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2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 .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5 .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____黄巢《题菊花》
6 .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
7 .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8 . [菊花]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9 . 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近知门。——《采菊》作者:李建勋
10 . [菊花]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 .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2 . 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
3 . 苏轼说他和陶渊明的诗,和了一百零九篇,还说自己并不是只好陶诗,更是仰慕陶的为人。所以宋代方回在《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中说:“折腰彭泽不归去,未必东坡肯和陶。”也是有道理的。
4 .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5 .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6 . 对于陶诗,苏轼有很多赞美,也都说得到点上。比如他评渊明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说:“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他因为也干农活,所以能体会到渊明此语的妙处。这正是一种别有会心的共鸣,与王维的“羡闲逸”有天壤之别了。另外,他说陶渊明的诗:“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这也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评语。他在读陶渊明“种豆南山下”一首诗后说:“览渊明此诗,相与太息。噫嘻,以夕露沾衣之故,而犯所愧者多矣!”他不但读出了陶诗的寄托,也更为陶坚守节操而叹服。王维讥讽陶渊明《乞食》,而苏轼则说:
7 .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
8 . 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作者:白居易
9 .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10 . 六月菊:别离
1 . [菊花]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2 . 孔子不取微生高,孟子不取于陵仲子,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
3 . 今日天始霜,众木敛以疏。幽人掩关卧,明景翻空庐。
4 . 菊花是中国本土的花卉,种植历史悠久,《礼记•月令》就有“菊有黄华”的记录。屈原在《离***》中写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认为秋菊与木兰一样都是高洁的花草,吃了令人长寿,好及时做成大事树立美名。
5 . 陶渊明情趣高雅,他不止于爱松爱菊,还十分欣赏兰花柳树竹子与梅花。比如,他写兰花的清雅:“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饮酒》他状兰柳的生机勃勃:“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拟古》“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他赏梅花的傲雪凌霜:“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陶渊明生活在宁静美丽的自然之中,颇感满足与惬意。他说:“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时序》又说:“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他给自己取的号,就叫“五柳先生”。
6 . [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
7 .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8 . 暗红色的菊花:娇媚
9 . 冬菊:别离
10 .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 . 白色的菊花:在我国哀挽之意,一般用于追悼死者的场合;在日本,则是贞洁诚实的象征。
2 . 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3 . [菊花]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4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_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5 .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6 .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7 . 其实要说,苏轼和陶还真不是很像。陶渊明是个不卖弄聪明的人,而苏轼时时还卖弄一下自己聪明。比如他说自己和陶渊明比起来“学道虽恨晚,赋诗岂不如”,就是说我虽然不如陶公悟道早,但是我写诗也不比他差啊。检渊明全集,没有一首有这样的语气。而另一首上来就说自己是“畸人”是“散材”,看似自贬,实则自矜。还说要和陶渊明携手做朋友,这个想法很可爱,也很真实。但渊明提到敬仰的古人,从不是这种语气与态度。可见东坡与陶,性格上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对于这种区别,有人认同,有人批评。认同者如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至坡老和陶,好在不学状貌。”批评的则如吴觐文:“坡公才情飘逸豪放,晚年率归平淡,乃悉取渊明集中诗追和之,此是其好陶之至,不自知其言之病也。”(《陶渊明集批语》)
8 .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9 .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曹雪芹《咏菊》
10 .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1 . 不过与其从苏轼和陶中寻找他与陶的相似之处,倒不如从他非刻意和陶拟陶的诗中寻找一点神似的风味:
2 . 汉魏时,人们对菊花很感兴趣,也是因为相信常吃菊花可以长寿。汉•应邵《风俗通义》载,河南内乡县西北有个叫甘谷的地方,小溪上游长有很大的菊花,水中含有了菊花的滋液,山谷里的三十几户人家长期喝这溪水,寿命长者一百二三十岁,少者亦有七八十岁。西晋•葛洪《西京杂记》也记载了汉初宫中吃菊花酒的习惯:他们在菊花初放时连叶采下,和粟米捣在一起酿酒,到第二年重阳时才打开来喝。魏文帝曹丕在给大臣钟繇的信中谈论菊花,说是秋天里只有这种花长得茂盛,可见它汲取了天地真气,使人延年益寿没有比这草药更好的了,还派人专门送给钟繇一束菊花。
3 . 对于东坡的这种作法,后人有些不以为然。如王若虚《滹南诗话》说:“东坡酷爱《归去来辞》,既次其韵,又衍为长短句,又裂为集字诗,破碎甚矣。陶文信美,亦何必尔,是亦未免近俗也。”然而王若虚对于苏轼和陶诗,看法倒是很通达,他说:
4 .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5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6 . 余闲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7 .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____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8 . 菊暗荷枯一夜霜。——苏轼《浣溪沙·咏橘》
9 . [菊花]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慧霖《闰中秋玩月》
10 . [菊花]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
1 . 和陶读《山海经》
2 .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3 .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李世民《度秋》
4 . 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咏菊》作者:陈叔达
5 .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唐寅《菊花》
6 . 黄色的菊花:淡淡的爱
7 . [菊花]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8 . 万寿菊:友情
9 . 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征。菊花的颜色多种多样,含意也不尽同。
10 .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1 .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2 . [菊花]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3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 . 哨遍并序
5 .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6 .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我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苏轼《与苏辙书》)
7 .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____元好问《秋怀》
8 . 怎奈花残又莺老。槛里青梅数枝小。新荷长池沼。当晴昼燕子声闹。亭栏花绽颜色好。风雨催催等闲开了。酒醒暗思量,无个事甚刚烦恼。——《菊花新》作者:杜安世
9 . [菊花]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苏轼《浣溪沙·咏橘》
10 . 无粮食自足,岂谓谷与蔬。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zhufuyu/daquan/220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