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来历民间故事_立秋的由来和故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以下是小编汇总关于立秋的来历民间故事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立秋的来历民间故事
立秋的来历民间故事一:秋神蓐收
远古传说中的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巨斧。山海经上说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蓐收耳朵上的蛇寓意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诗经·斯干里》说: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如果梦到蛇,会生一个漂亮女儿。
蓐收肩上的巨斧,表明他还是一位刑罚之神。古时处决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后,叫秋后问斩。秋天有杀气。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所以蓐收到来的时候,总带有一股凉意。
立秋的来历民间故事二:一叶知秋
《五灯会元》里记载说: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于是将衣钵传给了迦叶。小桃核牵连着的是大瘟疫,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摩诃迦叶能从佛祖拈起的一朵金婆罗花中悟到普遍宇宙、包含万有的佛法。以小明大、见微知着是一种大智慧。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立秋一般在几月份?
立秋一般在阳历8月7、8、9日左右。 二十四节气是以阳历为准,每个节气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每年的这几天太阳会公转到黄经的具体位置,一般来说,一个节气有2、3天的偏差,所以,不同的年份,立秋节气可能是在阳历8月7、8、9日。
立秋有何特点?
立秋的特点是降雨、风暴、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虽然立秋表示秋季的开始,但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立秋的时间正处于中伏期间,因此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还有“秋后一伏”的说法。
今年立秋是热还是凉
就数据来看今年立秋是凉。因为今年是早立秋,早立秋的时候,植物开始展现出秋天的特征。树叶逐渐变黄,秋花开始盛开,为人们带来秋天的气息。而晚立秋的时候,植物仍然保持夏季的繁茂状态,秋天的特点还没有明显展现出来。
立秋节气吃什么好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变得干燥,人体内的阳气通常也由盛转弱,肠胃机能较容易紊乱,进而容易发生肠胃疾病。因此秋天养生的重点是润燥、养肺以及健脾胃,在饮食上可以选择润燥安神、补肺养血和健脾和胃的食物。
1、润燥安神:通常在立秋以后可以适当吃百合、银耳,具有补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的功效。还可以吃梨、甘蔗、木耳、芝麻、糯米、蜂蜜、花生等,都可以起到滋阴、润肺的作用;
2、补肺养血: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杏仁有独特的止咳、润肺、平喘的作用,对秋天出现的咳嗽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另外南瓜、红枣、核桃等,都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3、健脾和胃:立秋后适当吃羊肉也可以起到温补气血、益气健脾的作用,但不可过量食用,以免减少胃肠道负担。对于中老年脾胃较弱的人,立秋后早餐可以选择喝粥,例如山楂小米粥,小米具有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反胃呕吐、脾胃虚弱等症。糯米可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特别适合脾肺虚寒者食用。还可以吃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等功效,能促进消化与吸收,适用范围较广。
立秋后不建议吃过多的瓜果,同时也要注意少吃冰镇水果,以及辛辣刺激、油炸、膨化食品等,以免导致肠胃不适的情况发生。此外,患有某些疾病不宜食用上述食物,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循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的原则。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nuenian.com/zhufuyu/daquan/599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