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分节气的传统食物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分节气的传统食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1、桂花酒
秋分的时候,桂花都已经开了,正是丹桂飘香的节气,秋分前,勤劳的人家会准备白酒或者黄酒来浸泡桂花,做桂花酒,等到秋分节气一到就拿出自家酿好的桂花酒来招待客人。
2、汤圆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嘴儿。
煮好十多只实心的汤圆,放在盘子里晾着。从竹林里砍来带叶的竹子,各家的孩童把一只只汤圆戳在竹竿的顶端,扛到地里,再一根根插在自家的田埂上。希望糯米做的汤圆,能粘住偷食的雀儿的嘴巴,让它受个教训,今后不再敢来。
3、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每年的秋分节气,民间也有“竖蛋”的习俗,很多地方都要在这天举行“竖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
“竖蛋”后当然少不了吃蛋,鸡蛋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少量欧米伽3脂肪酸,大量卵磷脂、叶黄素等保健成分。秋分吃蛋,益处多多。
4、鸭肉
经过春天和夏天的生长,鸭子开始变得肥硕起来,此时的鸭子肥瘦适宜、口感香嫩,是食用鸭子的最佳时候,而且食用鸭肉有润燥的作用,最是适合秋季食用的荤菜之一。
5、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6、野苋菜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
7、做面雀,吃面雀
“面雀”是将糯米粉揉成面团,然后用模具刻制而成的一种糯米点心。
看来又是一个打着保护粮食的好借口,吃货们的理由真多,自古都有了。
“在古时候,秋分时节的到来,意味着稻谷快要成熟,马上就要到秋季大丰收的时候了,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
这个时候,会有许多小鸟去稻田里偷食稻谷,破坏庄稼。人们就用糯米粉做成团子,用竹签串成一串扔到田里去,小鸟吃了面雀嘴巴就会被黏住,这样就不能去祸害庄稼了。有些讲究的人家会用一些鸟类的模具做出不同形状的面雀来,只是现在这些模具都已经失传了,而秋分做面雀吃面雀这个民俗也渐渐地不为人知了。”
眼看就要收获了,等着农忙,现在弄些好吃的小吃,又好玩,又有乐趣。
把这些面食做成小麻雀的样子,叫做:“面雀”。
8、芋饼
老北京还有秋分吃芋饼的习惯,因为芋头这种高热量食品温软易消化,适宜秋天食用。芋艿的营养价值很高,块茎中的淀粉含量达70%,既可当粮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秋补素食一宝。芋艿还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皂角甙等多营养成分。
饮食以清润温润为主
入秋后,天干物燥渐现,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以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
多走走赶走抑郁
秋令时节,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出汗不多的项目,如散步、跳舞等。如此既可以得到锻炼,又可以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
宜早睡早起
秋季昼夜温差大,易邪气入体,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秋季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运动更要注意早晚温差,以免受凉。
常笑宣肺
秋分养生起居调摄也很重要。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这时,应保持神志安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
秋季穿衣要冻也要捂
添衣也不要过多过快,以使人体有抗御寒冷的能力,所谓“春捂秋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儿童和老年人体质较弱,不同于青壮年人,对冷的敏感性较高,在秋季尤其要注意衣服的增减,早、晚应多穿些衣服,避免受凉感冒。特别要注意让脚保暖,别让脚部仍处于夏天中——光脚穿凉鞋,这样很容易着凉,引起肠胃不适,甚至由此招来感冒。除了白天让脚暖和外,晚上回来用热水泡一会儿脚也很不错。
防病
夏秋交替,“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正是因为中午热,早晚凉,早晚温差大,贪凉的人纷纷中招,医院感冒发烧、肠胃病、呼吸道疾病等开始增多。进入白露节气后,秋病也进入高发期,尤以气管病、胃肠病、过敏病最为多见。
与此同时,随着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心脑血管疾病也赶来凑热闹。过敏也是秋季比较常见的疾病,特别是过敏性鼻炎多发。
是的
秋分这天的时候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北极附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这句节令谚语的意义是:每年到了春分、秋分这一天,白天与夜晚一样长,即昼夜平分,气候适中。用天文学知识来讲: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的相交线——黄道(即在地球视太阳运行的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与天球的相交线——天赤道,有两个自然交点,即把24个节气连结起来的起始点——“春分”和“秋分”。当视太阳运行到这两个点时,地球上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是相等的。因为在这一天,太阳光线正直射在赤道上,不论南半球或北半球,均等受到阳光照射同样面积,所以在地球上昼夜平分,均为12个小时。
但这只是一般的说法,如果要提高精确度,还要做强条件分析,考虑到更多的影响因素:以上说法假设太阳光是从一个位置上发出,而且不受到其它物理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理想模型。事实上太阳是一个球面,而不是一个光点。视太阳在天球上东升西落,以时间测度:早上,当太阳的中心点尚在地平线下五十分钟时,太阳的上边缘已经接触到地平线,这时我们便看到日出了;傍晚,当太阳的中心点落入地平线下五十分钟时,太阳的上边缘才和地平线相切,这时我们便看到日落了。就是说太阳的演出先探了个头,落幕时又留了个尾巴,共差100分钟。这样,白天就比黑夜长一些。
大气对太阳光线具有折射和散射现象,如黎明前东方天空泛鱼肚白色,黄昏后西方天空现霞光就是证明。研究证明,当太阳早晚在地平线下六度以内时,因为天空大气对阳光的折射、散射作用,仍能使人看到天空的泛光,称为晨昏朦影。我们一般说的白昼是包括晨昏朦影在内的,这样白昼显然比黑夜就更长些。
由于纬度的不同,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路线也不同,晨昏朦影的时间也会有差别。因此,春分这一天,各不同纬度的白天,长短仍然是不同的:在北极,太阳在地平线上转了一圈,不但没有黑夜,而且从此开始了半年白昼。在北极圈上,正午太阳的地平高度角只有23。27′分,白昼长达14时05分;在南宁,太阳的地平高度角为67。18′,白昼长12时07分;在赤道上,正午太阳正照天顶,白昼长12时49分,昼夜这才是大致平分。
★ 2022秋分节气的风俗活动及养生要点
★ 2022春分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
★ 2022中秋节的养生食物及传统活动
★ 2022夏至节气的传统食物及饮食原则
★ 2022夏至节气的传统食物及养生知识
★ 2022春分节气的由来及传统食物
★ 2022春分节气的风俗及养生食物
★ 2022春分节气的民俗及传统食物
★ 2022春分节气的风俗及传统食物
★ 2022春分节气的农事活动及传统食物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zhufuyu/daquan/58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