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控制货币供给量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在再贴现业务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贴现多少、何时申请贴现都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意愿。二是如果一国金融市场发达,融资渠道多且限制较少,那么商业银行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筹措资金,而不依赖于再贴现。
2、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从而影响公众预期。
3、再贴现率高低有限度。在经济繁荣或萧条时期,再贴现率即使大幅提高或降低,都可能无法限制或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
4、确定票据是否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产生影响。
5、能够预示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从而对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产生影响。
6、商业银行出现大量超额准备时。比如3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由于巨额黄金流入,会员银行集聚了几十亿美元的超额准备。即使联邦储备体系出售全部政府债券和其他资产也远远不能消除,这就要采取大幅度提高会员银行的存款准备率,吸收绝大部分的超额准备。
7、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如通过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或对再贴现的票据实行差别再贴现率。
8、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高于市场利率的政策就是抑制政策, 其目的就是为了收缩银根,使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下降,而扶持政策就是要放宽贴现条件,使再贴现成本降低,放松银根,使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得到增加。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zhufuyu/daquan/12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