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2 . 欹枕闻春雨,闭门见绿阴。——仇远《题扇》
3 . 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唐寅《山水图》
4 . 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5 .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6 .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7 . 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宋秦观《江城子》
8 .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9 .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的《初夏即事》
10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
1 . 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 .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
3 .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4 . 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谢良辅《状江南仲春》
5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6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地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 . 在元和四年(公元年三月初七,白居易的老朋友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分出使东川,往来奔波途中,赋诗三十二首,白居易的弟弟秘书省校书郎白行简把这些诗亲笔抄录成卷,题为《东川集》,其中最后一首就是《望驿台》,诗中写到:“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这是元稹在三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诗中所说的“三月三旬足”,走到了嘉陵江边的“望驿台”,在今天四川省广元县西南,想起了在家的妻子,怅然感慨,写下这首思乡之作。诗歌的构思也非常巧妙,明明是自己思乡之情无可排遣,却偏偏从妻子身上下笔。孟光,是东汉人,因为敬佩名士梁鸿,所以不避贫寒,嫁给了他,后来梁鸿因为写了一首《五噫歌》,喊出了社会底层的不满,而招致朝廷的搜捕,不得已,只好隐姓埋名,远走它乡,为人佣耕度日,但是妻子孟光却并没有因为家境的窘迫而有丝毫的怨言,每日里丈夫下工回家,她总把饭菜事先做好,盛在食案中,恭恭敬敬地端上来,他们夫妇二人“举案齐眉”也就成为千古夫妻相敬如宾的佳话。元稹用“孟光”这个典故,准确生动地表达了他与妻子韦丛之间那种看似平常其实深挚的感情。他设想在阳春三月过尽,而丈夫仍然没有回家的时候,妻子一定一个人在家里不停地自言自语:真不曾想到,丈夫这一去竟然走了这么长的时间,春天都过完了,竟然还不见人影!由妻子在家天天盼着丈夫早日归来,与他重聚,没想到苦苦等了一个春天,元稹想到自己归期遥遥,不知何日才能与家人团聚。嘉陵江边望驿台上这份怅惘的思家之情,读来如在目前。白居易看到了元稹的这首诗,不禁深有感触,忍不住提笔和了一首。诗是从两处地方分开写起的:“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元稹的家住在长安城朱雀门街东第二街靖安坊内,“靖安宅”就是指的元家宅院,而望驿台当然就是元稹现在身处的异乡了。两地之间,远隔千山万水,作者写过元稹家院中的“当窗柳”,又写他现在身边的“扑地花”。不过白居易的本意却不是描写景色,而是要借景抒情,光是“当窗柳”一句还看不出是什么季节,只点明了是种在宅中窗前的,而“扑地花”却使人一目了然,“扑地”就是遍地,显然元稹写诗时,已然是百花凋谢落英缤纷的暮春时节了,由此可以推断,“当窗柳”写的也一定是杨花吐尽柳荫当窗了。元稹的原诗写到“可怜三月三旬足”,所以白诗和曰“两处春光同日尽”,自是天生好句,因为到了三月三十日,阳春三月已经过完了,这个同日尽,颇有春光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人却仍然天各一方的感慨在里面。“居人思客客思家”,在这个让人感伤的日子里,在外的朋友思念的是家中的妻子,而居家的妻子当然更牵挂远行的丈夫。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在两处不同的地方,一种相思,两地离愁,白居易写得既明白晓畅,又细致深入,这显然不仅仅缘于构思的巧妙,而是因为他自己肯定也有类似的经历与感受了。
8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9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0 .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苏轼《送顿起》
1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2 .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3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4 . ——李白
5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 .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7 . 小院菊残烟雨细。天气_凉,恼得人憔悴。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程垓《蝶恋花》
8 .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 .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10 .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 .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裳寒谁与共?
2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 .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
4 .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5 .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朱熹《春日》
6 .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7 . 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8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9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0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1 .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2 . 银屏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3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4 . 遥想疏梅此际,月底香英白。——晏几道《六么令·雪残风信》
5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6 .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7 .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8 .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9 .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10 .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唐宋之问《有所思》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zhufuyu/daquan/18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