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2 . “灵修”指: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3 .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4 . 只要条件许可,机会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恶的。
5 . 意识是说: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6 .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们就像月亮和驼背人————总是露出其中的一面。
7 .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
8 .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9 . 兮:语气词,相当与“啊”。
10 . 显然,我们可从这里发现,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1 . ●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2 .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3 . [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4 . 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
5 . [解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6 . [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7 . 等待,是偷懒的藉口,怠惰的推托。
8 . [解读]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9 . 天才能够洞察眼前的世界,进而发现到另一面世界。
10 . 如果我们举止有礼言谈有善,我们就能粗暴地对待许多人而安然无恙。
1 . 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
2 . 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乐的唯一源泉是他的感官嗜好,充其量过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
3 . 塞尼加说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命运跟其他更为快乐的人相比,避免自寻烦恼,我们将会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
4 .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5 . 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贫乏。
6 . [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7 . 挫折可增长,经验能丰富智慧。
8 . 懦弱和胆怯暴露了我们对于自身关注过多。
9 . [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10 . 所谓理想的社会,最糟糕的不仅是给我们带来无法赞美或喜爱的同伴,而且还不让我们保持天性和本色。为了做到和谐,它强迫我们蜷缩,甚至是完全变形。
1 . 无价值的事物总是不断增加:由于频繁的重复,许多起初在我们看来重要的事物逐渐变得毫无价值。
2 . [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接:接触,交往。醴(lǐ:甜酒。
3 . 将:将要,还要。
4 . 当一个人绝对粗鲁时,就好像他脱掉了衣服赤裸裸地站在我们面前。
5 . 当一个人绝对粗鲁时,就好像他脱光了衣服赤裸裸地站在我们面前。
6 . 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
7 . 木叶:枯黄的树叶。
8 . 为什么在我们年轻时我们面前的生命之路总是显得无比漫长?因为我们不得不找寻空间塞满我们无限的希望。
9 . 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虽然现实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是,“我”(即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10 . ●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1 . 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2 . 事物的本身是不变的,变得只是人的感觉。
3 . 大致说来,一个人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气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带来某些不协调,哪怕这些不协调只是相当轻微。因此,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感觉宁静----这是在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也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觅到;而要长期保持这一心境,则只有深居简出才行。这样,如果一个人自身既伟大又丰富,那么,这个人就能享受到在这一贫乏的世上所能寻觅到的最快活的状况。确实,我们可以这样说:友谊爱情和荣誉紧紧地把人们联结在一起,但归根到底人只能老老实实地寄希望于自己,顶多寄望于他们的孩子。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从一切事物中体会到自身的人才是处境最妙的人
4 .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5 . 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类别:读书
6 . [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7 .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8 .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9 . [解读]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尚:重在。
10 . ●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的桎梏。
1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的名作《离***》,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2 .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3 . 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在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
4 . 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的人,他便有最多的苦恼。
5 . 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生存。
6 . ●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录的经验来生活。
7 . 人类获得幸福和交上好运的情境,一般来说,都可以比作一排树木当远看时,它们显得美丽诱人;但当你走近并进入树丛之中,它们的美丽诱人旋即消散,你再不可能发现它了。这也就是我们常常会羡慕他人的缘故。
8 .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9 . [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10 . “汨”指汨水。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zhufuyu/daquan/509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