浙江官场更大的一把火。把官员烧得鸡飞狗跳,诚如他给高官的信中所言“沈某先行一步,俟诸公锒铛于九泉,此日不远”。
沈一石在他留给杨公公、郑泌昌、何茂才的信中写道:“我大明拥有四海,倘使朝廷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各级官员清廉自守,开丝绸、瓷器、茶叶通商之路,仅此三项即可富甲天下,何至于今日之国库亏空!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沈某今日之结局皆意料中事。然以沈某数十年备受盘剥所剩之家财,果能填国库之亏空否?”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fanwen/yanjiangzhici/22ea0e41138344c670b66e3bb651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