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语 > 祝福语大全

高中生成语摘抄及解释(高中生常考的一百个成语及解释)

高中生成语摘抄及解释(高中生常考的一百个成语及解释)



高中生成语摘抄及解释【一】

1 .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2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3 . (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4 . 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 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7 .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8 . 解释: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

9 .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0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高中生成语摘抄及解释【二】

1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2 . 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3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5 .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6 .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7 .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8 . 解释: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9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10 .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高中生成语摘抄及解释【三】

1 . 解释: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2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3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4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5 . 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6 . 听其言而观其行。

7 . 寒气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气例;“数九以来,朔风吹,寒气逼人,这又是一个奇冷的冬天”

8 . 解释: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9 . 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

10 . 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高中生成语摘抄及解释【四】

1 .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3 .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 .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仪鸾殿早秋》

5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6 .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7 .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8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近人钱穆认为“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也。”(《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9 .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0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高中生成语摘抄及解释【五】

1 .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 . 解释: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3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4 . 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5 . 有教无类

6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7 .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8 . 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9 .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10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高中生成语摘抄及解释【六】

1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 . 解释: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3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 . 解释: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5 . 小不忍,则乱大谋。

6 . 没落腐朽事物的存在不足为奇,丝毫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进步的新生的事物是在没落腐朽的废墟旁,蓬勃发展起来的。

7 .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菊》

8 .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9 . (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10 .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高中生成语摘抄及解释【七】

1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2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 .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4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7 .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8 .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9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 . 短篱残菊一枝黄。: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高中生成语摘抄及解释【八】

1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2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3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 .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6 .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7 .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8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9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