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语 > 祝福语大全

端午节的特色饮食及注意事项

端午节的特色饮食及注意事项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节日。下面是小编整理了端午节的特色饮食及注意事项,来欣赏和学习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有什么特色饮食

一、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二、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高邮的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三、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四、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五、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养生饮食注意事项

首先,要注意主食与副食的搭配

逢佳节对于饮食方面,住住会比平常丰盛了许多,而且菜肴更是都以肉类、海鲜类居多,还有一些相当比较油腻的美食等,其实我们现在生活水平,对于平常饮食来说都不日很差,对于还是没有这样的暴饮暴食,如果遇上佳节,难免都会过量。所以其实我们在节日时候,一定要特别主食与副食相搭,要采用荤素的搭配方法,最好是以素食为主,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营养的均衡、饮食的健康,还可以激发人们的食欲,一举多得。

其次,粗粮与细粮的搭配

在节日里一般情况下,相对平常来说会吃得比较丰盛一些,可能食量相对会增加了许多,这个时候对于消化方面就要注意了,因为如果我们的饮食方法一旦作了很多的改变,有可能我们的胃会受不了,出现身体不舒服等情况。那么在节日里,我们要适当的吃一些粗粮,从而来进行粗细搭配,这样才会有助于消化。特别是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来说,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更是要尽量少食,比如:芋头、豆浆、地瓜等。

最后,饮酒要适量

在端午佳节里,亲朋好聚欢聚一起,喝酒一般是在所难免的,喝酒也可以增加活跃的氛围,所以在饮桌上,饮酒一般情况下也是少不了的。那么酒适量喝点是还不错,不仅可以增加气氛,还可以促进我们人体血液的循环,但是如果是过量的话,那么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了,严重者还会引起酒精中毒,特别是有酒精性肝炎的患者,更是要注意,以免引起疾病的发作。

喝酒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我们在喝酒时常常会产生饱感,特别在大量饮酒时,这种感觉特别强烈,这样的话在喝完酒时,对于吃东西可能就会吃不下去。其实这对人体是非常不好的,因为这时体内的酒精浓度可以说相对是较高,那么饮酒过后更应该多吃点东西,多吃一些粗食类,多些一些水果蔬菜,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及维生C等对我们人们非常重要的抗氧化剂,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减少酒精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降了以上那些饮食要注意之外,其实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的粽子,粽子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特色美食了,粽子虽美味,但是也是不宜多吃的,以免以引导消化不食、积食等,特别是糯米类的粽子更是要适量。不过如果适量的话,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了,比如像糯米做的绿豆粽子、小枣粽子等,不仅有着益气健脾、开胃消食之作用,还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之功效哦,有的备料不一样,其功效也不一样。

广东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1、扒皇舟

深圳人将划龙船称为“扒龙舟”,相传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四月,小宋帝赵罡当时被元军前截后追,从失守的宋都临安(今杭州),经福建沿海仓皇逃至新安县九龙土瓜湾(今属香港),期间恰逢端午节,赵罡观看了当地的龙舟比赛,一时兴起,以护驾有功为名,御赐黄缎巨型罗伞给乡民。扒龙舟从休闲娱乐活动,演变成竞赛运动项目,罗伞逆风阻力,才逐渐消逝。

2、挂黄葛藤

端午节挂黄葛藤却是客家地区的传统习俗。端午节当天,广东梅州客家人便在自家门前挂起黄葛藤,这样的民俗在客家地区延续了千年。在客家人眼中黄葛藤是驱邪之物,与别处将葛藤喻为捆绑鬼怪的“铁链”、“神仙索”不同,其在客家民间传说中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的黄巢有着紧密联系。

3、吃艾糍

广宁县的端午节好比“卫生防疫节”,很多习俗都跟卫生息息相关,比方说与端州一样,习惯将艾草、菖蒲悬于门户。有的地方还喝蒲酒,把酒洒在屋外四周,以避蛇蝎。广宁人端午包粽子的同时也用艾草做糍,寓意去毒气、避瘟疫,并认为端午节始源于“夏至”,因此广宁民间素有“到五月节才收棉被”之说。

4、吃“灰水粽”

灰水粽是惠州一种传统制法粽子,深受当地人喜爱。灰水粽是由一种名叫蚊惊的植物烧成灰做成灰水制成。用蚊惊制作灰水粽,当地有一个俗语:一升灰一升米。也就是说,一升蚊惊的灰可以浸泡一升糯米来制作灰水粽。要烧一升的蚊惊灰,约要30公斤的蚊惊。可以看出传统灰水粽的制作还是比较繁琐的。煮熟后的灰水粽的米粽颜色呈淡黄色,看起来非常诱人,韧劲十足,清香四溢,让人爱不释口。

5、浸龙舟水

因为龙舟寓意吉祥,同时平日摆在祖宗的祠堂中,因此龙舟滑过的水村民们都认为是“大吉水”,于是另一个习俗应运而生—浸龙舟水。在华南地区,什么都很讲“意头”的广州人每每此时就会全家走到江边洗龙舟水,有小孩的家庭,家长会让孩子小手小脚都“浸浸”龙舟水,祈求小孩子身体健康,快高长大,驱邪避秽。

6、马拉溜

沙尾还有一个奇特的跟粽子有关的风俗,他们的土话叫“马拉溜”。何谓“马拉溜”呢?从五月初一、二起,母亲在孩子脖子上挂一个碱水粽,等到端午再剥开吃掉。

7、烧艾条

点艾条是端午时惠州不少家庭的传统保留项目。艾条在惠州又被称为“午时香”,按照惠州习俗,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端午节当天正午时分,将艾条放置在家里大门、厨房、阳台等地点燃,辟邪驱虫。艾条里包有锯末、硫黄、艾叶、香料等物。

8、祭河神、抢青

赛龙舟开始前,所有队伍都会焚香点烛、放鞭炮,用一头全烧猪拜祭河神。拜祭完后,参加赛龙舟的人吃烧猪,吃完才放龙舟入水,之后会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环节--“抢青”。所谓“抢青”,就是把一根挂着一扎树叶的竹竿放在河中央,参赛的队伍各派出一个人去抢。这是一种求吉祥的仪式。

9、打午时水

端午节在惠州还有本地特色,如“打午时水”、“洗龙舟水”等。“打午时水”就是在端午节当天中午12时到井里打水。在惠州老百姓心中,这个时候的水最能辟邪,小孩用“午时水”洗澡能祛除痱子带来健康身体,成年人用这样的水洗澡会带来好运。

10、回娘家

广州旧俗在农历五月初二至初四便有送节之举。年轻“新抱”(媳妇)们,用“全盒”六个或四个,盛以粽子、猪肉、生鸡、鸡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姑娘和儿童们挂香包,挂包以五色丝线编织,一般均为新媳妇所送,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贤良,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手艺,俗称“新抱手艺”。香包中装有檀香、八角、花椒、琉璜等。

11、送灾难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12、晒“百日姜”

潮汕人过端午节还有晒“百日姜”的习惯,即将生姜洗净,用细绳子串成一束,放在屋顶上,让其日晒雨淋,至八月十五中秋节取下,刚好一百天,用它煮水服下,可祛风散寒。

13、午时茶

端午节当天中午封开当地人会带上箩筐或麻袋,一家大小到野外采摘草药,用草药煮泡“午时茶”。当地人认为端午当天采摘的草药功效最好,喝了“午时茶”能驱除秽气,清热解毒、防病治病。

14、拜龙母

端午恰逢龙母诞(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八),德庆龙母庙每天都有舞龙、舞狮等表演,还会有龙母祈福斋宴。相传,龙母生辰诞有为龙母娘娘沐浴更衣的习俗,民间有摸龙床、赛龙舟等习俗。


端午节的特色饮食及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 2021端午节的习俗和饮食注意事项

★ 2021端午节的饮食习俗及注意事项

★ 2021端午节的习俗及养生饮食注意事项

★ 端午节的饮食习俗

★ 端午节饮食禁忌是什么

★ 2021端午节的养生饮食及饮食禁忌

★ 五月初五端午节一定会吃的美食

★ 2021端午节的来历介绍及饮食注意事项

★ 2021端午节的习俗和饮食禁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zhufuyu/daquan/58010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