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果我们生活的全部目的仅仅在于个人的幸福,而我们个人的幸福又仅仅在于爱情,那么生活就会变成一片遍布荒茔枯冢和破碎心灵的真正阴暗的荒原,变成一座可怕的地狱。——别林斯基(俄国)
2 . 在人生道路上能谦让三分,即能天宽地阔,消除一切艰困,解除一切纠葛。--卡耐基
3 . 你在个人生活或工作当中,可能由于诚实而丢掉某些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失掉一次应有的回报算不了什么。——(美)艾琳。卡瑟拉
4 . 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英哈代
5 . 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佚名
6 . 看不见河底就不要涉水而过。——英国谚语
7 .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洛克
8 . 固然我有某些优点,而我自己最重视的优点,却是我的谦虚。——孟德斯鸠
9 . 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人理解未必就是不幸运。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周国平
10 . 真诚是一个人伟大的最基本的力量,它使一个人的缺点和错失也能变得被原谅。——罗兰
1 .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
2 . 最大的奥秘就是懂得如何减轻妨忌的压力。--雷斯红衣主教
3 . 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申涵光
4 .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总是随身带着一把放大镜,当我们需要时,就用它来看别人的完美。--克罗齐
5 . 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6 . 一个人要表现最高的真诚,就必须做到无事不可对人言。——泰戈尔
7 . 在顺境中要节制,在逆境中要谨慎。——佩里安德
8 .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佚名
9 . 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10 .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福莱
1 .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
2 .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傅雷
3 . 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美富兰克林
4 .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爱迪生
5 . 若无宽恕,生命将被永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控制。--佚名
6 . 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琼瑶佩语·修己》
7 . 人因为博学才谦逊,因为勇于牺牲才力量无比。——吉卜林
8 . 你认为一个人值得奉孙,那就是真正地奉承了他。--肖伯纳
9 .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商鞅
10 . 爱我者之言恕,恕故匿非;憎我者之言刻,刻必当罪。--佚名
1 . 在自然法则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2 . 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丘明
3 .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颜元
4 . 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诺言。——(苏)瓦。阿扎耶夫
5 . 不慎其前而悔其后,嗟乎!虽悔无及矣。——韩婴
6 . 一个人在受到责备而不是受到赞扬之后仍能保持谦虚,那才是真正的谦虚。——里克特
7 .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8 . 谦让是身体的良心。——巴尔扎克
9 . 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使我们喜善恨恶。良心尽管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法卢梭
10 .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1 . 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印度)泰戈尔
2 . 君子戒自欺,求自谦。——海瑞
3 . 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英哈代
4 . 强辩者饰非,谦恭者无争。——林逋
5 . 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6 . 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谁要是算计朋友,等于自己欺骗自己。——(尼日利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7 . 真诚是玻璃,谨慎是钻石。——中国锦言
8 . 我每每看见人真是虚心谦卑的时候,我就不禁想到“压伤的芦苇它不折断,将残的灯火它不吹灭”这一教示。——《马太福音》
9 . 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俄)列夫。托尔斯泰
10 . 感人以诚不以伪。——清·方苞
1 . 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英莎士比亚
2 . 气吞万里的海洋,何等浩潮壮阔!但它总是那么谦虚,始终把自己放得很低,因而能容纳百川的水流,吸收地球的雪雨。——中国锦言
3 .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4 .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英)莎士比亚
5 . 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理查德斯蒂尔
6 .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7 . 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韩诗外传》
8 . 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
9 .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10 . 信以接物,宽以待下。--佚名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zhufuyu/daquan/38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