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在大寒之后又会回到立春,这时开始新的一年,又是一个轮回。所以大寒的来临也代表了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寒节气的习俗及养生要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大寒的习俗
尾牙祭
大寒在我国的习俗,特别是在农村,这个时候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多数家庭都开始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尤其是到了大寒和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习俗有很多,像是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非常重视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
所谓二月二为头牙,就是说每逢初二和十六人们都需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在民间是有吃春饼(南方叫润饼)的说法,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是人们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这也是一种习俗。
喝鸡汤
大寒节气的时候,多数的南京人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此时是农历四九前后,在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是一九一只鸡食俗现在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多数人在此时会选择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
到了腊月,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粘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欢食羹还有一个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乎乎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迎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吃消寒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除此之外,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大寒节气到来,稻香村、稻香春、桂香村等老字号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消寒糕”,在稻香村翠微店里,“消寒糕”都摆在柜台的明显的位置。
吃糯米饭
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有大寒吃糯米的习俗,这项习俗虽听来简单,却蕴涵着前人积累的生活经验,因为进入大寒天气分外寒冷,糯米是热量比较高的食物,有很好的御寒作用。糯米饭的做法五花八门,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适宜。
吃八宝饭
大寒节气,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寒冷程度的一个节气,同时也是一年中的后一个节气,之后便是来年立春。因为已接近春天,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民俗称“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并已经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春回的景致。
八宝饭,大寒节气习俗食物,是汉族食品,流行于全国各地,江南尤盛。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大寒节气严寒之际吃八宝饭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祭灶送灶神祈求神明保佑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像。。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令菩萨”或“灶君司令”,泉人一般称“灶君公”。传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人们“送灶”时,会在灶王爷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袜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开,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大寒养生要点
大寒节气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此时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节气,所以有“小寒大寒,冰冷成团”的谚语。大寒虽是最为严寒之时,但寒极必暖阴极阳生,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因此,大寒养生要适应季节由冬向春的转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养:
御寒保暖
不能忘 俗话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可见“大寒”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寒防病。首先,要防风防冻,御寒保暖。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出门时要戴上口罩、帽子和围巾等。要坚持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泡脚,预防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另外,还要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治疗。
饮食调养
不宜断 大寒节气与立春相接,所以饮食调养要根据季节的变换作相应调整。首先,冬令进补应逐渐减少,以逐渐适应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如在吃温补的肉类时,不宜再多吃生姜、大葱等辛散的食物,也不适合大量饮酒;并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和滋阴润燥的食物。从大寒开始,就应该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让膏腻厚味与清淡食物一块吃,以使脾胃慢慢适应。
体育锻炼
不要怠 冬季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比如快走、慢跑、跳绳、踢毽子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大寒时节的运动还应注意循序渐进和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
蓄精藏神
不可违 随着春节的临近,此时人们将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迎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但此时仍处于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期,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还处于相对缓慢的时候,阴精仍需继续陪护,阳气不可过早扰动。所以,人们在此期间要做到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养精蓄锐,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大寒养生
注意暖脚
大寒的时候天气冷,有一句话叫做寒从脚底生,所以说做好脚部的保暖是很重要的。当我们的脚不冷了,心脏的功能会比较好,人也会比较有活力。建议大家要在出门的时候穿上加绒的厚棉鞋,不要穿一些单薄的鞋子,袜子也要选择保暖的。
在晚上回家了之后,可以泡脚,每天几分钟的时间,就能达到良好的保健效果。泡脚时的水温应该控制在40到50度之间,不能太高,避免烫伤。泡脚之后及时的把脚给擦干,涂抹上一些护肤霜,然后穿上袜子,这样就不会感觉到冷了。
适宜的运动
大寒的时候不要以为应该一直窝着不动,这样看似能保存体力,但是实际上是不利于健康的。我们应该适当的运动,做一些低强度的项目,比如说快走和健美操、瑜伽。在家里锻炼即可,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10点或者下午3点到户外锻炼。
减少进补
减少进补,为什么呢?小寒时节是需要进补,但大寒时节却不推荐进补了。而且这个时间段,一定要记得,适量开始减少你的进补量。这是因为春天将至,万物复苏,有待人体阳气的生发。适宜吃些生姜、大葱、辣椒等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饮食不宜过咸,切忌寒冷食品。
营养科专家表示,大寒进补宜“封藏”,但进补到这时需收尾,偶尔吃些狗肉、羊肉无妨,为了逐渐适应春季升发的季节特点,可适当吃些白菜、油菜、胡萝卜、菜花等蔬菜,此外,还需多饮水。
大寒时节,护心暖脚,注意饮食,适宜的运动,调节情志,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快渡过寒冷的冬天了,身体棒棒的,来年也不易生病哦。
注意保护心脏
大寒是冬季比较冷的节气,因为天气寒冷人的毛孔也会收缩,血液的流动就会变慢,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在接近年关的时候人们也比较操劳。保护心脏很重要。
早睡晚起
所谓“养阴”,其实指的是阳气收藏。中医认为,从秋天起要早睡早起,而到了寒冬,则应该早睡晚起。此外,还得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才能顺应自然界阳气收藏、潜藏的特点。
如果违背了自然界秋冬阳气收藏的规律会导致“伤肺”,冬天容易发生“痿厥”的疾病。比如秋冬季节慢性胃肠炎,肌肉萎缩、疼痛等疾病等容易发生;肺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等)在秋冬也容易复发。因此,有以上这些病史的老年人在此节气中尤其要注意保暖,早晚要少出门,避免感冒。早上应尽可能晚起,中午或下午可到户外活动一个小时左右,外出时一定要加穿外套,好戴上帽子、围上围巾。
★ 2021大寒节气的习俗及养生
★ 2021大寒节气的习俗及养生知识
★ 2021大寒节气的传统活动及养生知识
★ 2021大寒节气的习俗及气候特点
★ 2021大寒节气的来历和养生食物
★ 2021大寒节气的来历及养生知识
★ 2021大寒节气的风俗活动及禁忌
★ 2021大寒节气的习俗及来历
★ 2022大寒节气的由来及养生原则
★ 2021大寒节气的养生食物及注意事项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zhufuyu/daquan/58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