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语 > 祝福语大全

劝学高中课文精选41条

劝学高中课文精选41条



1、《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

2、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3、《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

4、学也者,固学一之也。荀子认为,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 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5、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6、对学情把握不到位,有些比较简单的句子不必再过多强调,有些稍难的句子要教师带领学生去翻译,同时点出重点字词。

7、作者以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8、“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

9、教师在课堂巡回,可适当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对小组内争论不定的问题给以解答。但要注意在解答时以引导、点拨为主,不宜直接明确“答案”,以免影响学生讨论的积极。

10、诗中的“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

11、结合课文后面的练习题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完成课文预习。

12、知识目标:积累文本中的重点实词、掌握几个虚词的用法。

13、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写法。

14、荀子(约公元前313前

15、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16、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17、学生自己能够说出来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18、对人物的命运进行质疑。

19、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探讨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

20、本文的比喻论证有何特点?

21、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在预习笔记上。

2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23、荀子在文章中是从哪几个方面阐明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的?

24、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5、《劝学》这部古代作品为什么到今天还能有生命力?

26、把文中的物和自己进行比较,或者把文中人物和周围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思考其相似点和不同点。

27、“阅读思考”比“阅读摘抄”更重要。

28、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让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灵魂的对话”。

29、教师补充: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国、秦国、楚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但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性中的“恶”,因此,他特别重视人的学习,重视教育的作用。

30、找出文中不合常理的地方进行质疑。

31、掌握积累课文中文言虚实词、古今字和通假字。

32、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老师发音、重读、断句。

33、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34、用文中的经典语句来考究当代社会,看能不能发现什么启示?

35、《劝学》全篇人文性很浓,从开篇到结尾始终讲述人要怎样。对此你怎么认识?

36、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37、对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的细节描写、经典语句进行勾画和赏析。

38、整体疏通课文。学生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全文文意,最后师生共同整理重点字词和句式。

3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0、掌握并积累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41、情感目标:认识学习对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意义,并在学习过程中践行“积累”“恒心”“专注”的优秀求学品质。

42、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43、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

44、《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为什么要劝学?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