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语 > 祝福语大全

古代汉语表被动的词精选100条

古代汉语表被动的词精选100条



1、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

2、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其意义是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个词素起辅助作用。

3、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4、本义:多义词中代表该词的最初的意义(历史/源头)——来源。VS 基本义:多义词中几个意义最常用、最基本的意义——应用。

5、新造词: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按照原有的构词方式构成的,采用新的形式,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

6、社会习惯语;又叫社会集团语,只由于某种社会联系,而在处于同一集团的人们中间自发产生的少量特殊语言,这些词语大都能反映人们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身份等。

7、对: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类型的。也就是对句的平仄对立。失对:诗歌中不合乎对的规则的现象。

8、真词缀:位置完全固定,意义基本虚化,读音大都弱化的词缀。VS 类词缀:位置基本固定,意义正在类化,读音保持不变的词缀,它是由词根向词缀真词缀的转化的中间过度形式。

9、对比: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10、拗句:不依照一般的平仄的句子,即该用平声的未用平声,该用仄声的未用仄声。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

11、发音部位:辅音声母发音时口腔里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

12、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作动、形容词作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如“秦师遂东”。

13、鼻音:软腭和小舌下垂时,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中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鼻音。

14、反义词: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构成反义词。/ 语言中词汇意义相互矛盾,对立的词叫反义词。

15、语流音变:一个音和其他的音结合成一串其它的音,就会相互影响,产生语音的变化。VS 历史音变: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而造成的语音变化叫历史音变。

16、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因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

17、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18、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

19、鼻化元音:发音时,软腭下降,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元音就会带上鼻音色彩,这种元音叫做鼻化元音。国际音标用附加符号“ ”表示。

20、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或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写,虽不真实,盛似真实。

21、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22、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现代汉语中“珍珠”,“微妙”在先秦是双声。

23、词:代表一定的语音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结构单位,既是句子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VS 词组:又叫短语,是大于词的语言单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加实词或实词加虚词构成的而不成为句子的语言单位。

24、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韵头不同也可以,如现代汉语中“光芒”。

25、简繁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如礼禮、气氣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如后後、适適、征征、余餘。

26、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也能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VS 不自由语素:不能够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组合成词,且位置固定的语素。 VS 半自由语素:不能够独立成词,只能够和其它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

27、语音:人类说话是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只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28、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29、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做元音,又叫母音。/ 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声带一定振动,响亮清晰的音素。/ 气流从肺里出来振动声带,形成音波,通过口腔时又没有受到任何阻碍而形成的音。

30、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31、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32、音节: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33、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

34、音译词:以读音相近的字翻译外族语言而形成的单纯词。

35、叙述句: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

36、叶韵:古人为了说明《诗经》的押韵和谐,认为某字是改读某音,就是“叶韵”,或称“叶句”(叶,同“协”,和谐之意)。

37、音位: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38、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39、轻声: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40、韵尾:表示复韵母最后滑动的方向,音质含混不清。

41、平水韵: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平水刘渊,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后人渐为106韵,被成为平水韵,一般叫“诗韵”。

42、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43、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做辅音,又叫子音。/ 发音时气流受到发音器官的各种阻碍,声带不一定振动,不够清晰响亮的音素叫辅音。/ 气流从肺里出来不一定振动声带,通过口腔时受到一定的阻碍,这种主要依靠阻碍发出的音叫辅音。

44、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借用同音近音字表示,两个字本来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如“蚤起”,蚤通早。

45、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6、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的疑问代词“何、谁、孰、安、胡、奚、曷”等。

47、连绵字: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玲珑、徘徊、参差,或没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如匆匆、津津。

48、拈连: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的修辞手法。

49、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50、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造字法。

51、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52、区别特征: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种语音的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

53、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54、笺:“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55、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

56、通感:人们通过触、视、听、味、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

57、历史词:只反映代表某一历史年代的事物,而随着历史变迁早已消亡,一般只在涉及历史事实的作品中偶尔见到的词。

58、脱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脱”,也叫“脱字”。用来指明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如“‘孔世家云:颀然而长’”“‘孔’下脱‘子’字”。

59、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狱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乐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60、韵腹:由两个或三个元音音素或元音带辅音韵尾构成的韵母中,口腔开口度较大,声音较响亮的那个元音叫韵腹,韵腹前的叫韵头(介音),后面的叫韵尾。

61、传: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春秋》称作“经”,把解释经书的叫做“传”。“传”就是对“经”的解说。

62、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说”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63、流水对:对仗中的特殊类型。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与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4、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65、比喻义:由修辞上的比喻手法逐渐固定下来的意义,即借用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这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叫比喻意义。

66、章句:解说古书的一种方法,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

67、曰,为,谓之:释义术语,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68、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69、转义:在词的本义或基本义的基础上直接或见解发展而来的意义,现代的转义通常是通过引申或比喻而来的。

70、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式,是用两个汉字相拼来标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是由上字取声,下字去韵和调想拼和而得出的。

71、汉语规范化: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的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72、《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注疏》多为汉朝或魏晋人的注。

73、读为,读曰:注音术语,一般是用本字来注假借字。被注字在术语之前,注释字在术语之后。

7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75、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76、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77、形式上使用”被字句“的结构。

78、韵脚: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汉语诗韵一般放在句尾,习惯上叫韵脚。

79、成语:一种长期相沿袭用的具有浓厚书面语色彩的短语,既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稳定,形式简洁,整体使用的定型短语。

80、天籁:民歌随口而唱,随口用韵,随时换韵的情况。

81、顶真: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

82、映衬: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

83、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84、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85、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情感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86、诗韵: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

87、音段音位:声调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属于非音质音位,因非音质音位不受音段的局限,所以叫非音段音位。

88、貌,之貌:释义术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表示事物某种性质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

89、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90、儿化: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音色的特殊音变现象。

91、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叫条件变体。VS 自由变体:没有环境的限制,可以自由更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

92、动作实际发生的非主动性,也就是说动作的发生并不是句子中的主语的主动做出的或者期望发生的,注意,不是期望发生的并不一定是被迫的,可能是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发生的。

93、三十六字母:传统认为,有三十六字母,字母指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如见溪群疑等,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而上古的声母现在研究为三十二个,被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半舌、半齿。

94、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95、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VS 合成词:由几个语素组合成的词。

96、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

97、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98、“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做“疏”。“疏”是对注的解释。

99、古今通用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

100、韵头: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表示复韵母的发音起点,发音轻而短。

101、文言词:古代汉语的书面词语,它所表示的事物继续为现代汉民族所使用,因而被吸收进入现代汉语还有生命力的词叫文言词。

10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的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等。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