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常规水稻栽培方式相比,鸭稻共作方式下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有减小的趋势,而且在有效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2、成熟时测定,灌浆期处理的水稻根表铁胶膜铁的含量变化比较大,分蘖期和拔节期变化比较小。
3、江南和西南稻区应抓紧整地沤田,避开强降水天气适时移栽水稻;华南已进入分蘖期的稻田要保持浅水勤灌,促进分蘖。
4、中稻已处分蘖期,宜根据苗情长势适时进行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并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5、分蘖期是两地小麦生育时期变化的转折点,是环境与群体的“缓冲者”。
6、在孕穗期出现最低值,各处理固定态铵在分蘖期出现最低值。
7、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8、分蘖期调查水稻基因型的分蘖数,计算其相对分蘖率。
9、喷洒法的结果也表明,在分蘖期,外源主要是促进基部第一、第二节间伸长,而第三节间及叶片则无显著增长。
10、正常茭叶片的光合强度在第一次分蘖盛期出现第一个高峰,随后下降,二次分蘖期光合强度并没有出现峰值。
11、影响时期主要为分蘖期和灌浆期。