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2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3 .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4 .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5 . 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6 .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7 . 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
8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9 .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0 .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菊》
1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 . 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3 . 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4 .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
5 . 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
6 . (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7 .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菊花》
8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 .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10 .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句名句最早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第册),第页,最后一行。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诗句,在文学作品中被引用过太多次了。
1 .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2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 . 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4 . 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5 . 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6 .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7 .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8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9 . 割鸡焉用牛刀?
10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1 .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2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4 .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5 .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6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7 . 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8 .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9 . 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0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zhufuyu/daquan/52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